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口舌大戰(zhàn)
這都好幾個月了,蕭衍在忙啥呢?
1.北伐人選
蕭衍在斟酌北伐的人選。羊鴉仁只是去送糧草接應的,并不是北伐軍。作為同宗,羊侃主動請纓:“陛下,讓老臣去吧。臣本來自北方,熟悉當?shù)厍闆r……”
“祖忻哇,你的忠誠朕放心,你都年過半百了,在京城待著吧,建功立業(yè)的事情還是交給年輕人?!笔捬苄χf?!袄铣寄贻p時曾射殺關隴匪首莫折天生,后來又堅守孤城抵御爾朱榮的大軍,十幾年過去了,依然不忘殺敵報國,每天都在練習騎射……”說罷,羊侃還現(xiàn)場展示了自己的臂力,拉開了一百石的弓。
蕭衍拍手叫好,不過還是拒絕了,因為他心中的主帥必須是姓蕭,羊侃嘛,當個將軍還可以,畢竟他之前都是配角的面貌出戰(zhàn)的。不像陳慶之、蘭京、韋睿、裴邃等人,都有獨當一面的實戰(zhàn)經驗,可惜,這些人都離世了,大梁確實是人才匱乏。
“鄱陽王怎樣?”蕭衍問朱異。事不湊巧,朱異跟蕭衍這個侄子蕭范關系不怎么好,朱異就說了一堆不好的話,蕭范也落選。
“會理咋樣?”
“陛下選對人了。”朱異笑著說。蕭會理是四子蕭績的兒子,也就是皇孫,年少聰慧,愛讀經史,擅長紙上談兵,從沒上過戰(zhàn)場。蕭衍和朱異,不愧是最佳搭檔,能在“不靠譜”上達成出奇地一致。
當時,侄子蕭淵明鎮(zhèn)守壽陽,聽說了蕭衍決定北伐消息后,他多次找朱異的門路,表示要加入北伐大軍,為國效力,很快便如愿以償,成了蕭會理的副手。
蕭會理的表現(xiàn)果然不出意外,一天到晚只是在軍帳中讀書,膽小懦弱,不敢見人,叔叔蕭淵明有事找他商量,也見不到他本人。本來就不想去打仗,是爺爺強行讓我去的,這能怪我么?蕭淵明找來眾位將領,一起把蕭會理的情況寫成了報告,上交給朱異。
既然人家不愿意,那就不能強求了。8月,蕭衍任命蕭淵明為北伐總指揮,帶領十萬水路大軍,進攻東魏彭城,羊侃為冠軍將軍,監(jiān)修寒山堰。寒山堰是啥?距離彭城不遠的寒山,坐落在泗水之上,如果在這里修建一個堤壩,用水攻彭城是非常好的選擇。
蕭衍比較迷信水攻。之前為了拿下壽陽,不是先后修筑了浮山堰、合肥堰兩處水利工程么?浮山堰失敗了,但合肥堰成功了,夢寐以求的重鎮(zhèn)壽陽終于歸入南梁版圖。蕭衍這次算是有知人之明,羊侃老成持重,讓他來修建寒山堰是再合適不過。
聽說,南梁十萬大軍氣勢洶洶而來,高澄著急了。
2.高澄勸降
恰好,侯景的部將蔡遵道來對高澄說:“侯景已經后悔了,希望丞相能重新接納他?!备叱蔚芍劬ν愒?,仿佛在說:“這瘸子,真的假的?”
陳元康秒懂領導意思,說道:“不管真假,侯景必定有過這個念頭,咱們可以借機去撫慰他,如果能最低限度平定叛亂,也算是國家之幸。”高澄思索片刻,叫人拿來紙筆,他要親自給侯景寫招安信。
侯景怎么回事?革命意志這么不堅定?怎么會向高澄低頭?
不是的,之前王思政不是氣勢洶洶接管了河南七州之地么?蕭衍的北伐軍又遲遲不來,侯景干脆玩?zhèn)€更絕的,他派蔡遵道向高澄示好以爭取時間,緩兵之計罷了。侯景真是太精明了,為了活命,同時向西魏、東魏、南梁三方都投降,誰都猜不出他真正的意圖。
很快,高澄寫完了這封《與侯景書》,大意如下:
“我聽說仁義忠信是做人的天職,堅持始終是很難做到的。有的人殺身成名,把節(jié)義看成熊掌一樣貴重。這樣的人,進退自如,受到世人的尊敬。
“我父王和司徒您是同甘共苦的好友,我從小就尊敬您,我們父子對您也是感恩戴德、禮遇有加。您的爵位、俸祿、地位、名望,都已是人臣的頂點。立志作國士的人,就要樹立漆身效命的志節(jié);接受人一飯之恩,就應當舍命相報。
“我們這樣的關系,本該結成秦晉之好,成為世人的典范,互相扶持,相親相愛。如果忘恩負義,必定遭到世人的唾棄。您現(xiàn)有的力量不足以自強,形勢不足以自保,統(tǒng)率烏合之眾,危如累卵。
“您向西邊的黑獺求救,又向南邊蕭氏請援,首鼠兩端,兩邊的人都不信任您。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您持這種態(tài)度到什么地方去找歸宿?推斷您的本心,一定不應該是這樣??赡苁且恍┎坏脻M足私心貪欲的人,曲意給您策劃出腳踏兩只船的計謀。
“司徒您全家老小,我都吩咐人照顧得好好的。之前,我命令韓軌等人去征討,也收復了大片土地?,F(xiàn)在本想立刻進攻懸瓠,適逢盛夏,打算以后再考慮這事。我們尊奉天意實行討伐,兵精糧足。內外感恩,上下齊心,人人可赴湯蹈火。
“假如大隊人馬一旦出發(fā),塵土遮天蔽日,必有破竹之勢。聰明的人會趨利避害。您還是應該認清形勢,棄惡從善。我承諾,只要您向朝廷投降,既往不咎,一定授予您豫州刺史一職,并終身世襲。
“這樣您進可以保全祿位,退可以不失功名。您全部的眷屬,可以平安無事,您的寵妻愛子,也會安然送還。我們也會繼續(xù)保持以前的友誼。假若我背信食言,可指上天白日發(fā)誓。
“您現(xiàn)在既不能稱雄河南,也不能南面稱王,還受到別人的控制,一世威名頃刻全消。白白讓您的兄弟子侄身首異處,老幼慘遭殺害,您的內心,能不感到有愧嗎?
“我不應到今天才發(fā)這封信,只因聽到蔡遵道說您很是后悔。不知真假,但是既然聽到這樣的說法,不能不把我內心的想法告訴您。吉兇禍福都說清楚了,希望司徒您仔細斟酌?!?p> 這封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僅回顧了過去的情誼,還展望未來,把候景的出路都想好了。有威逼,也有利誘,而且占據(jù)了道德制高點,理性經濟人的最好選擇就是投降。
3.霸氣怒懟
蔡遵道帶著書信回到了懸瓠,而此時,蕭淵明的軍隊就快到達彭城了。候景心中的大石頭已落地,草草看了高澄的信,就把它扔到地上:“哼,高澄小兒,我候景英雄一世,你還以為我真的要寄人籬下,受你的鳥氣?”
候景對王偉說:“先生,咱們氣勢上可不能輸,回信的事情就拜托你了?!比缓?,候景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王偉。
王偉笑道:“哈哈,將軍放心,你的意思我懂了,且看我一一駁斥高澄?!闭f罷,王偉提筆寫道:
“我聽說每個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做事符合大義,有節(jié)氣的人就不顧惜身軀;天下無道,君子就該珍惜生命。古時候微子裝瘋離開殷朝,陳平背棄楚王項羽,就是這個道理。
“我本是村里一普通人,沒什么特長。最初遇到天柱將軍爾朱榮,賜給我官職,有幸參與謀劃大事;后來遇到了孝武皇帝元修,將軍事重任委托給我。二十多年出生入死,迎難而上,憑借自身努力,出人頭地,為家族爭光。
“現(xiàn)在為何要舉棋對抗?實在是我害怕招來災禍,身敗名裂。為什么這樣講呢?去年年末,高王病重沒有好轉,朝中小人當?shù)姥曰蟊姡瑢е戮疾录?,離心離德。
“我的妻兒無緣無故遭到包圍,我軍中也時常有使者來挑毛病,我不知為何。我小心翼翼,不敢怠慢,還是遭到侮辱,怎能不讓我疑心?我本來想詳細陳述情況,書信還沒送到,斧鉞已加到我身上。
“我一邊自保,一邊多次申明我的心意。而你手下一些將帥自恃實力強大,一心要把我斬盡殺絕。我不想這么窩囊死去,才開門迎戰(zhàn)在城下。禽獸都害怕死亡,人們都愛惜生命,和您刀兵相見并不是我的本意。
“我曾和高王共同輔佐皇帝,雖然我們的官職有差別,年齡有大小,但丞相和司徒也不過一前一后而已。福祿榮華都是天子賞賜的,是有了功勞以后得到的,和您毫不相干,您想讓我做吞炭的豫讓,這是多么荒謬!
“如今大魏的德運雖然衰落了,但天命沒有改變,要乞求保佑你高家,哪值得掛在嘴上?你們借花獻佛,用天子的權柄來拉攏我,好意思么?你們覬覦皇位太久,這是人臣該干的事?
“來信中說你照顧我的家眷,這不是很正常么?你們家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不遵守法度,有什么資格取信于人?我認為分放財物養(yǎng)育幼小,這是善始善終的好事,赦免我的家人讓孤獨的人能活下來,誰能說這是微不足道的事呢?
“信中又說我勢單力薄危如累卵,不敢茍同。商紂王有億萬臣民,卻被只有十個能臣的周王降伏;夏桀曾百戰(zhàn)百勝,還是自己斷送了國家。輕重大小,全在于德行而不在于勢力。假如能夠忠誠信義,雖然暫時柔弱必能強大。
“現(xiàn)在梁朝政治和順安定,且以禮義對待我,授給我兵權,賜給我爵位。大梁帶兵十萬北上,加上我統(tǒng)帥的正義之師摩拳擦掌,劈開五岳,傲游四海,拯救萬民,一統(tǒng)天下指日可待。大風一吹,枯朽的樹干必定吹倒;嚴霜一到,秋花自然凋零,如果把這樣的力量說成弱小,那么誰還有資格稱強!
“信中還誣蔑我是腳踏兩只船,將受到西魏和南朝的懷疑。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陳平離開楚王項羽,歸附漢王劉邦而助其成帝業(yè);百里奚離開虞國,來到秦國助秦穆公稱霸西戎?;栌古c圣明全在于國君,用賢或不用賢全在于時機,只要遵從禮法行事,神靈也會保佑的。
“信中寫道,你們兵強馬壯,占盡地利,滅我指日可待,這是夸大形勢。你這是坐井觀天自不量力,你不知道西魏、南朝聯(lián)合的力量有多大。要說應當離開危險而歸附正統(tǒng)的王朝,離開禍害擺脫羅網(wǎng),信中譏笑我愚昧迷惘,在這里我也笑你昏庸愚笨。
“信中說要封我為豫州刺史,不需要?,F(xiàn)在我已經聯(lián)合兩個國家,高舉義旗進行北伐,勇士們像熊虎一樣奮發(fā),定能收復中原。荊、襄、廣、潁各地已經劃歸西魏,項城、懸瓠已經送給南朝,這些都是我自己取得的,不需勞駕你的恩賜。
“做事要靈活多變,不能墨守成規(guī)。我替您考慮,不如割讓土地求得兩下和好,三個國家鼎足而立,燕、衛(wèi)、晉、趙地面足夠供應俸祿,齊、曹、宋、魯?shù)鹊厝珰w大梁所有,這樣既可使我為南朝效力,又同北國加深姻親之誼,互換禮品,不必動用戰(zhàn)車。
“我可樹立當代的功勛,您可保全祖宗的功業(yè),各自保住自己的疆界,可以享受四時的物產,百姓可以得到安寧,士、農、工、商可以安居樂業(yè)。如果驅趕農夫離開土地,在三個方向同強敵作戰(zhàn),即使避開了首尾兩頭的戈矛,也避不開正中刺向心腹的刀箭。即使姜太公來做將領,也不能保存,若歸您來指揮,靠什么取勝呢?
“來信又用妻兒來威脅我,希望我能夠回心轉意。你格局太小了,不懂大義。當年王陵歸附漢王,雖然母親在楚國也不歸楚王;劉邦父親被項羽囚禁,劉邦還坦然地求項羽分他一杯老父的肉做成的湯羹。更何況老婆孩子,就值得動心介意嗎?
“萬一你認為殺掉他們有利,我想阻止也不可能,殺掉他們沒有什么損害,也只不過白白殺戮無辜,我家妻兒的性命在您手里,是死是活怎能由我決定呢。
“至于蔡遵道所傳的話,也是對的。但形勢變了,之前他不知道全面的情況,所以現(xiàn)在重新陳述一下,進一步表明我的心意。過去咱們好像琴瑟一樣和諧,現(xiàn)在讒人從中離間,我們相互成為仇敵。手握弓弦按著利箭,不覺令人心情悲傷,不知還要對你說些什么?!?p> 候景讀罷,撫掌大笑:“先生,你真是太了解我了!這封回信霸氣十足,先禮后兵、欲揚先抑,我太佩服了!哈哈哈?!?p> 不得不說,這王偉的回信真是了不得,氣勢完全碾壓了高澄,畢竟專業(yè)的事情還是得交給專業(yè)的人去辦理。
我們再來細看侯景的回信。
寫自己一路走來,全靠爾朱榮、元修,直接否定了高澄所謂的高歡的恩情,確實也是,候景比高歡更早投靠爾朱榮,當高歡還在杜洛周、葛榮手下混飯吃的時候,候景已是爾朱榮手下的高級將領了。
說自己起兵的原因,完全是被迫,奪回道德制高點。說自己的榮華富貴來自努力,跟高澄沒有半點關系,還指出高澄亂臣賊子的野心,這一點可謂是“穩(wěn)準狠”。
面對高澄的“兵強馬壯”的恐嚇,候景正面怒懟,說西魏加南梁,再加自己,完全可以應付,而且還能反過來把高澄滅了。
面對高澄指責自己“反復無?!?,候景表示,只要順應天意取得成功,跟誰都可以,劉備反復跳槽,最后還不是稱王稱霸,從法理上給跳槽行為找到了解釋權。
面對高澄的施舍,候景也不裝了。什么狗屁豫州刺史,這些地盤要么在西魏手中,要么在自己手中,哪里輪得到你的施舍?還羞辱高澄,讓他早點獻土投降講和,否則就要背負生靈涂炭的罪責。
高澄拿妻兒來威脅自己,候景也是爽快,要殺就殺,反正是臟了你自己的靈魂。至于派蔡遵道示好,候景也不掩飾,老子就不裝了咋滴?
候景,真性情也!毫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對高澄的反駁有理有據(jù),不落下風,而且氣勢逼人。這樣的候景很難不讓人喜歡,這樣的候景十足地可親可愛。
這次輿論爭奪戰(zhàn),高澄完敗。
4.紹宗出馬
高澄咬牙切齒地把信給讀完,知道被候景耍弄了,也就不裝了,把候景在東魏境內的妻兒老小全部殺害,一個不留。
接下來就是出兵反擊了。面對西魏和南梁,要怎么分配軍隊呢?很好做出判斷,王思政不過是一萬人孤軍深入,而且宇文泰沒有增兵的意思,不足為慮;而蕭衍可是派了十萬大軍,這不能小看。
高澄決定,要重兵兌付南梁,他打算任用晉州刺史高岳為大都督救援彭城,并用潘樂去輔助他。陳元康知道后,表示反對:“高刺史是自家人,統(tǒng)率大兵沒問題;但潘相貴不善于權變,不如慕容紹宗。況且,用慕容紹宗是高王的遺命,只要您推心置腹對待他,侯景不足為懼?!?p> “長猷,我知道這是先父遺命,可我跟慕容紹宗不熟呀,我哪兒敢重用他?”高澄這才說出了真心話。慕容紹宗屬于元老功臣,也是高澄防備的對向,誰知道他會不會跟著侯景造反呢?
陳元康早有準備,他笑著說:“丞相放心,慕容紹宗知道我深受您的器重,早就給我送禮結交了。我為了安慰他,收下了他禮物。他一定會好好表現(xiàn)的。”
自己的嫡系都說了沒問題,那還有什么好說的,高澄也就放心了。任命慕容紹宗為東南道大行臺,跟隨高岳去討伐梁軍,一同前往的還有潘樂、劉豐、高季式、張亮;同時,高澄派斛律金帶著彭樂、可朱渾元等將領,進駐河陽,以防備西魏軍的進一步行動。
慕容紹宗總算是混出頭了,在高歡手底下被雪藏了快二十年,他代表著爾朱氏的舊勢力,所以不怎么被高歡父子重視。高歡指定這個人,并不是說他神功無敵,會降龍十八掌,他的軍事能力其實還不如侯景呢。高歡看重的是他的政治號召力。
真正的大佬,你把他給雪藏了,你還能感受到他的威脅。那些天天在臺面上叫囂“我要打十個”的,往往只是小角色,彭樂就是這種小角色,而慕容紹宗就是這種隱藏的大佬。
這次出兵,陳元康特別叮囑,高岳只是名義上的主帥,而指揮權在慕容紹宗手上。正因為慕容紹宗讓高氏父子感受到了威脅,他才采取賄賂陳元康的方法來接近高澄,以此表示:我也是醉心功名利祿的人,你放心,你可以通過賞罰大權控制我,趕緊重用我吧,我要為你效忠。
可見,想要出頭,能力不重要,領導的信任才重要。為了以防萬一,高澄專門委派杜弼做軍司,負責軍隊紀律,順便也是監(jiān)視慕容紹宗。走之前,高澄問杜弼:“怎么治理國家呢?輔玄有沒有什么妙招?”
杜弼張口就來:“天下大事,在于賞罰。賞一人使天下之人喜,罰一人使天下之人懼,賞罰得當,盡善盡美?!备叱涡Φ溃骸半y怪先父那么依仗你,你真是說到點子上了?!?p> 就這樣,高岳、慕容紹宗帶著十萬大軍,朝著彭城殺去。
經過侯景回懟事件后,高澄也知道輿論戰(zhàn)的重要性了,專門請來魏收寫了討伐南梁的檄文《檄梁文》,讓東魏軍所到之處就拼命張貼、轉發(fā),以爭取人心。其大意如下(原文超級長):
天地運行,萬物生長,圣人遵循大道無為而治。從晉朝以來,天下大亂,生靈涂炭,我大魏奉天承運,救民于水火,武功赫赫、文質彬彬,四海之內莫不歸順。只有江南一隅,不聽教化,被譴責也因此而起。
東晉以后,劉宋、蕭齊獨霸一方,僭越稱帝。蕭衍自大傲慢,好大喜功,虛偽丑陋,喜歡夸夸其談、裝潢門面,以臣子的身份奪取了蕭寶卷的皇位,大逆不道,愚弄人民??v容宗室貴族橫行霸道,崇尚佛教奢侈浪費,國內貪腐成風,大廈將傾。
侯景一介武夫,出身低賤,討好爾朱榮,故而竊據(jù)高位;而后投機取巧,投靠我們高王,被授以河南兵權。高王一死,侯景剛愎自用,陰險狡詐,背棄恩德,跳梁小丑罷了。先投宇文,如今又南投,反復無常,必遭大禍。
當年蠕蠕遭受內亂,我們出錢出兵幫忙,延續(xù)了他們的血脈,現(xiàn)在彼此的關系親如手足。吐谷渾也和我們交好了,時常騷擾西魏,另外,獨孤如愿擁兵秦隴不聽號令,黑獺首尾不能相顧,而且還在河橋、邙山被我們打敗。
侯景現(xiàn)在窮途末路,退兵懸瓠,估計他死性不改,肯定會偷襲彭城,吞并蕭淵明的部隊,稱霸淮南,南面稱孤。你們現(xiàn)在狗咬狗,我們正好漁翁得利。蕭衍老糊涂,不懲治蕭綸、蕭譽等國賊,卻收納叛臣侯景,如果兵敗,南梁必定一日崩潰。
我們吊民伐罪,順從天理,三軍將士同仇敵愾,勇若熊羆,視死如歸。這就是大丈夫喝酒吃肉、封侯拜相的大好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兄弟們,大家好好努力,檄文所到之處,好好貫徹學習,知道我們行軍的目的。
好,以上就是《檄梁文》的大概內容。效果非常好,東魏兵士氣高昂,個個頭戴正義光環(huán),肩抗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全力以赴奔向彭城。
“報告將軍,高澄派大軍南下了。”傳令兵上前匯報。
“噢?都派出了哪些人?”侯景畢竟關心這個問題。
“東邊是高岳帶隊,還有彭樂等人;南路是斛律金帶隊······”
“哈哈哈······”侯景的大笑打斷了傳令兵。羊鴉仁一臉疑惑:“將軍為何大笑?”
“高岳嘛,普普通通,可惜了他手下的精兵;彭樂,這家伙跟高昂一樣,像亂竄的野豬,不足為慮;斛律金太保守,不懂運用奇兵?!焙罹鞍€點評了高澄這次派出的人馬,全都不以為意。
正當侯景洋洋得意的時候,任約滿頭大汗從前線馳馬而來:“將軍,剛才得知最新消息,高岳只是名義上掛帥,真正的指揮官是慕容紹宗?!?p> 侯景聽后大驚,叩擊馬鞍:“什么!誰教鮮卑小兒派慕容紹宗來的?難道,高歡還沒死?”
侯景這么驕傲的人,真的害怕長期坐冷板凳的慕容紹宗么?他怕慕容紹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