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我把那山給開出來

我把那山給開出來

沉底只蛙 著

  • 短篇

    類型
  • 2022-04-18上架
  • 2425

    已完結(jié)(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quán)所有 侵權(quán)必究

章前 進山

我把那山給開出來 沉底只蛙 1048 2022-04-18 13:37:38

  這是一個小山村的故事。

  方圓三里大山環(huán)繞,不通大路,車不能行,每每有人進出村時,都需徒步小山路,翻過大山,才能去到山外的唯一車站處。

  光是翻山,單線程也得花上一個多小時,這還是論腳力快的人,更別說翻山之后,等車,坐車去那十里外的縣城。

  “當(dāng)當(dāng)當(dāng)……”

  這天剛亮,村里就響起了這段時間經(jīng)常響起的召集聲,不用猜,肯定又是村長敲了鐘,讓全村每一戶都派個代表過去廟里開會。

  趙海瞧著父親不情不愿地披了件薄外套出門,他就知道,這次會議,十有八九還是沒個結(jié)果。

  看一眼母親在廚房里忙碌的背影,望一眼村子的上空,家家戶戶都徐徐升起了淡淡的炊煙。

  開山,通路,搞建設(shè),這是村子里,最近爭議不斷的一個最大話題。

  外面的人想從山外的車站處,開條大路,直通到村子里面,好方便村子里的人進出,期間一切建設(shè)費用,都由他們出資,不用村民們出一分錢。

  原本,這該是個雙贏的局面,村民們也十分樂意,但真到雙方面對面商議時,卻并不理想。

  爭吵,爭吵,還是爭吵!

  山外的車站處,位于村子的東南方向,若要開山建路,最理想,最有效率的,就是從南邊的山下手,因為較平坦,土地偏軟。

  而東邊的山,過于坑洼,偏斜,且土石堅硬,若要做,最起碼也要多花上兩到三倍的資金和時間,很不劃算。

  至于正東南方位的山,那是一條長長的山脈,根本行不通。

  問題就出在村子的南邊,村民們的田地上。

  那塊田地,離村有一里的地,夾存于兩座陡山之間,由于靠近山河,所以村民們都選擇開種在那。

  而要從南邊通路,就必須要經(jīng)過這片田地,否則,就要選擇一坐陡山去挖隧道通路,或在田地上空架起高橋,這樣的話成本太大。

  于是,經(jīng)過雙方商議,暫時先推了這片田地建路,有了路才能有之后的發(fā)展建設(shè),而損失的田地,他們會再尋地方補償另開。

  對此,年輕一輩的村民們都能接受,但老一輩的村民們卻是多數(shù)不同意。

  守舊,封建,對于他們那一輩的人來說,那塊田地,就是他們的命,是能夠讓他們在這大山中生活,不餓肚子的唯一象征。

  至于路不路的,他們不懂,也根本不想去懂。

  因此,爭議不斷,對外爭,對內(nèi)也爭。

  坐在門檻上,發(fā)著呆的單身老小伙子,二十有六的趙海嘆了口氣。

  這時,父親回來了,一回來,就沒個好臉色地嘮起自己這個不爭氣的獨子來。

  快三十的人了,錢沒掙著,女人沒找著,天天就知道上山采藥,然后跑斷腿拿去山外賣,來回一趟就得幾個破錢,屁用沒有。

  趙海習(xí)慣地保持沉默,直到母親不滿地瞪了父親一眼,這個世界才得以清靜。

  “吃飯了。”

  母親的話總是那么溫柔。

  吃完飯,迎著太陽,趙海傻笑著,看了眼左手腕上系著的紅繩,就扛起鋤頭,背上竹簍,大步大腳地進山去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