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青龍圣仙

155.做減法

青龍圣仙 大鹿鴿 3065 2022-10-22 23:52:31

  一周時間過去,生命古樹的效力完全發(fā)揮。

  河洛城像更北方的精靈森林那般,提前月余迎來了生機(jī)盎然的春意。

  龍華公主為了讓牧云不再操勞,自己也放下手頭業(yè)務(wù)。

  她是懂得做減法的高位者,非但不強(qiáng)求事必躬親,還很愿意提攜合適的人選上位。

  天底下機(jī)會多得是,永遠(yuǎn)也分不完。妄圖一口全吞下,只會撐壞了肚子。

  修仙者的年齡更多像符號,并沒有實質(zhì)意義。

  盡管如此,龍華公主還是比牧云多活了十幾年。

  她對于修煉的認(rèn)知,也比牧云更自如。懂得內(nèi)外兼修,不可顧此失彼的道理。

  城主府修繕完畢,歸屬于新任城主文鐸。

  河洛城護(hù)法寺成了臨時居所。

  禪院中有張石桌。

  牧云和龍華公主對坐飲茶。

  之所以沒喝酒,是不想被酒精麻醉,影響到意識的清醒。

  龍華公主認(rèn)為很有必要和牧云談話,以糾正他在修行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每個人生來不同,因此修煉沒有常法。羽化升仙的成功路徑,并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比如一個修仙宗門中有數(shù)千或數(shù)萬弟子,但最終只有極少數(shù)人能飛升仙界。

  更多的修仙者在修煉途中出了岔子,或被劫雷劈死,或為大義而獻(xiàn)身。凡此種種,除了先天命數(shù)支配,還在于后天對道的領(lǐng)悟。

  龍華公主和牧云一樣,嚴(yán)格意義來說既不屬于佛門,也不屬于道門。

  他們都是入世修行者,在茫茫人海中也算得知己。

  切入話題的點,圍繞的是情字。

  她雖明知答案,還是問了牧云是否有心儀之人。

  牧云信任龍華公主,將碧落崖墜落,遇見云瑤之事講述一遍。

  龍華公主向來認(rèn)為牧云是灑脫人,并不眷戀紅塵。如今有了不同看法。

  “你算過自己的命數(shù),可曾算過她的?”龍華公主的問題,一下子擊中了牧云的罩門。

  “我不想預(yù)知未來?!蹦猎平K究沒有敞開心扉。

  龍華公主的建議,又一次打開了牧云的心結(jié)。

  她說:總是沉溺于過往的人,注定走不了遠(yuǎn)路。

  他一直說要放下,可終究只停留在口頭,始終沒有真正去努力嘗試。

  龜甲出現(xiàn)在石桌上,數(shù)枚銅錢在甲殼上旋轉(zhuǎn),過一會停留在注定的位置。

  龍華公主精通易經(jīng)八卦,卻無法完全看懂卦象。

  這一刻她明白,牧云用的是更高端的算法。

  牧云看完龜甲卦象,心頓時涼了半截。

  云瑤是圣心菩薩十世修行的最后一世人間體,積累功德是她的使命。牧云不過是修行歷程中無關(guān)緊要的一筆,因他的執(zhí)著,才有十年似是而非的塵緣。

  龍華公主沒有開口問卦象的內(nèi)容,只因沒必要。

  她只需看一眼牧云的表情,便能猜出個八九分。

  牧云大部分時間是頂天立地的漢子,偶爾會展露出活潑開朗的一面。完全放下戒備時,才能發(fā)現(xiàn)他骨子里的率性和天真。

  成長經(jīng)歷中沒有經(jīng)歷過復(fù)雜人心洗禮,更為本真的思考方式,造就了他的獨特個性。

  牧云飲一口杯中茶,不甜也不苦,解了喉間干渴。

  龍華公主笑著說,牧云正心無所屬。若她此時出擊,或許能成就一段姻緣。

  牧云明白她是在開玩笑,卻也有幾分真實。

  龍華公主并不強(qiáng)求和牧云有夫妻之名,畢竟只要大夏國沒有傾覆,絕無第二個俗世女子敢愛上牧云。

  這是公主的霸道,也是她的自信。

  牧云其實心里也清楚,盡管坊間的只是傳聞,但他畢竟是名義上的帝師,而且廣為流傳的對象還是大夏國最有權(quán)勢的人之一。

  民間女子大多有進(jìn)入朱雀軍的理想,親手調(diào)教出四象軍統(tǒng)帥的龍華公主,在她們心目中有若神明。

  那些青樓里的女子,得知牧云是龍華公主的意中人,甚至連多看他一眼,都覺得冒犯了公主。

  民間女子更是不會對他有念想。

  甚至連坊間的傳聞,真正的始作俑者都是坐在牧云對面的女人。

  她以一種更為奇特的方式,向世間女子宣告了對牧云的主權(quán)。

  至于已成為菩薩的云瑤,早已四大皆空,心中只有蒼生禍福,并沒有牧云的位置。

  無人與其爭搶的男人,用成婚的形式限制他的自由,反倒不是龍華公主的行事風(fēng)格。

  而且她也很清楚,牧云不是可以駕馭的男人。

  他就像陣風(fēng),只有想停留的時候,才會圍繞在身邊。

  牧云的境遇是大夏男人夢寐而不可求的美事,只是他從未細(xì)想,也不覺得龍華公主對他有過于親密的舉動。

  龍華公主看待世事,比一般人更通透。

  她在大限將至的父皇被蕭胤軟禁之時按兵不動,選擇以退為進(jìn),保全了孝義之名。

  時機(jī)來臨時殺伐果斷,在最短時間扭轉(zhuǎn)局勢,促使蕭胤暴露殘暴不仁的真實面,加速了對方滅亡。

  看似無爭,其實手段比蕭胤要更高明。

  她利用天下民心和輿論,贏下了和蕭胤的奪嫡,最終把親弟弟蕭熙推上了人族巔峰。

  新月學(xué)社的書生們針對漢王之亂,曾發(fā)生過激烈爭辯和探討。

  最終得出的結(jié)論是蕭胤擁有的是政治鐵腕和結(jié)黨營私,而龍華公主最厲害的武器就是忠孝兩全和仁德寬厚。

  更別提天下兵馬皆是她的嫡系。

  與之抗衡,不僅要有政治鐵腕,還得在忠孝仁德等方面勝過她。

  蕭胤從舉兵造反,誅殺太子開始,就已經(jīng)注定和皇位無緣。

  龍華公主打過無數(shù)勝仗,平定漢王之亂,不過是其中的一筆。

  她更關(guān)心的是牧云。

  院中的垂柳枝葉繁茂,隨風(fēng)輕輕搖擺,訴說著提前到來的春意。

  “你一味往前沖,可曾想過心該如何安放?”龍華公主的問題,又一次切中了要害。

  和爽快人對話,可能會偶爾感到不舒服,卻是最有裨益的方式。

  “我即是我,無需寄托。”

  “話是這么說。只不過你頸項上的吊墜,已經(jīng)出賣了你?!?p>  “這是過去的故事?!?p>  龍華公主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她不是小女人,不會因意中人和旁的女人有過一段朦朧情事而惡語相向。更何況她很清楚,牧云的前途中留給情愛的分量極輕。

  更重要的一點是龍華公主有三妻四妾,性格中也有給予的一面。只有在極少數(shù)的情況下,渴求男人充當(dāng)后盾。

  漢王之亂的不安定階段,牧云成了她的寄托。

  正是在那個時期,龍華公主第一次生出女兒情愫。

  天時地利人和,誕生了這段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guān)系。

  “凰兒,你來河洛城,真正的目的是什么?”院中沒有旁人,牧云直呼公主名字。

  “虛假的托辭是想重建河洛城,真實想法是想來找你。暫時遠(yuǎn)離云宮、大將軍府和上京城,和你待在一起,享受與往日不同的寧靜?!?p>  龍華公主沒有明說,只不過連語氣中都飽含情意。

  “茶確實能安定心神?!蹦猎菩D(zhuǎn)手中的紫砂杯。

  其實他更希望和龍華公主飲酒,那樣心靈可以躁動,而不是像此刻一般慢慢接近。

  “茶只是飲品,真正能安定心神的還是自己。我始終關(guān)注著你,你的修行有個被忽略的巨大隱患?!?p>  牧云放下茶杯,看向龍華公主睿智而深邃的眼眸,詢問其為何說出此番言論。

  “你既沒有四大皆空的心思,在惦念蒼生的間隙,也該考慮一下自己?!?p>  牧云笑了。

  他沒龍華公主認(rèn)為的那么好,做這些事的理由,就跟尋常修仙者打坐練功相同,無非是求個得道長生。

  “既然打開話匣子,還請凰兒賜教。”

  龍華公主拒絕再談修行。

  講得越多,談話重點就越容易被忽略。

  她想跟牧云講的是讓他照顧好自己,以修行之道的名義傳達(dá),遠(yuǎn)比柔情的嘮叨更能深入人心。

  兩人的交談和相處都是點到即止,不越界,也不會太過疏離。

  他笑,她也笑。

  她開心,他也能發(fā)自內(nèi)心的開心。

  聊著聊著,就談到了彼此最近在忙碌的事。

  龍華公主在為自己減負(fù),尋找各種合適人選,將職責(zé)逐漸分散出去,減輕自己的俗世負(fù)擔(dān),以便于打坐修行。

  牧云時常因龍華公主的出色,而忽略她也是修仙者的事實。

  玲瓏世界沒有萬古的王朝,終有一天大夏國的統(tǒng)治也會告一段落。

  屆時有修為加持,她也能功成身退。

  牧云又一次領(lǐng)略到了龍華公主的大智慧。

  他需要幫助,就將近來發(fā)生的事講給她聽,讓她幫忙拿個主意。

  龍華公主看過關(guān)于五毒柱的情報,知道這五根柱子威力非同一般。常人莫說破壞三根,連第一根都難以破除,甚至還會搭上性命。

  “我的建議是,既然已經(jīng)走到了這一步,就算前路再難,也得咬牙闖過去,否則前三根石柱還會復(fù)生,屆時你的努力就白費(fèi)了?!?p>  龍華公主的話,總是帶著質(zhì)樸而實用的哲理。

  牧云很喜歡。

  他早已算定第四根毒柱的方位和虛弱區(qū)間,還有一個多月的空檔,并不急于離開河洛城。

  “你年紀(jì)輕輕就當(dāng)了將軍,可曾賞過花?”

  “陪妻妾的時候賞過花?!?p>  “郊游呢?”

  “陪妻妾去過?!?p>  龍華公主的生活之豐富,令牧云大開眼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