第二十九章 “坐排”
這件事只是一個小插曲。
排練將近,眾人的目光再次回到了劇本上。
譚松蘊也連忙告辭去化妝了。
陳青松則和一位肥頭胖耳的男演員在一旁交流。
“班哥,一會兒我要是有哪里弄得不好,你可記得幫我點出來。”陳青松說道。
“我看《毛騙》你不是拍的挺得好的嘛。”班讃擠著一雙瞇瞇眼,富態(tài)地笑了笑,“再說,你本來就是導話劇出身的,拍完一部影視劇就把老本行忘了?”
“嗐,我這不是一年多沒碰話劇了嗎,難免手生!”陳青松解釋道。
畢竟話劇的呈現形式跟影視拍攝不一樣,他還真有些擔心一時間轉換不回來。
“行?!甭勓园嘧{點點頭應承了下來。
但他又緊接著補充道:
“不過我主要精力還是在戲里的,咱們這兒又沒有監(jiān)視器,所以可能幫的有限。”
他在戲里飾演的是11號陪審員大學保安。
不過他在是演員的同時,也是導演,曾執(zhí)導過舞臺劇《紐約·風箏》,比起其他老師更熟悉導演的工作,所以陳青松才會找到他,當做一層保險。
······
過了一會兒,所有演員就位,但他們卻并沒有直接上臺。
倒不是道具、燈光等沒弄好,而是在上臺之前先要“坐排”。
也就是演員們帶有表演性質地一起朗讀劇本臺詞。
這樣做,一來可以幫助他們熟悉臺詞,二來也可以幫他們預熱一下情緒。
當然,在這之前,陳青松需要先大體描述一下這部劇的主題風格,讓演員們對此有一個大致的把握。
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面對同一個劇本,不同的演員會有不同的解讀和詮釋。
這就會導致他們演出來的風格千差萬別。
所以,陳青松得先給他們確定一個明確的方向,讓演員們朝一個方向使勁兒。
“《十二公民》改編自米國的影片《十二怒漢》,主線劇情是十二位法庭陪審員對一個被指控殺害父親的十八歲男孩的案件進行討論?!?p> 陳青松站在舞臺前,對坐在觀眾席前排的演員們有聲有色地講述道。
其中,穿著一身正裝的譚松蘊坐在第二排,眼睛亮閃閃地看著他。
陳青松看了她一眼就移開了目光,繼續(xù)正色地說道:
“我在寫劇本之初考慮過,是按照原版的來,還是寫一些我們自己的東西,最終我選擇了后者?!?p> “所以考慮到我們不是陪審團制,為了本土化,我把背景設定在了一所政法大學里。”
“學校的法律社團開設了一個英美法的模擬實踐課,最后這門課會計入學分,但要求學生們自己尋找陪審團成員,由此展開整個故事?!?p> “故事的主體就是各個角色所想所思的匯總融合、碰撞沖突,但前面的鋪墊我壓縮了一下,所以各位老師的言行舉止一定要更充分地體現出各自背景、經歷、性格和立場的不同?!?p> 說著,陳青松看到眾人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頓了一下才接著說道:
“另外,雖然我給這部劇確定的核心是法律的意義,但我把重點放到了人和社會的身上?!?p> 聞言,眾人微微提神。
陳青松掃視了一眼,斟酌著開口道:
“《十二怒漢》已經將司法需有的嚴謹和對生命的尊崇完美地體現了出來,我們很難超越這個經典,而之前兩部翻拍的作品也都有各自的核心。”
“因而我們也應該找到我們自己的切入點?!?p> “最后我思考了很久,找到了一個答案——輿論!”
“老師們可以看到在我的劇本里,學校社團之所以忽然開設這樣一門課,就是因為這個案件在國外引起了洶洶輿論?!?p> “因此我們這部劇的明線并不是十二個人對刑事案件的討論,而是他們對這樣一個處在輿論漩渦當中的事件的討論?!?p> “輿論的始作俑者和參與者是社會上各行各業(yè)、形形色色的人?!?p> “十二位陪審員就是社會的縮影?!?p> “8號陪審員,是公理的化身,所以我并沒有賦予他強烈的性格。”
“其他十一個人,則各有立場,即便持有相同的結論,出發(fā)點和想法也可能并不相同?!?p> “所以在劇本里,出現了明明支持同一結論,但卻互相爭吵的情況?!?p> “另外,老師們不要把這部劇的場景看成一個法庭,而是要當成網絡或自媒體。”
“畢竟它們是輿論的載體?!?p> “而且本身從合理性來說,一群普通人湊在一起,也不可能模擬出真正法庭的狀態(tài),最多就是辯論的時候不罵臟話?!?p> “至于這部劇的暗線,則是人性?!?p> “這種人性包括這樣一群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面對這個活動,各自抱以的心態(tài);”
“比如有的人面對這個活動一開始可能只想敷衍了事,然后中間情緒不自覺被調動,再到被徹底代入其中,被8號陪審員說服······”
“還包括他們深入討論之后,對于這件事,以各自立場發(fā)表的言論,宣泄出來的情感。”
“所以老師們需要思考,如何把這些給表現出來?!?p> “同時,這些普通人最后還是會回歸生活,那么這件事對他們是否有所觸動和影響,這也需要通過最后一幕的散場來暗示,借此同樣體現了人性?!?p> “總之,這部劇的基調就是輿論中的人性、輿論和法律的碰撞、人情和法律的碰撞?!?p> “第一條是靠群像來表現的;第二條則體現在8號陪審員面對洶洶輿情,卻依然走上‘當陽橋’,為一個被眾人口誅筆伐的被告提供辯護;第三條就是3號陪審員和8號陪審員的激烈辯論?!?p> “而我通過《十二公民》想要傳達出來的是,在輿論中,我們公民要對運用權利的所作所為負責任?!?p> “權利的邊界在哪里?我們的權利能否踐踏他人的權利?”
“當我們?yōu)榱司S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利,而無視他人的尊嚴的時候,是否想過道歉?”
“這同樣也是我想讓觀眾討論的東西?!?p> 說完,陳青松看了看第一排陷入沉思的眾人,靜悄悄地走到了第二排,坐到了譚松蘊旁邊,捅了捅她,在她疑惑地轉過頭后,朝她挑了挑眉。
意思很明顯:我厲害吧?
譚松蘊見狀不由得翻了個白眼。
意思也很明顯:德行!
······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2-03-18/f744a6a3089447741395ab99391bb75a70MEjo6g41fyj3k.jpg)
銜橄欖枝的鴿子
瑞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