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菲爾茲獎
特別是圍脖下面,有無數個數學專家,表示對沈長風所發(fā)表的這篇論文表示無比的震驚。
【那篇論文我已經看完了,不得不說,這個叫沈長風的學生,真的是一個數學天才,八百頁論文,直接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要知道,我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也研究了十多年了,但進度卻一籌未展,如今,卻被一個大二的學生證明了,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啊?!?p> 【他這論文寫的太好了,本來我都納悶的東西,看完他的論文之后,直接恍然大悟。】
【牛逼。】
【確實牛逼?!?p> 【天才啊?!?p> 【不懂就問,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怎么一篇論文,直接干上熱搜第一名了?除了圍脖以外,其他論壇也在說這件事,我好疑惑?!?p> 【樓上的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p> 【哥德巴赫猜想,簡單來說,就是哥德巴赫提出來的一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數,都可以寫成三個質數只和,只是三百多年過去了,還沒有人證明這個猜想,沈長風是第一個證明的。】
【哦。】
網絡上面,無數人在談論著沈長風的那篇論文。
而此刻,沈長風還在他的宿舍之中睡覺。
忽然有敲門聲響起,將他從睡夢之中吵醒,他睡意朦朧的打開門,見到幾個數學教授站在門口,為首的,是學校的校長顧林。
“同學,那篇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論文,是你發(fā)出去的嗎?”
見到沈長風之后,張教授迫不及待的開口問了一句。
“是我發(fā)的。”
沈長風點了點頭,他已經知道這幾個教授和校長找他的原因了。
哥德巴赫猜想身為世界三大數學猜想之一,他將這個猜想給證明了,學校里面,怎么可能沒人來找他。
“同學,你的那篇論文……”
張教授神色一臉激動,一頓喋喋不休的說著。
在場的教授們無一不是神色無比激動,你一言我一語的和沈長風討論著有關于那片論文的內容。
對于沈長風這個僅僅大二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學生,他們無一不是表示無比震撼。
要知道,哥德巴赫猜想,他們可是都研究了好多年的。
幾人說了好久,教授們和校長才離開這里。
在臨走之前,顧林校長還開口說著要提名他為菲爾茲獎的得主。
對于這個菲爾茲獎,沈長風心里面并沒有多少波瀾。
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后,成為菲爾茲獎得主也是正常的事情。
菲爾茲獎是數學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之一,因為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所以菲爾茲獎還有一個美稱,就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這個將,主要是頒給對數學有卓越貢獻的年輕人,想要得獎,只能在40歲之前。
從菲爾茲獎設立至今,只有60個人數學家獲得菲爾茲獎,最年輕的一位,僅僅只有27歲。
對于菲爾茲數學獎,沈長風也是在預料之中。
畢竟,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已經不能用卓越貢獻來表示了,這是對數學的史詩級貢獻。
他尋思了一番,菲爾茲獎每四年頒獎一次,似乎今年就是第四年了。
一眨眼,一個月多月過去了。
國際數學家大會如期而至,在大會開始之前,沈長風收到了來自于國際數學聯(lián)合會的郵件,邀請他前去國際數學家大會。
收到郵件后,沈長風便搬離好了各種簽證,搭上了一艘前往瑞士的飛機。
沒過多久,沈長風成功抵達瑞士,并且來到了國際數學家大會現場。
大會的現場有非常的數學家坐在原地交談著,他們人均滿頭白發(fā),戴著眼鏡。
沈長風和數學聯(lián)盟的人交談了一番之后,也坐在大會現場里面,等待著頒獎儀式開始。
“伙計,你看了那篇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論文了嗎?這篇論文寫的太巧妙了,哥德巴赫猜想已經完全被證明了!”
“看了,太匪夷所思了,那篇論文寫的簡直比我隔壁家蘇珊老奶奶做的蛋黃派還要巧妙!”
“哦,本來我是想證明這個猜想的,結果被人捷足先登了,實在是可惜?!?p> “你可算了吧,三十年前你就說過要證明這個猜想,結果三十年后,你還這樣說?!?p> 沈長風剛坐下來,便聽到旁邊有滿頭白發(fā)的數學家正在交談著。
交談的內容,也是有關于他寫的那篇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論文。
因為他的英語水平非常好,再加上所有人用的都是英語,所以沈長風聽起他們談話,非常簡單。
沒過一會,這次國際數學大會的現場便人滿為患,座無虛席,人們一邊談論著數學問題,一邊等待著大會的開始。
幾分鐘之后,一個滿頭白發(fā),戴著眼鏡的男人走了上來,手里面拿著一篇稿子。
這個男人,正是國際數學聯(lián)合會的會長,史密斯。
見到史密斯來了之后,現場頓時鴉雀無聲,人們定睛看著史密斯。
“大家好,歡迎來到了第29屆國際數學大會,我是數學聯(lián)盟聯(lián)合會會長,史密斯?!?p> “在上屆數學大會中,有4位杰出的年輕數學家得到了菲爾茲獎?!?p> “而本屆數學大會中,僅僅只有一位對數學有卓越貢獻的年輕數學家能得到菲爾茲獎?!?p> “想必你們都知道了這位得獎者是誰?!?p> “他今年只有20歲,在華夏的清華大學就讀,還在讀大二。”
“他是近些年來,對數學做出最大貢獻的杰出數學家,沒有之一?!?p> “兩個月前,一篇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論文騰空出世,這篇論文整整八百頁,三十多萬字,論文之中的內容,完美的證明了無數頂尖數學家都無法證明的,哥德巴赫猜想。”
“這篇論文一經發(fā)布,便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整個數學界的人無一不是對其感到萬分震驚。”
“寫出這篇論文的,正是來自于華夏,年僅20歲的沈長風。”
史密斯繼續(xù)說著,說完之后,大會現場的聚光燈頓時照射在了沈長風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