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幫我把這倆輔助輪卸下來吧!”孩子一邊推著自行車,一邊沖媽媽說道。
話說,這個自行車還是在孩子三歲的時候買的呢,當時是四個輪子,其中有兩個是輔助輪。
到現(xiàn)在,已經騎了三年了,孩子也長高了不少,帶著輔助輪騎車,確實會覺得很累。
“那就試試吧。”媽媽從嘻嘻爸爸的工具箱里,找來一把板子,開始對著輔助輪上的螺絲擰起來。
可是,不知道為什么,怎么擰,螺絲都絲毫不動。
嘻嘻也跟著試了試,還是不行。
“那怎么辦呢?”孩子問道。
嘻嘻媽突然想到了小區(qū)里修自行車的爺爺,估計人家可以幫忙解決這個問題。
于是,推著自行車,帶著孩子,下樓了。
過了幾棟樓房,又轉過兩道彎,便到了自行車修理處。
修自行車的爺爺,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正蹲在地上給一輛壞的電動自行車換輪胎。
“您好!可以幫忙把這個兒童自行車的輔助輪卸下來嗎?”嘻嘻媽向老人問道。
老人停下手中的活,走到嘻嘻自行車的跟前,看了看,然后回頭從桌子上,拿起一個扳手,便開始對著輔助輪的螺絲擰起來。
操作方法和嘻嘻媽一模一樣,效果卻大不相同。
也許是老人的力氣大,也許是人家的工具好用,只見老人一上手,螺絲就動了。
緊接著,輔助輪便輕松卸下來了。
“多少錢?”嘻嘻媽笑著問道。
老人沒有說話,朝著嘻嘻媽擺了擺手,便繼續(xù)忙著弄電動車去了。
“嘻嘻,快謝謝爺爺!”媽媽趕緊對嘻嘻說道。
“謝謝爺爺!”孩子站在那里,笑著對爺爺說道。
“不用謝!騎著玩兒去吧?!崩先艘残χ鴮⒆诱f道。
這里距離小區(qū)公園很近,于是,嘻嘻媽便帶著孩子,來到了公園的小廣場上,開始試騎。
只見孩子上了車,兩腳卻不知道往前蹬,車子自然原地不動,待孩子的雙腳踏上腳鐙子的時候,車子立馬就倒了。
孩子沒有任何心里準備,跟著也倒了……
好在地面平整、干凈,也沒有摔破哪里,孩子的身體也沒有什么大礙。
隨后,孩子從地上爬起來,扶起自行車,繼續(xù)試騎。
這一回,她好像悟到了什么……
只見孩子右腳放在踏板上,左腳放在地上助跑,果然,車子動了,往前動了……
孩子立馬將左腳放在踏板上,正準備蹬時,車子卻拐彎了,而且撞到了一旁的臺階上……
“咣!”車子又倒了……
孩子雖然用手按了剎車按鈕,卻也無濟于事,跟著車子再次摔倒了,這一次,摔到了臺階上,小腿處擦破了皮,流出了少量的鮮血……
孩子沒有哭,媽媽急忙跑過去,正要幫忙擦拭鮮血,卻被孩子一口拒絕了。
只見嘻嘻再次將車子扶起,也不管腿部流不流血,繼續(xù)開啟第三圈……
這一次,媽媽建議孩子在廣場中間騎,距離臺階遠一點,可別再磕著了。
萬一不小心磕到了腦袋,后果不堪設想。
于是,孩子來到寬敞的地方,繼續(xù)騎車。
這一次,動作明顯變得熟練、快速,助跑兩步后,上腳,往前蹬……
一圈,兩圈,三圈……
媽媽站在一旁一邊看著,一邊在心里默默數(shù)著孩子蹬的圈數(shù)。
“媽媽,你看,我已經騎起來啦!”孩子坐在車上一邊騎著,一邊高呼。
“好棒!你已經騎了五圈了!”媽媽笑道。
“可是,為什么這個車子總是拐彎呢?”孩子停了下來,問媽媽。
“你眼睛向前看,別低頭,想騎向哪里,眼睛就看哪里。車把別歪,就不拐彎了?!眿寢屨J真的講道。
于是,孩子再次騎上車,按照媽媽說的,試試。
結果,還是不停的拐彎……
有一次,還差點撞上旁邊停靠的一輛小轎車。
“怎么回事呢?我來試試!”媽媽著急的說道,并走到自行車邊,打算親自體驗一回。
只見媽媽坐在車座上,車把扶正,眼睛看著前轱轆……
“哎呀!這個車把不正??!難怪你總騎跑偏!”媽媽說道。
“那我們,是不是還得找爺爺去?”孩子問道。
“是啊!我們手中沒有工具,這玩意兒媽媽光用手,掰不動!”媽媽說完,便帶著孩子再次回到自行車修理處,麻煩爺爺幫忙弄弄。
爺爺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并馬上找來相關工具,前轱轆、車把、車座,三點一線,對齊后,開始擰緊……
“好了!”爺爺邊說,邊將車子推給嘻嘻。
媽媽再次問道修車價錢時,爺爺再次擺擺手,示意不要錢。
隨后,嘻嘻跟著媽媽回到公園,繼續(xù)騎行,這回,徹底好騎了,上手也特別快,孩子邊騎車邊開口大聲笑道:“媽媽,我感覺我在飛!”
“恭喜你!會騎自行車了!”媽媽也開心的笑道。
孩子越騎越快,而且花樣翻出,到最后,居然可以單手扶著車把騎了!
媽媽不禁贊嘆孩子的勇氣,一個小丫頭,居然一點也不害怕!
玩起來的時間,過得總是特別快,不知不覺已到中午。
媽媽想到,該回家做飯了。
“嘻嘻,我們該回家了,該吃飯了!”媽媽沖著騎車的孩子喊道。
“媽媽,中午吃什么?”孩子騎到媽媽面前,問道。
“白菜燉豆腐,饅頭,黑米粥。”
“黑米粥我來熬,好不好?”孩子坐在自行車上,問道。
媽媽想了想,嘻嘻今年已經六歲了,話說,也該學學做飯了。
天然氣暫時還不能接觸,因為她還沒有灶臺高。
家里熬粥的工具是電的,可以試試。
“好吧,熬粥很簡單的,媽媽教你!”媽媽對孩子說道。
于是,孩子騎著自行車,跟著媽媽,回到了家中……
洗完手、換好衣服后,娘倆各自穿著圍裙,來到廚房里。
嘻嘻媽首先問孩子一個問題,熬粥都需要哪些東西呢?
孩子想了想,回答:“米,水?!?p> “那么,要放多少米,放多少水呢?”媽媽繼續(xù)問道。
孩子笑著搖了搖頭。
這時,媽媽拿出一個白色的、透明的塑料量杯,對孩子說道:“看到這上面的二分之一刻度線了嗎?把米放到這里,就可以了。”
孩子接過量杯,仔細看了看,只見杯子上面有很多刻度線,線上還標注著很多數(shù)字。其中,在量杯中間的部位,有一個橫線,橫線上面寫著一個“1”,橫線下面寫著一個“2”。
“媽媽,就是這里嗎?”孩子指著刻度線,問道。
“是的?!眿寢尰卮?。
于是,孩子開始打開米袋,用小勺一勺一勺的,慢慢的,往量杯里面加米。
每加一勺,孩子就會端起量杯,看一下刻度線……
大約加了五六勺之后,孩子大聲的向媽媽喊道:“媽媽,已經到二分之一處了?!?p> 媽媽走近一看,仔細檢查一遍,確定沒問題后,告訴孩子,可以將米倒進鍋里了。
“媽媽,還用淘米嗎?”孩子倒完后,端著鍋問道。
“需要淘米的,但是,淘一兩遍就可以了。”媽媽在一旁說道。
“淘米的水,是用涼水還是熱水?”孩子正欲打開水龍頭,立馬問道。
“涼水?!?p> 隨后,孩子開始淘米。
淘了兩遍后,孩子問道:“熬粥的水,也是用涼水嗎?”
“是的。”
“那要加多少水呢?”
媽媽找來一根筷子,然后在筷子的一端,用黑色中性筆畫上刻度線,告訴孩子,“往鍋中加完水后,你將筷子往里面一插,水面到黑色刻度線這里,就可以了。
如果沒到,說明水還不夠,你還要繼續(xù)加水。
如果水面超過刻度線,說明水加多了,你需要往外面倒出一點兒來?!?p> 孩子認真的聽著,待媽媽講完,便開始實操。
媽媽在一旁觀看,發(fā)現(xiàn)孩子記性還不錯,每一步都完成的很好。
往鍋中加水的時候,孩子也是慢慢的加,一點一點的加,直到水面剛好到達刻度線為止,才停止加水,然后,蓋上鍋蓋,插上電源,按下熬粥“開始”按鈕后,便只等著熬好品嘗了。
“媽媽,我是不是會熬粥了?”孩子興奮的問道。
“是的?!?p> “那如果我熬大米粥,小米粥,綠豆粥,也是加這么多的米,這么多的水嗎?”
“是的。”
一個小時過后,只聽廚房里傳來“叮?!6!钡穆曇?,是粥鍋發(fā)出來的。
“媽媽,是不是粥熬好了?”孩子迫不及待的問道。
“走,我們去看看?!眿寢屝Φ?。
孩子拽著媽媽的手,快速走進廚房。
只見熬粥的紫色砂鍋上面,有一個電子顯示屏,屏幕上清晰的寫著“保溫”兩個紅色字體。
“嘻嘻,粥已經好了?!眿寢尭嬖V孩子。
孩子立即掀開鍋蓋,媽媽急忙勸道:“小心燙!”
“知道了!”孩子將鍋蓋放在旁邊,然后身長脖子,朝鍋中瞅去……
只見黑色的米粥,在鍋中翻滾,還冒著氣泡……
“好香??!”孩子邊聞邊說道。
“要不要盛出一碗,嘗嘗?”媽媽笑問。
“要!媽媽,我要自己盛!”
孩子說完,便拿出一個勺子,開始往碗里慢慢舀粥。
待盛完一碗后,先遞給媽媽,然后自己又盛了一碗。
媽媽嘗了一口,不禁向閨女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孩子立馬喝了一口,然后咧嘴笑道:“好香!不光聞著香,吃起來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