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藍春不死,他心難安
然后他就拉著藍春進屋說。
藍春拗不過他,只能走進去,看見朱元璋眼睛亮的嚇人,就這么盯著他。
立刻知道今晚上自己要是不說個明白,自己就別想睡了。
藍春有點無語,但想想自己穿越到明朝后,大半年來大部分的錢都是從巴老頭那里弄來的,就索性說個明白。
“老哥你既然真想知道,我就說個明白。你看是不是這個理。藍春現(xiàn)在已經位極人臣,又總管天下之兵馬。
如果老朱選朱允熥為儲君,那么藍春肯定不會反,頂多也就是又一個霍光罷了霍光嗎?
朱元璋微微頜首。
西漢霍光,外戚專權的典范之一。
史書上常常將霍光與尹伊相提并論,所謂的‘行尹霍之事”指的就是權臣把持朝政,廢立皇帝。
哪怕現(xiàn)在藍春還是好的,但他死之后呢。
朱元璋想了想藍春現(xiàn)在手中的權勢,頓時不語。
太子朱標死了,曾經他為太子朱標準備的穩(wěn)固皇權的力量,現(xiàn)在就落在藍春手中了。
這不就是他不愿意選朱允熥為儲君的原因嗎?
所以藍春將藍春比為霍光,朱元璋覺得沒有太大問題。
“但現(xiàn)在陛下冊封了呂氏為太子妃,那么我之前說的朱允餃會成為儲君皇太孫的事情,基本上就板上釘釘了。
這樣一來,如果藍春不死,那么等到朱允餃登基,藍春就不是做霍光了,分分鐘就可能是下一個司馬昭!”
朱元璋沉默了,因為他覺得藍春說得對,而且也說到他心坎里去了。
世人皆以為他這段時間,只是心痛于太子朱標的死,卻不知他更加擔憂大明的未來。
太子朱標死了,曾經他為太子朱標準備的所有用來穩(wěn)固皇權的力量,都將成為刺向新君的利劍。
藍春不死,他心難安。
但是。
朱元璋目光炯炯,看著藍春,他深夜微服而來,想知道的不是藍春不能不死的原因。
而是藍春最后告訴耿炳文的那句話。
什么叫做蜀中無大將的劉禪。
藍春,你給朕好好翻譯翻譯!
朱元璋想著,開了口,“照你這么說,藍春的確不能不死。但藍春死了,難不成還有別的威脅嗎?
你跟老耿說,殺了藍春,就是蜀中無大將,還提到了劉禪。
難不成你覺得新君會是下一個劉禪?”
“劉禪不至于。畢竟大明還沒到亡國的地步,就怕玄武門上又喋血哦?!?p> 藍春隨口說道。
“他們敢!”
朱元璋心中最擔憂的事情被藍春說出來,頓時怒目圓睜。
作為大明開國皇帝,胡惟庸也好,藍春也罷。
在朱元璋心中都只是臣子而已。
他當初一無所有的時候可以駕馭他們,現(xiàn)在他當了皇帝,金口玉言,自然也可以將他們拿捏的死死的。
但唯有他那些兒子。
朱元璋下不了屠刀,也下不了狠手。
當他決定立朱允炫為儲君后,朱元璋心中其實就知道,真正能威脅到朱允餃皇位的,只有他的兒子們。
歷史上,當朱元璋駕崩時候,發(fā)出的最后一道圣旨,就是不準他的兒子們前來南京吊唁。
可想而知,在朱元璋冊立朱允炫為儲君后,就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兒子們才是對朱允炫繼位最大的威脅。
可惜,朱元璋能夠殺胡惟庸,能夠殺藍春,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卻沒有辦法對自己兒子下狠手。
如今被藍春挑明,朱元璋怒目圓睜,卻也只能無能狂怒。
因為他知道,這件事情他真的解決不了。
除非他改立自己兒子為儲君。
可秦王朱楝已經廢了。
被他親手廢掉的。
不說秦王朱挾現(xiàn)在的品性,單說秦王朱挾那個蒙人王妃,就是他當初親自賜婚。
那時候朱標還活著,朱元璋將王保保之妹觀音奴賜婚給朱挾的時候,多少也帶著一些絕了朱挾爭皇位的念頭。
但沒想到,現(xiàn)在卻是作繭自縛。
還有晉王朱櫚(gang),若不是他只顧著培養(yǎng)太子朱標,也不至于讓晉王朱櫚放縱到幾次讓他想要削了朱櫚的王爵。
二子,三子都養(yǎng)廢了,四子朱棣雖然很好,但可惜朱棣生的太晚了。
沒有辦法越過秦王朱楝和晉王朱櫚,封朱棣為儲君。
他只能選朱允炫為皇太孫。
這是唯一的選擇,長幼有序,不可妄動。
想到此,朱元璋頓時咳嗽起來,整個人都像是蒼老了幾分。
藍春趕緊拍了拍朱元璋的背,“你別激動,這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一定會的問題。因為朱允餃做了皇帝,肯定要削藩。
朱允炫要削藩,那王爺們能痛快答應嗎?”
“削藩?”
朱元璋愣住了,震驚的看著藍春。
他雖然早就已經見識過藍春的神機妙算之能。
但現(xiàn)在他還沒有冊立朱允炫為皇太孫,藍春就已經算到了朱允餃繼承大寶之后會削藩?
這,這就有點太夸張了吧。
當真以為自己前知六百年,后知六百年嗎?
“呃,我說了削藩嗎?哈哈,老哥,你聽錯了?!?p> 藍春打起了哈哈,意識到自己說得太多了。
藍春的事情說說沒什么,反正藍春也活不過明年春天了。
但朱允炫登基削藩的事情,還有好幾年呢。
而且這可是他壓箱底的底牌,可得留著,等著回頭去抱朱棣的大腿呢。
現(xiàn)在可不能平白說給巴老頭聽,給再多錢也不行。
藍春打定主意,轉移話題,“老哥,我看你身體不太舒服,年紀大了,熬不得夜,還是趕緊回去睡覺吧?!?p> “你剛才說削藩了,我聽到了?!?p> 朱元璋不干了,抓住藍春,追問道。
藍春無奈,只能敷衍道,“這不是明擺的事情,哪個皇帝不削藩?老朱活著的時候,藩王們都是他兒子,自然無所謂。
但換了別人做大明的皇帝,誰能允許天下還有國中國的存在。老朱自己造的孽,自然有人要來承擔?!?p> 朱元璋沉默了,甚至想要殺人。
分封制度作為朱元璋最得意的計策,一直被朱元璋認為是可以讓天下長治久安,讓大明朝萬世不滅的根本手段。
朱元璋為什么一定要堅持傳嫡不傳長,傳長不傳幼的繼位原則,就是為了維持他親手建立的分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