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章 鄉(xiāng)村測調
“你是否有一個判斷,未來會有更適合做商業(yè)運營的環(huán)境?”
這下,少平是真的有些震驚了。
“看你的神情,應該是這樣了。時間長嗎?”
吳老師有了自己的判斷,沉吟著,然后問起時間,好做進一步判定。
“說不準,少則四五年,多則十來年,大約總會來到吧?!?p> 少平說了一個模糊時間,如果說允許外商進入,八零年前后就開始了,要說政策穩(wěn)定下來,全民放開,差不多要到八六年后,這之后,隨著價格雙軌制逐漸取消,到八八年前后,才開始掀起下海風。
所以,這樣說也不為錯,沒哄人。
吳月琴白了他一眼,這樣的話,讓人家該怎么做判斷嘛。
少平忙收攝心神,解釋道:“姐,按慣例,一個新事物,它的出生,是要經過同舊事物的嚴重斗爭才能實現的。社會上一部分人,在一個時期內,會頑固地要走他們的老路。在另一個時期內,這些同樣的人又可以改變態(tài)度表示贊成新事物……所以,他是螺旋式前進的,不排除某個時候會開一開倒車……就像季節(jié)更替,總要來幾場拉鋸戰(zhàn)嘛……”
吳月琴露出一副“算你說得有理”的模樣,邊沉思邊說道:“怪不得你明明有長遠布局,偏偏卻搭了一個準備隨時撤出的草棚子,這個‘貿易經理二部’,你是當臨時身份證明用的,你是擔心他們會侵吞你努力的成果嗎?”
少平已經徹底的服了,遂點頭道:“這是其一,我也怕失去控制權。這個盤子,我是打算為以后的黃原治理服務的,嚴格來說,是不以盈利為主,因為,它產生的利潤,都將投入到黃原治理當中去的。如果為別人控制,就成了為他們撈錢的工具了?!?p> “所以,你當前的設計,是以掙錢和鍛煉人才、實踐模式為目的,而這殼子,隨時可以丟棄……可惜了,如果不是如此,在沒競爭的環(huán)境下,充分發(fā)展十年,該是多大的一份事業(yè)??!”
少平拋出來一句很裝的話:
“沒辦法的事,世事之不如意,十有八九,一帆風順,不是傳說,就是有人在背后替你負重前行……”
“呵……”
被“呵”了的少平,根本就不計較,問道:“姐,這個財務工作,你擔起來吧?!?p> “你是在請求嗎?”
“嗯,算是吧,你要知道,這可是咱倆合伙的?!?p> “既然是你請求……那姐就勉為其難吧?!?p> 少平見大勢已定,舊話重提,重新問道:“姐,怎樣,這樣能實現目的嗎?”
“差不多吧,不過,等到了你不得不撒手的時候,姐建議你留一個有價值的‘殼’……”
見少平有些疑惑,吳月琴問:“東拉河邊的沙子,怎樣才能盡可能多的抓在手里?”
“捧起來?!”
“嚴格意思是抓的越松,手里留的越多,你留一個有價值的殼,別人搶過去就舍不得扔,不扔就要繼續(xù)往里面投入,到最后接手,豈不是更賺?再說,你走了,也總要為跟你的人吃飯考慮,還有,為了以后更有凝聚力,總要設幾個坎兒,讓追隨者不斷的去選擇,這也是一個篩選過程……”
吳老師有未盡之意,但少平已經明了了。
“姐,你原來是不懂這個的呀,‘運營’、‘風險’、‘模式’、‘輕資產’,這些名詞……你怎么突然……”
“還不是為了幫你嘛,世上的書那么多,俄不會去讀嗎?快兩年了,還能沒有一點收獲?”
少平自動忽略“兩年”這個提示,由衷的嘆服,再次拍馬道:“姐,你真厲害!”
“那當然!”
吳月琴很不客氣的承認,同時,又相當自信的說道:“只要姐想學,沒有學不會的;只要姐想要,沒有拿不到的?!?p> 少平打了一個寒噤,避開她的灼灼目光,贊同道:“那是,后河灣里多哭上幾次,姐早晚能考上大學,走出去的……”說罷就竄。
“別跑!”
吳月琴大喝一聲,起身就追,驚的正在杏樹下沉浸在回憶中的孫少安一個哆嗦,看著少平兔子一般竄出了院子。
“孫少平,你給俄死回來!”
吳月琴氣得大吼一聲,往遠處扔出一塊土坷垃泄憤,回頭才愕然發(fā)現孫少安竟然在院子里,小聲喊了一聲“大哥”,低頭碎步,跑回了窯里。
她和田潤葉一般大,自搬過來后,為了方便,開始跟著少平喊孫少安大哥,日常洗衣做飯,開始以“妹妹”的角色,參與到家庭生活里去了。
少平安置好了石圪節(jié)的事,就和金波回了縣里,田潤生正處于熱戀,沒有回來。
這之后,田潤葉回了一趟雙水村,不知道跟吳月琴嘀咕了些什么,最終選擇了城關小學掛職,到石圪節(jié)中學鍛煉。
這也在少平的意料之中。
情絲牽動,沒那么容易就平復,好在,少平已經下定了決心,李家的干擾很快就會沒有了,她可以從容選擇,不會像以前那么的迫切了。
少平沒有再去干涉,他要開始忙起來了。
既然給了政策,那就要把政策賦予的資源和便利用盡。
少平以“完成縣里任務”為理由,爭得學校同意,成立了一個“鄉(xiāng)村測繪調研組”,簡稱“鄉(xiāng)村測調”,組織感興趣的同學們參加。
他們學了基本測繪知識后,三五個人一個小組,每周抽出2~3天時間,帶著縣里開具的介紹信,開始逐村測繪地形,盤點人力,調查物產。
每組每周一個村,大約一到兩個月一個公社,開始全縣摸底。
規(guī)劃圖其實少平有,對照黃原域圖畫出來就是,他組織同學們參加,是為了掩飾,也是為了三項任務里面的后兩項——人力、物產。
這是制定產業(yè)規(guī)劃的基礎,保證村里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還能有相對足夠的資源進行水利建設,全靠這些優(yōu)勢產業(yè)了。
五月末,少平先把石圪節(jié)的規(guī)劃圖交給了田福軍,田主任看過后,大加贊賞,少平也領到了第一份五百元的收入和相應的糧票。
糧票是田福軍聽說少平大規(guī)模組織了同學,分組下鄉(xiāng),大力推動測繪調研工作后,特批給他們做日常補給的,算是工作補助。
從這年五月份開始,少平除了每周三天左右的學校課程,就開始在黃原上各處奔波了起來。
測繪調研工作是一個公社一個公社展開的,同學們往往先在公社集中,然后由當地同學帶領,分組奔赴各村,讀書會就穿插在其中進行,這一做,差不多就貫穿了兩年的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