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看上去是一個若隱若現(xiàn)的梭子形圖案,斜斜刻印在巷道間的墻壁上。
梭子的一側尖頭處,以三個點為頂點,朝向一邊拉劃出去三根線條。乍一看來,那也許不過是這巷中某些孩童的玩鬧之作罷了,不過細看之下,隱約能看出那似乎是一個劍尖的形狀。
入暮時分。
巷子里的光線開始變得有些昏暗起來,祝青鋒一手扶了扶斗笠的邊檐,微微抬頭,朝眼前的這個怪異的劍頭圖案,凝視片刻,轉身繼續(xù)朝前行去。
巷間回蕩起他獨自一人細沙沙的腳步聲響,連續(xù)的劍頭圖案多分散在巷口與轉角處,祝青鋒屢屢停步辨認,有時更要凝眉思索一陣,方才繼續(xù)舉步。
鏡州城中的舊城巷區(qū),年深日久,兩側灰黑色的石磚墻面上已然有了不少痕跡。就在這劍頭圖案周圍,也還有著其他一些雜亂無章的涂鴉,倘若不是那有心之人刻意辨查,這種江湖間用于聯(lián)絡的暗記,對于道外之人來說,通常很難解讀。
盡管在江湖之中,類似于這類的暗記聯(lián)絡法,往往倒是一貫行事詭秘的魔教常用一些,正道中人通常是不屑、也是不需要采用的。
一路穿門越巷,就在那天穹暗幕完全降下之前,祝青鋒循著暗記,行至一處稍顯僻靜的街巷,剛才那最后一枚劍頭印記便是指向這里。
街巷的兩邊,一排排緊閉的大門中透出著沉寂。
祝青鋒長身而立,目光直視向前,一時悄立原地,未有所動。
如此過得一刻,忽而但聞一聲吱呀呀的木門聲響,前方一扇木門朝內(nèi)而開,隨后一道有些匆忙的身影跨出門來。
“師兄!”那身影剛跨出門檻,便朝他這邊低低叫道一聲,待得話音落時方才堪堪站定了。
有些的突然中,前方的街道上,只見那人抱拳垂首,身上穿著的一身黑色長袍略顯出些隱晦意味,不過腰懸的一柄垂穗長劍卻頗有幾分仙家氣派。
“你來了?!苯值篱g響起一聲祝青鋒有些淡淡的話音。
“是,師兄?!蹦呛谝履凶佑止笆盅缘酪宦暎S后垂手而立,朝這邊望來。
“大家,現(xiàn)在還好嗎?”祝青鋒依舊試圖用著平淡的語調(diào)。
“這次我是和鐘師兄,還有周師弟他們一起來的,”那黑衣男子說道中,頓了一頓,面色有些黯然道,“大家也都還是老樣子?!?p> 聞言,祝青鋒一時靜默著,也未如何開口言語。
那黑衣男子眼望過來,似乎在等待著什么,不過隨后回應他的,似乎也只有一陣沉默。
等待之中,街巷間仿佛又回到先前的平靜。
在這一陣仿佛更勝于剛才的沉寂,那黑衣男子的面上忽然顫動幾下,一抬頭,腳下朝前跨出兩步,跟著左膝朝地一跪,右膝弓曲,做出一個單膝跪地的姿勢。昂首挺胸,雙手抱拳胸前,向著面前的那個靜默未語的男子,懇切切地道:“師兄,是大家的意思,不知師兄這次何時回,那邊,大家都在等著你吶?!?p> 祝青鋒朝那跪地男子目視一眼,一個轉身,背對而立,口中頓了頓,道:“此次,我在這鏡州城中多耽擱一些時日,不過也已然有了不少頭緒,大家或許終于就快要熬到頭?!?p> 說道之中,祝青鋒稍稍側回頭,繼續(xù)言道:“還記得我們大家先前的約定嗎,這眼下,一個絕好的時機就快要來臨了!”
當下聞言,那跪地男子驀然間滿臉驚愕神色,后續(xù)反應與思索之下,臉上神情一變再變。初時,面上除了驚訝還更有幾分喜色,但在經(jīng)歷一番忖度,到最后仿佛只剩下一臉的憂色。
“只是,師兄,”那男子開口道,面露難色,“如今的‘天墨門’早已是今非昔比,恐是再無我等兄弟的立足之地……”
“此事可不消你們出馬,我卻自有打算?!弊G噤h轉身回來,向那男子道,語露決絕之意,“你們這次既然來了,便可不忙回去,只消再多等上半月,自當可回去向師兄弟們交個好差!”
見那跪地男子面上仍有疑惑之色,祝青鋒獨自小聲沉吟一番,繼續(xù)說道:“對了,鐘師弟和周師弟現(xiàn)在何處?找到他二人之后,我們再具體詳談吧?!?p> 那男子當即應道:“回師兄,為避人耳目,目前我們暫時居于城外的一處破廟,不知是否要我去將他二人叫來此處?”
祝青鋒又一沉吟,回頭朝四周望了望,一擺手,道:“不必了,我們一同過去吧--”
夜幕降臨,鏡州城中遠近亮起燈火。
眼下此刻,就在那前方幾條街巷外的地方,車水馬龍的繁華市井中,通明的燈火生出輝煌光幕,直照亮了上方,數(shù)丈高處的夜空。
唯獨只有這邊的幾條街巷,依舊暗淡一片。
數(shù)日之后。
先是在柳月亭回山后的第三天,昔日所屬天墨門中“北斗七星劍”之一的天權劍現(xiàn)身于鏡州城中的消息,不脛而走,在整個鏡州城以及周邊的一些臨近區(qū)域中迅速傳揚開來。與此同時,與這一事件一道傳播開去的,還有那一位神秘的持劍之人將要在三日之后,于城中舉辦比武贈劍的消息。
天墨門中的名劍法器不同于世間凡鐵之劍,對于這點,從自二十年前的那場正魔之戰(zhàn)以后,竟也不知先后曾經(jīng)有過多少人,去往那兇險莫測的天墨山麓間尋覓遺物,由此便可見一斑。
更何況這“北斗七星劍”,本為昔年的天墨掌門清胤真人親手所鑄,在當年的那一場大戰(zhàn)之后,七劍遺失其六。而自從清胤真人仙去之后,天墨門對于尋回那些遺劍的態(tài)度,又可說是十分曖昧,由此更催生出不少,對于尋劍一事趨之若鶩之徒。
莫說原本就是世間習武愛劍之人,抑或是那些天下間的正道同門之輩,還有甚者,據(jù)傳更曾有世間大商巨賈之流,渴望收藏一柄道家真劍,為此特意揮斥重金,雇用一眾獵戶樵夫進山搜尋。
而對于過去的這二十年,那些曾進入過天墨山麓中的人,若要問其目的為何,敢說十之八九都是所為那“北斗七星劍”了。
只是乎,一來那天墨山麓中許多地方人跡罕至,常多各種兇猛野獸,并非凡人所能抵擋;二來其間多有瘴氣生處,哪怕身懷武藝之人也時常遭遇不測。
就因為這諸般的兇險之處,在那些曾經(jīng)進入天墨山尋寶的人中,因身涉險地,長眠于無人知曉的山麓深壑中的也有不少。后來時,在那最初的一陣熱潮退卻過后,許多還想著要進山的人,就變得有些投鼠忌器起來。此外,再加之已然那么多年過去了,不過好像也沒有聽說過、有誰人尋獲那些七星劍的消息,久而久之,此事便也就逐漸被遺忘。
而如今,鏡州城中有人尋獲那“北斗七星劍”,并且將要在城中擇人而贈的消息,一旦傳開,霎時間便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聞說其事者中,多有心懷覬覦之輩,盡管尚有三日之期,不過自從消息傳開的第一日開始,便有那有心之人朝著這鏡州城趕赴而至。同時,得益于這陣勢頭,城中的各大客棧酒樓也是日漸繁忙起來。
不過,有些奇怪的是,與鏡州城中的這一景象不同,直至到事前的頭一天,作為與此事最為相關的天墨門卻沒有任何的宗門表態(tài)傳出。
這不僅是指那些近日來,專程來到這鏡州城中的、那許多正懷揣著各自心思的人,他們沒有聽到任何關于天墨門中傳出的消息,就連天墨門中的弟子們,他們自己也都沒有從他們師長處聽到關于此事的聲音。
而分明在那消息傳來的第一日,這個消息便由從鏡州城中歸來的弟子帶回,并傳去五脈宗門。不過幾日下來,此事卻已然如同了石沉大海,過往弟子雖偶有交頭接耳之態(tài),但張口卻無七星劍之事。
這一日,就在比武奪劍之期的前一日,天色剛剛暗淡時,天墨山上,當時正好都在玄清峰上的袁迎舟和韓東滄二人,忽然從前來傳話的參合峰弟子身上得知消息,清殊道人正在召集各位門主,前往參合峰上有事相商。
二人齊去往參合峰主殿,行于雙子峰之間的索道,恰巧遇上,那正行于臨近索道的籠月峰門主莘瑤。
三人間互相打了個照面,在這之后,莘瑤那邊遂就沒再開口言語,只是獨自行于另外一邊的索道之上。
并行的鐵索道相去不遠,約摸僅丈許左右,人行于其上稍微有些擺動,發(fā)出鐵鏈晃動的聲響。當下,繼續(xù)前行得一段距離,二人這邊,韓東滄不覺朝那另外一邊望了望,隨后壓低著聲音,向袁迎舟道:“師兄,你說清殊師叔他此時相召,卻是所為何事?”
原本一旁同行的袁迎舟,剛才過來時,一路上都閉口緘默,少有發(fā)聲。此刻聞聽韓東滄開口發(fā)問,稍頓了頓,應道:“這個還不清楚,不過我看,或許就是跟明日鏡州城里的那事有關吧。”
韓東滄道:“明日就是三日之期,師叔他前幾日不行聚議之舉,但卻在這個時間召集我等過來,依我看……”
話者正自言猶未盡,不過聽者似乎已然知其所慮。袁迎舟一凝眉,沉聲而道:“先不用思慮那么多,待會兒不管師叔他們說什么,明日我們照舊按計劃行事即可?!?p> 片刻時分后,參合峰主殿。
為四方燈火映照得十分亮堂的大殿之內(nèi),袁迎舟當先而行,韓東滄和莘瑤二人隨于其后。
大殿中堂擺放數(shù)張椅子,此刻,清殊和清機兩位長者已然各自落座,邊上,清機道人的弟子秦元轍正自侍立一旁。
“煩勞兩位師叔久候?!?p> 三人行至近前位置,袁迎舟頷首而道。隨后,韓東滄和莘瑤二人也各自請候罷了,而至于前方那立于一旁的秦元轍,自也是向著剛來的三人,一一請候了一番。
一圈禮數(shù)罷了,清殊道人站起身來,向著眾人道:“此時召集大家過來,卻是為著一件事情,那就是關于我們門中這‘北斗七星劍’重現(xiàn)世間之事。我看這幾日以來,我們門中弟子間,私下里為此倒也是議論聲不斷,想必此事,你們也都是早已知曉了吧?”
袁迎舟面色深沉,稍稍向著旁邊瞥了一眼,回頭應道:“是,師叔,關于此事,最近我等的確是有所耳聞。”
隨后時,站于袁迎舟身旁的韓東滄默然未語,不過看他神色若定,看來對于此事,早已是知曉于心。站得稍遠些的莘瑤眉頭微蹙,同樣是緘默未語,顯然是也已然默認。
“嗯?!币姞钊绱?,清殊道人略一點頭沉吟,忽然向著袁迎舟問道一聲,“那不知關于此事,迎舟你是如何看法?”
袁迎舟抬頭一怔,面上幾分愕然神色一閃而過,正欲要開口言語,卻又面帶猶疑。
清殊道人有些淡淡的聲音道:“但說無妨?!?p> 袁迎舟一定心神,正色道:“回師叔,照我看來,這‘北斗七星劍’原就是我門中之物,只留憾,至今已然是大多遺失,但就算沒有如今的這陣風波,將其尋回,原本也該當是我輩天墨后人的職責所在?!?p> 聞言時,一旁的韓東滄不禁有些動容。猶記關于找尋門中這“北斗七星劍”之事,此刻在場的眾人之間,昔年也曾經(jīng)商討過許多次。還記得那些年里,整個天墨門中,要說對于尋回七星劍最為堅持之人,恐怕就要首數(shù)眼前的這位師兄了。
“你們怎么看呢?”
正自思緒回溯中,大殿內(nèi)再度響起清殊道人的聲音。
韓東滄朝前看去,見清殊道人正目視過來,顯然是在詢問自己與莘瑤二人?;厣襁^來,朝向袁迎舟望去一眼,向清殊道人拱手道:“回師叔,弟子也是認同袁師兄之言,七星劍既是我們天墨門中之物,自當是要盡力找回才是?!?p> 清殊道人轉朝莘瑤看去,她那邊仍舊是一副緘默不語的模樣。徑自點了點頭,道:“嗯,如今對方既尋得那七星劍,但卻偏就在我們天墨山腳下如此堂而皇之,倘若我們對此坐視不管,致使那七星劍最終又再度旁落外人之手,于我宗門顏面也是有損。眼下你們的意思既是如此,那明日鏡州城中之事,就煩勞你們?nèi)粍陬D一下,如何?”
袁迎舟面上頓時浮現(xiàn)幾分詫異神色,口中道:“既然師叔如此囑托,那此一事,待得明日我等自會盡力應對。”
稍后時,清殊道人向韓東滄和莘瑤二人那邊看去,一時間,見二人似乎也并沒有不同的聲音。遂言說道,讓眾人各自回去,以便早些準備,眾人齊齊道別而去。
“今晚之事,你覺得怎樣?”
從大殿中出來,回行于通往參合峰側峰的索道上,袁迎舟忽然一聲,開口問道。
一旁同行的韓東滄聞言默然,頓了頓方道:“我看如今我們這天墨門中,恐怕清殊師叔他老人家,方才是這一門之主了罷?!?p> 袁迎舟轉頭看去一眼,愕然道:“我可不是問你這個。我是說師叔他如今對于我們門中這‘北斗七星劍’的態(tài)度,似乎有所轉變,你覺得師叔他何以如此?倘若依照以往,師叔他原本難有可能會親自命我等前去尋那七星劍?!?p> 韓東滄思索片刻,道:“對于師叔他老人家何以會突然改變心意,我現(xiàn)下也自是琢磨不透。不過,關于明日去鏡州城中取回這‘天權劍’之事,我等三人出手,想必此事已然沒有懸念,就看此劍取回之后,師叔他老人家要如何處置了?!?p> 袁迎舟凝眉而思,口中徑自沉吟著道了聲:“但愿如此吧……”
韓東滄行于稍側,默然良久,隨后忽然又再度衷懇道來:“不過師兄,我不相信你就沒看出來,如今我們天墨門中,追隨清殊師叔的人只怕早已然是占據(jù)了多數(shù)。此外,因為清機師叔的關系,我看那秦元轍師侄也是向著二位師叔那邊。單就參合峰一門,已然是我們門中的一大支脈,倘若再加上作為我們天墨門中的第一大門戶的天都峰……師兄你們蘊秀峰上本就人丁單薄,就算加上我們落仞峰一脈,怕也是難以抗衡……”
言道中,那前方沉思之人步下漸緩,二人漸成并行之勢。韓東滄說到此處,話頭一頓,朝向此刻正行于斜前方索道的莘瑤看去,隨后接續(xù)言道:“不過,倘若要是能夠拉攏莘瑤師妹的話,再有籠月峰一脈……”
“韓師弟可不必再講。”袁迎舟猝然站定原地,口中截道,“想當年我之所以從師父手中接這掌門之位,可也絕非是為了我自己。倘若這天墨門沒有我袁迎舟能夠變得更好,那我情愿馬上退出,這掌門之位任由誰坐都是一樣,我絕無話講。但是如這等只為個人榮辱,陷宗門于不復之地的事我卻是寧死不做!”
坦蕩的話語恍若擲地有聲,索道之上,袁迎舟駐足而立,從后方大殿中散發(fā)出的燈光從他的背后映射來,讓人看不清他臉上的神情。
此刻的另一邊,就在二人這里耽擱的這一空當,獨自行于另外一條索道上的莘瑤已然行得遠了,似乎是并沒有聽到二人這邊的談話聲。白日里分明可見的一身水藍衣衫,如今在這月色下,看上去仿佛變作了一襲白色衣衫,翩翩衣袂與長裙下擺為山澗中的大風吹動,齊齊飄向索道之外,于萬丈懸空中舞動不停。
看去讓人不禁恍然,或許眼下的這一刻,就算是那神話傳說中飛月的仙子也莫過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