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心胸狹窄
朱元璋神情古怪的看向藍春,藍春卻理直氣壯,不給昊言信開口的機會,大聲道,“陛下,沒錯。姓昊的王八蛋是臣打的?!?p> 朱元璋頓時無語,朱允炫也是哭笑不得。
剛剛聽藍春把昊言信和練子寧描繪成那種十惡不赦的陰謀家,還以為藍春吃了多大的虧。
沒想到受傷的卻是昊言信,朱允餃有些哭笑不得,但還是委婉道,“看來先生的確是受了很大委屈,不然的話,也不會激憤之下,動手打人?!?p> “行了。你就別替他開脫了?!?p> 朱元璋看著鼻青臉腫的昊言信就這么跪在地上,也不說什么話,只是把一張紅腫如豬頭的臉展示給他看。
朱元璋就忍不住瞪了藍春一眼,好家伙,人都被你打成這個鬼樣子了,你他么怎么還好意思跑來告狀。
藍春沒有半點不好意思的樣子,朗聲道,“陛下,你不要看昊言信現(xiàn)在像個豬頭一樣。要不是微臣身正不怕影子斜,現(xiàn)在說不定你就只能去天牢看我了。
昊言信只不過是被微臣打成了豬頭,但微臣可是差點就被昊言信和練子寧這兩個王八蛋搞得家破人亡啊?!?p> “陛下,臣冤枉?!?p> 昊言信急了,連忙要為自己申辯。
朱元璋擺擺手,“行了,你們兩個都閉嘴,長興侯,你來說?!?p> 耿炳文就連忙開口,不偏不倚的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說到王玉成已經(jīng)承認整件事情一開始就是練子寧和昊言信想要抓住藍春和香玉的關系,來狀告藍春以權謀私的時候。
昊言信身軀一顫,而朱元璋則是微微皺起了眉頭。
“陛下,整件事情就是如此。若是陛下還有疑慮,可讓刑部負責審理?!?p> 耿炳文低聲道。
“對,陛下。是非曲直,咱們讓刑部審理就是了,刑部要是審不好,就交給大理寺,大理寺要是還不行……”
藍春大聲道。
“夠了,就你話多。”
朱元璋訓斥一句,沉吟片刻,開口道,“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朕已經(jīng)知道了。藍春,你和長興侯先退下吧。
至于昊言信,你先去御醫(yī)那看看。還有讓練子寧不用來了?!?p> “陛下?!?p> 藍春不服氣,老朱還是不是自家哥們了,自己差點被人搞死,當真就不管了嗎耿炳文趕緊拖住,不讓藍春犟脾氣發(fā)作,在朱元璋面前鬧起來。
“瑪?shù)?,氣死我了!以前老弟長老弟短,現(xiàn)在老弟有事又不管。呵,果然還是表面兄弟。沒意思,太雞兒沒意思了?!?p> 藍春被耿炳文拖出宮,心里拔涼拔涼的。
他本來以為自己告到朱元璋面前,事情的來龍去脈如此清晰,朱元璋必然會給他出頭。
不說砍了練子寧和昊言信的腦袋,但至少也要革了他們的官職,把他們流放到邊疆牧羊。
結果呢。
朱元璋竟然屁都不放一個,甚至多半還覺得他在無理取鬧。
藍春氣得要死,果然,皇帝靠得住,母豬都能上樹。
他下次要是再來找朱元璋給他撐腰,他就是豬變的。
耿炳文見藍春罵罵咧咧的,頓時心驚肉跳,好在藍春也知道分寸,沒有指名道姓的罵,不然的話,他都想跑路了。
“行啦。藍春老弟,陛下也許有別的考量吧。再說了,這件事情終究沒有實證,陛下也不好處理的。
總不能就因為他們想要尋找你的把柄狀告你,就把練子寧和昊言信都拿下吧?!?p> 耿炳文試圖安撫藍春。
雖然朱元璋就這么直接揭過這件事情,讓耿炳文也覺得有些奇怪,但真要仔細研究。
耿炳文也覺得光憑這件事情的確沒辦法給練子寧和昊言信定罪。
刨除掉后面陳德柱誹鎊陷害藍春的事情。
剩下的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不過就是有人調(diào)查藍春的私人作風問題,并且想要以此參藍春一本罷了。
這要都算是罪名的話。
那大明的那些御史言官們,怕是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該打入天牢了。
畢竟大明的御史言官,很多時候僅僅只是靠著捕風捉影,就敢在朝會上噴人的。
“老耿,你不懂?!?p> 藍春很傷心,他把朱元璋當好兄弟,也不求朱元璋事事都能毫不猶豫的挺他,但這種明明是他站理的事情,朱元璋竟然不幫他。
這算什么兄弟。
“我把他當兄弟,他把我當工具人。算了,算了,終究是我高攀了。走吧,老耿,咱們還是回去好好商量做生意的事情吧。
以后誰他么的也別跟我提做官的事情,誰提我跟誰急!”
藍春說著,轉(zhuǎn)身就走。
他算是明白了,不管他怎樣用心經(jīng)營,從朱元璋向他表明身份,召他做官的那天開始,就再也回不到當初了。
皇帝就是皇帝,臣子也終究只是臣子而已。算了,不說了,好難過,還是回去做生意吧。
“皇爺爺。”
皇宮里,當只剩下朱允餃和朱元璋的時候,朱允餃忍不住開口。
“允炫,你是不是想問,朕這次為何不管這件事情?”
朱元璋開口道。
朱允炫就點點頭。
當初就因為黃子澄和藍春在打賭的時候心懷不軌,朱元璋便以黃子澄心術不正的理由,革了黃子澄的官,把黃子澄趕出了京城。
而現(xiàn)在練子寧和昊言信做的事情,跟當初黃子澄差不多,甚至還要更加惡毒一些,但朱元璋卻無動于衷。
這種改變,自然讓朱允炫覺得奇怪。
“你呀,想得還是太簡單了。練子寧和昊言信為什么會如此迫不及待想著抓藍春的把柄,你想過沒有?”
朱元璋提點道,“他們都是聰明人,如果不聰明,也做不了我大明的榜眼、探花。但就是這么兩個聰明人,但卻如此處心積慮的想要構陷藍春。
是因為跟藍春有仇?或者僅僅只是因為心胸狹隘,嫉賢妒能?沒那么簡單的。
你別忘了,他們一開始想要狀告藍春的罪名是什么?以權謀私,針對的是藍春奏折里提出的裁撤教坊司的建議。
而裁撤教坊司,不過只是藍春在奏折里提到的一個無關緊要的小事情,但卻被人抓住,想要借此針對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