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東吳孫權(quán)時,襄陽紀南(今荊州市江陵區(qū)以北五公里,因在紀山之南,所以稱為紀南)人李信純,養(yǎng)了一只黑狗,取名“黑龍”。
這狗極通人性,李信純極為疼愛,形影不離,有好吃的,掰一半就給了黑龍,人和狗簡直成了哥們兒。
有一天,李信純到郊外打獵,黑狗自然追隨。途中他遇見熟人,當即野炊燒烤,喝得酩酊大醉,躺在草窩里就睡了。
碰巧,太守鄭瑕也出來打獵,見草深林密,野兔鉆進去就不見了,很是惱怒,下令放火燒荒。
李信純這倒霉催的,正巧睡在順風處,火勢熊熊而來,他睡得正香甜。黑狗急了,狂叫示警,又撕拉拽李信純的衣襟,但這哥們兒睡得死豬一般,無動于衷。
眼看大火就要蔓延上來了,黑狗見近處有條小溪,就奔入水中,浸濕身體,而后跑回主人身邊,抖動皮毛,水花四濺。
如此反反復復跑了幾十趟,將李信純周圍的草木統(tǒng)統(tǒng)淋濕了,大火燒到近處,也就繞過去了,李信純毫發(fā)未傷,黑狗卻又累又急又熱又窒息,死在了主人身邊。
第二天,李信純醒來,見黑狗僵死渾身毛濕,放眼望四周,草木化為灰燼,余溫尚在,
唯獨自己周圍草木存活,已經(jīng)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禁抱著黑狗放聲大哭。
太守聽到哭聲,忙勒馬而來,詢問究竟。李信純指著周遭環(huán)境,說明實情,怒罵道:“不知何人縱火,必遭天譴!”
太守被罵也不敢承認,感慨道:“哎呀,這可是義犬救主啊,比人都仗義啊!”
太守花重金禮葬黑狗,修筑“義犬冢”,墳高十余丈,為世人稱道。
跟現(xiàn)在那些欺師滅祖、見利忘義、落井下石、恩將仇報、寡廉鮮恥的小人相比,這黑狗不愧是義士啊!
晉干寶《搜神記》
民間故事:傳說
王程到某個小鎮(zhèn)采風,遇見了一個正在曬太陽的不知多少歲了的老頭。
老頭告訴他,這里有個傳說:出門在外要是趕上下雨天,近日必有橫財;要是下雪天正好待在家里,最近必定破財。
“要是既不下雨又不下雪的天氣呢?”王程問。
“那就說明沒什么事情發(fā)生?!?p> “要是下刀子呢?哈哈,或者,下銅錢之類的?我聽說某個地方曾經(jīng)下過銅錢?!?p> 老頭幽幽地看了王程一眼,示意他湊近些。
王程伸著脖子豎起耳朵,老頭壓低聲音道:
“那就說明,某個人要沒命了。”說罷手起刀落。
王程頓時覺得脖子上涼颼颼的,一摸,有個碗口大的洞。
他還不明白怎么回事兒呢,就感覺自己來到了一個地方。那兒可真狹窄,連做廣播體操的地方都不夠,而且黑乎乎的,彌漫著奇怪的味道。
這時,他聽到老頭自言自語道:
“又一個自己送上門來的。終于湊夠了一百條人命了,也該下一場銅錢雨了吧?傳說還說,死一百個人就會下銅錢雨?!?p> 接著,老頭仰頭拜了拜,然后從樹底下挖出——個破舊的豁了邊兒的盆擱在腳邊兒,繼續(xù)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