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劉氏商行,孫恒收納流民的行動開始大張旗鼓地展開了。
對于劉氏商行大肆收納流民的行動,沿途官府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沒有進行阻撓。
須知道流民的存在,對官府來說,就是最大的不穩(wěn)定因素。
因為流民一旦被裹挾起來,就會形成流寇,如今西北愈演愈烈的流寇作亂,就是明證。
是以官府發(fā)現(xiàn)劉氏商行沿途大肆收納流民的行動后,非但不加以阻撓,反而暗搓搓的向流民散布消息,好把自己轄區(qū)內(nèi)的流民,打發(fā)到劉氏商行身后,跟隨劉氏商行離開本地轄區(qū)。
劉家莊只有一萬畝土地,莊內(nèi)還住著許多跟劉家主仆沾親帶故的人,自然安置不了多少流民。
只是孫恒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隱患。
好在他還有個賢妻劉玉貞,為他查漏補缺,提醒他要為即將到來的大批流民,做好準備。
“娘子,多虧有你,倘若沒你提醒,大批流民千辛萬苦趕過來,卻發(fā)現(xiàn)沒有安置地,必然生亂,屆時即使護莊大隊人人三頭六臂,怕也無法抵擋這么多流民的沖擊?。】磥頌榉蜻€是太急躁了,差點釀成大禍?!?p> 書房里,孫恒像個寶寶一樣,緊緊抱著劉玉貞,滿臉皆是后怕之色。
他做事還是太欠缺考慮了,沒辦法,前世他僅僅是個廢宅青年,根本沒有上位者的格局。
雖然前世他身處于信息大爆炸時代,見識遠勝古人,但行事周祥,以及執(zhí)行力方面,均遠遜于小小年紀,便執(zhí)掌整個劉氏商行的劉玉貞。
不過孫恒也算抓住劉玉貞的性格弱點了,她什么都好,就是母性過于泛濫。
是以當她看到孫恒像個寶寶一樣,滿臉俱是后怕之色,連忙安撫道:“夫君無需自責,女子本就天生比男子細心,能比你更早察覺出隱患并不出奇。
對了,我察覺出這個隱患后,便花了五萬兩銀子買了三萬畝地,皆在劉家莊周圍,如果把莊上圍墻拆了就能連成一片,夫君不會怪我自作主張,沒跟你商量吧?”
“怪你?怎么會?愛你還來不及呢。娘子,我真的太感激你了,你不僅幫我解決了一大隱患,還幫我解決了后顧之憂,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報答你了?!?p> 劉玉貞嗔道:“你我夫妻一體,還說什么報答不報答的,難道我遇到危險,你會見死不救么?”
孫恒斬釘截鐵的道:“當然不會,男子漢大丈夫,你若遇險,我拼上性命也要將你救出來!”
劉玉貞動情的道:“夫君,有你這句話,我就心滿意足了?!?p> 看到劉玉貞動情的模樣,孫恒忍不住邀請她一起打撲克。
“夫君,現(xiàn)在還是大白天呢!”
“白天正好,我正好可以細細欣賞娘子,那驚人的美態(tài)!”
“……”
劉玉貞幫孫恒買了三萬畝地,這可真是幫了他大忙了。
和劉玉貞大白天打完撲克后,他便馬不停蹄的把剛剛買來的三萬畝地視察了一遍。
棲霞縣的地理環(huán)境還是比較復雜的,小小的三萬畝地,低山、丘陵、崗地、平原交錯分布,令得孫恒腦洞大開,開始對這三萬畝地規(guī)劃起來了。
不過走完一圈,孫恒發(fā)現(xiàn)田畝面積太小了,僅僅占據(jù)三萬畝地的三分之一,如果劉氏商行招來的流民超過一萬,那田地可就不夠分給流民耕種了。
那該怎么辦呢?當然是繼續(xù)買地啦!
劉玉貞僅僅花了五萬兩銀子就買了三萬畝地,可見明末的地價有多低,算成均價也不過是每畝一兩七分銀子。
孫恒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過一篇文章,是解析明朝地價的。
作者通過從明代流傳下來的各種殘章舊籍,以及考古發(fā)現(xiàn)的賣地契約,稱明朝成化年間,一畝地還值個二三十兩銀子;到了嘉靖年間,低至五六兩都沒人買了;到了天災不斷的崇禎年,地價更是低至每畝一兩三分銀。
崇禎年地價如此低廉,自然是離不開世家豪強階級趁著天災人禍,不斷打擊地價的原因。
可惜他們打擊的太狠了,自耕農(nóng)失去了土地,要么淪為佃農(nóng)租地主的土地耕種,要么淪為流民到繁華之地流竄就食,一旦被野心家裹挾起來,便成為日后毀滅大明的星星之火。
不過孫恒來到明末可不是來拯救無藥可救的大明的,而是加入世家豪強行列,一起挖大明的根基。
是以孫恒把上個月的三萬兩分成通通拿出來,劉玉貞又贊助了孫恒五千兩,買了兩萬畝地,加上劉玉貞此前購買的三萬畝,一共購得五萬畝地。
這新得的五萬畝地,孫恒打算規(guī)劃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自然是孫恒的立業(yè)根基,一個足夠龐大的工業(yè)基地;第二部分是田畝耕種區(qū),畢竟民以食為天,農(nóng)業(yè)是人的生存根本;第三部分則是住宅區(qū),流民聚攏之后,孫恒總歸要解決他們居住問題的。
田畝耕種這塊兒,五萬畝地里,田畝大概有一萬七千畝,暫時夠用了。
接下來首要解決的,是流民的居住問題,正所謂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孫恒打算給流民提供住宅,以贏得流民對他的忠心。
待孫恒日后舉起反旗,再實行分田到戶的土地政策,想必流民們對孫恒,也就徹底歸心了。
所以當務之急,是解決即將到來的流民居住問題,那么水泥這一建筑神器,也該出現(xiàn)了。
歷史上水泥這一建筑神器,直到到十九世紀才由約瑟夫·阿斯譜丁發(fā)明出來。
1824年10月21日,他在利茲獲得英國第5022號的波特蘭水泥專利證書,從而一舉成為流芳百世的水泥發(fā)明人。
波特蘭水泥制造方法是把石灰石搗成細粉,配合一定量的黏土,摻水后以人工或機械攪和均勻成泥漿。
然后置泥漿于盤上,加熱干燥。將干料打擊成塊,再裝入石灰窯煅燒,燒至石灰石內(nèi)碳酸氣完全逸出。
煅燒后的燒塊在將其冷卻和打碎磨細,制成水泥。使用水泥時加入少量水分,拌和成適當稠度的砂漿,可應用于各種不同的工作場合。
該水泥水化硬化后的顏色類似英國波特蘭地區(qū)建筑用石料的顏色,是以被稱為波特蘭水泥。
當然了,如今孫恒把目光盯向了水泥這一建筑神器,波特蘭水泥這一名稱,自然是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