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吾乃大單于

第一十二章 丁零人北歸聚勢,狼騎軍引誘破敵

吾乃大單于 墨茗憂傷 3587 2022-08-17 00:02:15

  罵歸罵,如今的局勢卻離不開這些貴族出力。

  阿矢斯力不理叫鬧著退兵的貴族,反而是轉(zhuǎn)頭希冀的望著冒頓,問道:“冒頓,今日之策乃不可為而為之,若有良策不如言明,此次乃我匈奴危急存亡之時,作為匈奴王子你自當(dāng)有所擔(dān)當(dāng)。”

  阿矢斯力的話卻讓冒頓心中一寬,看來這個便宜叔叔也知道自己對匈奴單于庭的做事方法不滿,有怨氣呢,用大義來勸自己。

  瞥了瞥嘴,冒頓繼續(xù)說道:“右谷蠡王嚴(yán)重了,冒頓既然身為匈奴人,自然要為此戰(zhàn)出力。

  今日戰(zhàn)法,不用冒頓說,諸位應(yīng)該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五千匈奴騎兵的死,終該為我們敲響警鐘。

  既然強(qiáng)攻不可為,那么不若我們圍而不攻,派出騎兵將哈森大營西、南兩面死死圍住。

  那怕我們?nèi)松賴蛔?,但也要實時騷擾他們外出的牧馬人,只留出哈森大營北方給他們牧馬。

  哈森若是感覺到我們來自西、南兩面的壓力,為了減少牧馬的損失,必定會將戰(zhàn)馬全數(shù)移到北方。

  但哈森馬多草少,為了喂馬牧馬人趕著馬群就會越走越遠(yuǎn),只要離的遠(yuǎn)了,我們的匈奴騎兵便能有發(fā)揮他們實力的地方了。

  只要哈森救援就必須走出大營,到那時野戰(zhàn)我們自然不虛。

  若是哈森不救,要么他困守大營完不成桑坤的任務(wù),要么將馬匹餓死在大營內(nèi),兩者與我匈奴都是利大于弊?!?p>  “善?!?p>  阿矢斯力激動的跳了起來,只要能逼著哈森走出龜殼,騎兵野戰(zhàn)他自認(rèn)不虛,連忙下令依計行事。

  果然第二天便收到了效果,哈森大營依舊矗立在草原上不動如山,但今日派出來的馬群,卻在西、南兩面遇上了匈奴人不惜代價的襲擊。

  出來的牧馬隊輕則損失十?dāng)?shù)匹戰(zhàn)馬,重則戰(zhàn)馬和人都沒回來,唯獨丁零大營北邊宛如禁區(qū),沒有任何匈奴人踏足。

  感覺到匈奴人來自西南兩面瘋狼勢的進(jìn)攻,丁零人的眾多部落頭人紛紛向哈森要求,去大營北邊牧馬。

  望著帳下隱隱有逼宮之勢的諸將,哈森陰鷙的眼中明知道這其中有問題,但眾怒難犯。

  要不是巴音布魯圖先輸一陣,兩人合兵一處,部族中誰敢置啄。

  雖然靠著固守穩(wěn)住了陣腳,但想要守住這一切,他不得不依靠諸部的力量。

  無奈下哈森只能暗自派哨騎監(jiān)視大營周圍的匈奴人動向,并在大營內(nèi)集結(jié)了一萬整裝待命的丁零騎兵準(zhǔn)備隨時救援。

  可惜整整半個月,北部牧馬的丁零人沒有遭到任何來自匈奴人的攻擊,倒是大營西部和南部兩地出去的丁零人少有活著回來的。

  隨著時間拉長,哈森把這些歸功與月前大戰(zhàn)消耗了匈奴人的有生力量,匈奴人已經(jīng)沒有能力圍住大營,只能在匈奴營地較近的西南兩面遲滯自己牧馬。

  想必阿矢斯力此時怕是還在等頭曼的單于庭援軍吧,哈森冷笑一聲,再過半個月便是秋高馬肥,只要將戰(zhàn)馬如數(shù)運往北方,阿矢斯力等來的就是十萬丁零大軍。

  半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匈奴人遲滯和習(xí)慣性的壓縮丁零大營西南兩面,這使得丁零的牧馬人如今想要讓馬群吃飽,便要向北百里之遙。

  但樂在沒有匈奴人搗亂,丁零人的老牧人和兒子邊牧馬,邊聊著西南兩面被追殺的牧馬人,樂呵的看著馬群一天天健壯。

  豐收總是個喜悅的事情,不過就在老牧人父子牧馬地以西五十里處,黑壓壓的匈奴騎兵正朝著預(yù)定地點急行軍。

  在丁零大營西南兩面留下足夠多的疑兵,阿矢斯力親率匈奴三萬主力北上。

  此時整個丁零大營都沉醉在平靜豐收的喜悅之中,哈森提了半個月的心終究是放了下來,四萬丁零援軍如約開進(jìn)了哈森大營。

  歡迎宴會上哈森和新來增援的統(tǒng)帥烏璐木舉杯暢飲,一番交談后,哈森決定親自率領(lǐng)一萬人護(hù)送馬群北歸,送往桑坤大帳。

  這可是哈森半年來的功勞,烏璐木欣然同意,他還想靠著手下的四萬生力軍,爭一爭鼎滅匈奴之功呢。

  秋高馬肥正是北歸的好時節(jié),肥碩的馬群瞧著就讓人喜慶。

  丁零大營內(nèi)為了準(zhǔn)備運馬,早早忙碌了起來,牧人們揮鞭打著響聲,驅(qū)趕著馬群浩浩蕩蕩的向北進(jìn)發(fā)。

  對丁零大營密切關(guān)注的冒頓等人自然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

  半個月的時間讓冒頓壓力重重,心中自己的壓力不談,就是這半個月等待,各個貴族的風(fēng)言風(fēng)語都讓冒頓倍感壓力。

  好在丁零人動了,走出了龜殼,知道消息的冒頓和阿矢斯力振奮不已。

  早早將三萬主力騎兵分批次掉往了丁零大營以北百里之外,秘密潛伏。

  幾日里小心躲避丁零人哨騎的提醒吊膽,沒有煙火氣的生食,蚊蟲的叮咬,讓匈奴騎兵吃盡了苦頭,心情難免煩躁,好在丁零人如約而至,讓冒頓和阿矢斯力兩人心中輕快。

  但并不是一切盡在掌握,烏璐木帶來的四萬丁零人援軍,比預(yù)期的快了許多。

  想要吃掉丁零出營的一萬騎兵,就必須想辦法讓丁零大營內(nèi)留守的烏璐木無法支援,畢竟短短的百里路,僅僅是騎兵一天的路程。

  烏璐木手上有四萬生力軍和哈森留下來的一萬多守營騎兵,近五萬之眾可謂是個硬骨頭。

  圍坐在阿矢斯力周圍的貴族們都不約而同的閉上了嘴,這種差事可不是肥差,消耗部族兵力,稍不慎甚至有亡命滅部之危,自然沒人跳出來接。

  倒是伏擊哈森的機(jī)會貴族們爭得頭破血流,人數(shù)、時機(jī)都占優(yōu)的情況下,打的不會太差。

  哈森北歸,除了戰(zhàn)馬外必定攜帶了大量的金銀物資獻(xiàn)給桑坤,一旦得手戰(zhàn)果必豐。

  阿矢斯力雖然心中不忿貴族們難看的嘴臉,但他知道以自己新敗不久的兩萬騎兵,去伏擊哈森的一萬騎兵是最好的選擇。

  騎兵們需要一場勝利來洗刷懼戰(zhàn)的心思,這一次阿矢斯力再次把目光對準(zhǔn)了冒頓,冒頓的一萬騎兵充當(dāng)后軍休整了月余,可謂養(yǎng)精蓄銳了。

  “冒頓可敢接此貪天之功,只要遲滯烏璐木兩天的時間,此戰(zhàn)冒頓必為首功?!?p>  阿矢斯力近乎命令式的詢問和貴族們的拍手稱快中。

  無奈下冒頓只好硬著頭皮道:“諾?!?p>  明白阿矢斯力意思的冒頓毫不拖沓,昨晚在帳內(nèi)和趙炎、柯石列兩人商量時,趙炎便猜出了這種情況,冒頓心中早有準(zhǔn)備。

  此次狼騎軍阻隔烏璐木的增援是一場硬仗,敗受責(zé),勝同樣沒什么好事,自己手握如此強(qiáng)軍,單于庭能睡著?

  好在自己手里有兩萬狼騎軍的消息,現(xiàn)在只有鐵托這些呼延部高層知道。

  在阿矢斯力的送別下,冒頓跨上戰(zhàn)馬,身后的狼騎引來貴族們一致的眼熱,只有人群中的鐵托將擔(dān)憂的目光投到了冒頓身上。

  報以鐵托安心的眼神,冒頓知道鐵托此次同樣是莫不過好友的面子,此戰(zhàn)呼延部傾巢而出。

  打馬向南,走出不到十里,冒頓率軍便兜轉(zhuǎn)馬頭向西,攻下一個丁零人的大型馬場作為營地后,撒出去了大量的哨騎。

  冒頓在丁零大營西北五十里處駐軍,靜靜等待機(jī)會出現(xiàn),阿矢斯力的預(yù)期是讓冒頓拖住烏璐木援軍至少兩天,來為他們伏擊哈森贏得時間。

  冒頓駐足不到半天,哨騎來報說哈森帶著一萬丁零騎兵護(hù)送著近七萬匹健馬,長龍般出現(xiàn)在丁零大營以北五十里處。

  哈森和冒頓近在咫尺,不過哨騎來報,哈森并沒有將一萬騎兵分散,而是將一萬騎兵居中在隊伍中間以便前后策應(yīng)。

  看來哈森并沒有完全放下戒心,阿矢斯力的伏擊想勝易,想盡全功難。

  不理哈森北上,冒頓將注意力放到了烏璐木身上,這個沒有交過手的敵人,才是眼前最難處理的地方。

  放過了哈森,冒頓率領(lǐng)著狼騎著手清理丁零大營以北五十里處,各個丁零馬場里的駐軍并收繳戰(zhàn)馬。

  雖然大部分都是丁零人棄置的,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冒頓還是讓朝魯帶人捋了一遍。

  就這樣狼騎軍在哈森的屁股后面和丁零大營內(nèi)的烏璐木之間,清理出來了一條東西近五里的條狀軍事禁地。

  隨著哈森的北上這個距離將會慢慢變大,只要牢牢守住這幾個依托馬場的據(jù)點,冒頓的狼騎既可以策應(yīng)埋伏哈森的阿矢斯力,又能切斷丁零人兩軍間的聯(lián)系。

  但這還遠(yuǎn)遠(yuǎn)不夠,面對丁零大營內(nèi)的五萬丁零騎兵,年輕的冒頓團(tuán)隊垂涎欲滴。

  冒頓需要一場歇斯底里的勝利來宣布自己的回歸。

  冒頓不是個安分的主,手下人同樣有著不服輸?shù)钠⑿?,絲毫不覺得的狼騎比丁零人少三萬人。

  反倒是先發(fā)制人,挑了個晚飯前夕,帖木爾帶著一千騎兵大搖大擺的出現(xiàn)在丁零大營門口,肆意的叫罵著,甚至玩起了搶羊的游戲。

  當(dāng)匈奴人突然出現(xiàn)在大營北方時,烏璐木首先是心中一驚,此時要是還意識不到哈森出事,他就白活了這些年。

  不過憑借著他多年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草原上匈奴人想吃掉一萬哈森的精銳,沒有一兩天功夫是不可能的,只要自己救援及時,吃掉這些漠北的匈奴主力不在話下。

  烏璐木的判斷不錯,此時哈森雖然被阿矢斯力圍住,陷入了苦戰(zhàn),但依舊且戰(zhàn)且退,短時間內(nèi)絲毫不落下風(fēng)。

  派出求救的哨騎被冒頓半路截殺,但哈森知道烏璐木不是石頭腦袋,自己和他約定好一日間必定有哨騎來往通信,只要堅持兩天援軍必至。

  這才是哈森敢迎戰(zhàn)的勇氣,想到在這片草原上可是有六萬丁零騎兵,而匈奴人只有三萬,哈森心中便有了底氣。

  烏璐木本就求戰(zhàn)心切,匈奴人此時動手可謂是瞌睡了便有人送來了枕頭。

  他要借此機(jī)會蕩平匈奴人在漠北的主力,如此丁零人在這場滅國之戰(zhàn)中便取得了先手,這種貪天之功不是年年都有。

  心中隱隱興奮下,烏璐木催促著營中軍隊迅速集結(jié)。

  丁零大營內(nèi)還未休息幾天的丁零騎兵們在咒罵聲中重新跨上了戰(zhàn)馬。

  帖木爾挑了個好時間,許多丁零人甚至連飯都來不及吃便沖出了營寨。

  五萬人馬氣勢洶洶的沖出了丁零大營,誰料一露面帖木爾立刻率軍北逃。

  冷眼望著倉皇北竄的匈奴人,烏璐木嘴角一笑,心中不由的鄙夷了起來,聽說匈奴人這些年連吃敗仗,怕是早就被嚇破了膽。

  這些匈奴人的疑兵也太不堪了一些,烏璐木下令全軍加速追擊,救援哈森。

  路上就用這些匈奴人的血來祭旗。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