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望著陳彥嫻矮小微駝的背影,好像看到了五十多年前那些守林者們面對著黃沙走石,卻毅然決然地播種著一顆顆的樹苗,種下一個個希望的種子,我望著周遭翠綠的松樹,不禁從心底油然而生了一種濃濃的欽佩之情……
“還不快跟上”一聲蒼老卻又不失慈愛的聲音透過樹葉,穿透到我的耳膜中,打斷了我的沉思,我驅(qū)腿快步跟上,不一會她便領(lǐng)著我到了一個簡陋小木屋,我好奇得看著這間林中木屋,一眼便知道是有些年頭的,一到跟前,就聞到了一股木頭潮濕腐朽的味道,我忍不住微皺了皺眉,陳彥嫻看著我微蹙的眉頭并沒有說些什么,她嫻熟地打開木門,神情從容,小木屋里面雖然簡陋,但該有的都有,我的目光從一進(jìn)門開始就被一個放在松斜小臺子上的小匣子吸引了,那是一個木制的、刻著花紋的小匣子,十分精致,一看就是六七十年代女孩子家家的心頭好,我細(xì)細(xì)端詳,發(fā)現(xiàn)木匣子四周的棱角都有些平了,鎖還是锃亮锃亮的,一看就是主人十分喜愛的,與周遭簡陋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主人家為什么會把它放在陰暗潮濕的小木屋里呢?我不禁疑惑起來,那邊陳彥嫻已經(jīng)在小桌旁坐下,我也走過去挨著她坐下。她看著我好奇疑惑的神情,不等我開口,便先發(fā)制人的問到:“你想聽聽我的故事嗎,準(zhǔn)確的來說,是我們的故事”我喜出望外,原本來塞罕壩林場的目的就是為了了解這一段往事,我躍躍欲試,與我的急切相反,陳彥嫻還是一副平靜無波的樣子,她徑直走到了小臺子上,取下了木匣子,走到我的跟前,顫巍巍的用雙手拿出兜里的鑰匙打開了它,出人意料的是——里面裝的既不是什么金銀首飾,也不是什么貴重物品,只是一沓照片,是的,沒錯,一沓厚厚的覆著塑料防潮膜的照片,大部分都是些黑白照片,照片的邊邊都微卷了起來??粗@一沓照片,陳彥嫻那一貫平靜如水的渾濁眼眸里此時卻泛起了點點漣漪。只看那照片上的背景都是塞罕壩,但照片是的人卻并不是時時相同,但他們黝黑的臉上都帶著笑容,眼睛都是讓人無法忽視的明亮和堅毅,這些照片上反映的塞罕壩也在一張張照片的見證下,發(fā)生著驚人的變化,我看著陳彥嫻呆呆地望著照片,神情滿是回憶與懷念……
她開始從最底下的照片給我看起,只見那照片上正是那個風(fēng)沙滿天的塞罕壩,在沙子上的是一群二十多歲的青年們正在測量沙子,神情嚴(yán)肅,一絲不茍。我望著其中的一個少女,試探地問:“這位,就是您嗎”她看了看,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空氣陷入了沉寂,過了一會兒,她才開口道:“還記得,這張照片是我們第一次測量塞罕壩,也正是從這時開始,我們才開始了踏上了這場恢復(fù)自然的偉大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