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抗旨不尊(三)
寧寒溪冷笑,“大人還是莫要言之過早,小心朝不保夕。”
說的真狠。
郭子瓊簡直能想象出來以后的苦日子。
“姑娘此言,真叫郭某難過?!?p> “時候不早了,小女還要歸府,大人借過。”寧寒溪不知何時心里跳的快了些,生怕臉上泛紅,叫這人看去笑話。
觀察入微的郭大人哪里有看不出的道理,自己的目的已經(jīng)達(dá)到,生怕真的惹惱了三姑娘,到頭來吃苦的還是自己。
遂緩慢的退了一步,“今日下官還有公務(wù)在身,就不送姑娘了?!?p> 寧寒溪雖然走的穩(wěn),仔細(xì)看去,其實腳步有些發(fā)顫,根本不想再回他一個字。
郭子瓊看著匆匆離去的嬌小背影,將馬鞭抵在下巴,若有所思。
崇元三年六月,幕都出了兩件大事。
其一,酉帝在后宮選秀之前下旨,賜婚幕都各大世家子女,挨個數(shù)去,竟然有六家之多。
其中就有之前人人談?wù)摰木改贤醺″?p> 陶敏之這日沒去國子監(jiān),在陶府欣然接了圣旨,還有宮內(nèi)賞賜。
另外四家雖然也有勉強的,但都不能駁了太后的面子,做出歡天喜地之勢。
唯獨叫人驚訝又難以言說的,便是淮陰侯府三姑娘賜婚紫衙衛(wèi)指揮使郭子瓊了。
那日寧二還未外任,蕭氏攜子女在前堂接旨,卻不想,三姑娘性子火辣,直言拒接圣旨。
這可苦了傳旨的太監(jiān),打馬跑回宮內(nèi),片刻又從宮內(nèi)跑回淮陰侯府,對著三姑娘和侯夫人一通勸,想來萬歲是不允的。
寧三性子執(zhí)拗,跪了半晌午,仍不肯接旨。
傳旨太監(jiān)都要哭了,險些給她跪下磕頭,只得轉(zhuǎn)頭去勸寧二。
這邊鬧了一日,終于勸得三姑娘接了圣旨,傳旨太監(jiān)只覺是鬼門關(guān)走了一遭,魂都沒了一半。
這事不消一日,整個幕都都傳遍了。
旁人只言指揮使大人早就看上了三姑娘,不知使了什么法子求得圣旨,淮陰侯府在萬歲重壓之下不得不下嫁女兒。
想這郭指揮使,區(qū)區(qū)一介布衣,不到三十歲,官拜四品,行走御前,手握重權(quán),如今又搭了淮陰侯府的船,只怕日后不可言也。
另一件事,便是戍邊大將軍位林豪被郭指揮使在早朝上書彈劾,列出貪墨軍餉,私售官職,屯田害命三大罪狀。
條條都是要命的大罪。
因著戍邊大將軍常年在北裕關(guān)駐守,軍功累累。又在對抗西北廖族時死了兩個兒子,也算的上滿門忠烈。這戍邊大將軍名號還是先帝親自封的。
郭指揮使折子一上,滿朝文武嘩然。
果然這佞臣?xì)埡χ伊疾环帜阄?,如今竟將手伸到了北裕關(guān)。
酉帝在龍椅上故作為難。
首輔大臣柳晉險些與郭子瓊罵起來,手中笏板眼瞧著就要扔到郭大人頭上了。
還是刑部尚書李絨上前拉住了柳晉,“大人冷靜,有話好說……”
柳晉轉(zhuǎn)而去看都御史董正。
董正自打去歲大理寺卿懸梁一案之后,對郭子瓊的彈劾慎之又慎。
此時迎著柳晉的目光,給了他一個“從長計議”的眼神。
如此,戍邊大將軍一案由紫衙衛(wèi)牽頭,大理寺與刑部聯(lián)合徹查。
這番大事,樁樁件件都與郭大人有關(guān),說不得如今的郭大人,成了幕都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不管前朝怎么折騰,淮陰侯府如今有些忙。
寧二已經(jīng)收拾好了東西,與陳瑤也商議了,還是決定自己去潮州。
一來,那邊氣候水土不知是何樣子,生怕陳瑤去了不適應(yīng)。
二來,近日府上事物雜多,不多時侯爺也要回府,陳瑤深覺還是應(yīng)該留下幫婆母的。
蕭氏是不怎么在意陳瑤留在府里還是跟著去,只囑咐寧佰淵路上小心。又收拾了好些吃穿用度,滿滿塞了兩馬車,叫寧二帶著。
府上夫人姑娘的在城外長亭送了一段路,陳瑤雖然人前沒哭,眼睛卻自始至終都是紅的。
蕭氏見慣了這些,只勸道:“又不是不回來了,逢年過節(jié)還是可以回的,好孩子,你們新婚乍爾,不舍之情母親能理解,只是莫要叫人看了笑話去?!?p> 陳瑤垂著頭頷首稱是。
待回了府,蕭氏眼下就該忙寧寒溪的婚事了。
侯爺已經(jīng)傳了書信過來,只叫蕭氏靜待消息,不日可能會有召他回幕都的旨意。
對于寧寒溪的婚事,信中卻并未交代只言片語。
蕭氏想著,禮部尚未挑日子送來,想必是不著急的。
而寧寒溪在整個六月剩下的日子,是決計不再出門了。
上次也不知怎的能在書肆遇見他,眾目睽睽,他說那些胡話混淆視聽。雖然自己也樂得配合,卻至今還對那時心里的亂跳有些介懷。
如今整個幕都幾乎都傳遍了,淮陰侯府三姑娘在書肆被郭大人亂語一通,將門女子針鋒相對不落下風(fēng)。
這些日子又有了她拒接圣旨,卻又被迫要嫁,少不得見了她要指指點點。
想想就覺得心煩。
蕭氏也怕她心有郁郁,便叫兩個兒媳常與她一同玩。同時自己還整理了些府中庶務(wù)給寧寒溪學(xué)。
因著是賜婚,照理說六禮便從簡,納采問名一概省了,只等禮部選日子。①
但是郭大人似乎并不想這般,這日就派了人來府上送禮。
為表誠意,還提前送了帖子過來。
蕭氏接過管家的帖子,心里五味陳雜,雖然有蕭原錦的話在前,但終歸心里還是百般滋味。
寧寒溪正在蕭氏處摸牌玩,看了眼郭子瓊的帖子,黑金封面,字倒是寫的行云流水。
第二日一大早,就見郭府送禮的管事來敲門了。
侯府管家一開門,險些讓門外場面嚇了一跳。
作為侯府管家,世面自然見了不少,今日這般的,還真沒見過幾次。
就見一身鴉青常服的郭大人負(fù)手站在門口,身后領(lǐng)頭的兩個年輕家丁抬了一個巨大的籠子,里邊是一對鮮活的雁,據(jù)說是指揮使大人親自去獵的。
再踮腳抬頭去看后邊,箱籠壁龕竟是將侯府這一排巷子都塞了個滿滿當(dāng)當(dāng)。
加上看熱鬧的人,侯府門前可以說是人聲鼎沸了。
蕭氏也沒料到郭子瓊會有如此陣仗,聽管家一說,臉色幾變,半晌之后才道:“管事請大人去前堂看茶,我稍后就去?!?p> 管家應(yīng)著,小跑著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