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友德也是有苦說不出,兩百兩銀子是順治明旨下達(dá)的,自然做不得假,但九品頂戴不等于九品官職。
二百兩銀子只是買了九品的政治待遇,實際上沒有任何實職。
但就這多少人搶都搶不贏,還要賄賂主辦此事的人,前前后后多花了將近五百兩銀子,才得到這個頂戴的。
這事細(xì)說下去,順治其實是被糊弄了,但這些話能對董亮講嗎?這是皇上寵臣,萬一對順治提起此事,掀起大案,那得多少人頭滾滾。
“二百銀子也不便宜了,大人可知一兩銀子能買多少升米嗎?”
董亮知道這里的米不是指大米,而是指栗米與高粱,是北方人的主糧,大米作為奢侈品,只有達(dá)官顯貴才能經(jīng)常食用,甚至小麥都是作為經(jīng)濟(jì)作物在種植(黃玉璽《清代直隸地區(qū)糧食波動及其應(yīng)對研究》)
“貴者如小麥,一石大概三兩,一兩有三十三升,賤者如高粱,一石大概一兩五錢,一兩有七十五升?!?p> 董亮此話著實把在場的大家給震住了,在大家的印象中這等滿清勛貴,又是皇上寵臣,又如此年輕必然眼高于頂,夸夸其談,不會對百姓生計如此了解。
黃友德也是想借這個問題,體現(xiàn)自己庶務(wù)精通,知道民間疾苦,不是夸夸其談之輩。沒想到失算了,還給了董亮極為露臉的機(jī)會。
“董大人對百姓生計如此了解,令人敬佩!沒錯,就拿栗米來說,一兩銀子能讓一個壯漢飽食兩月有余,二百兩銀子,再尋些果蔬雜食,可讓一家五口勉強渡過一年。”
董亮又問:“所以一家五口的口糧就能讓你從白身做官?”
這話雖然滿足大家對于滿清貴族不當(dāng)人命的印象,可也令在座的人都不好受,在場的人那個沒行賄過?
他們當(dāng)然知道兩百兩銀子算個屁,都不夠請人去清館瀟灑一回。但官方就那個價,他們自然不敢將潛規(guī)則拿到明面上來講。
董亮見眾人面有難色,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此刻酒勁上來,說話有些不利索,卻是說起了自己另外一件事,也算是為自己正名:“之前我拿一萬五千兩找蘇克薩哈求個五品官,被他起了歹意,想強我,搶我銀子。大家都是天涯淪落人,不必遮掩,你給我說說,你做這個官到底花了多少銀子?”
眾人尖起耳朵聽到董亮說什么蘇克薩哈起了歹意,以為知道什么內(nèi)情,紛紛恍然大悟。不怪他們,乃是這事是最近大街小巷茶余飯后最熱衷的話題,怎么不令他們好奇?不過當(dāng)事人就在這里,大家都不敢表露任何情緒,紛紛當(dāng)做沒聽見。
黃友德也面露難色,董亮如此問,他還不吐露實情,只怕會惡了他,于是小心說道:“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八千兩銀子?”
什么?
董亮聽聞黃友德花了八千兩銀子只做了九品官,比之前聽到的二百兩還要震撼!還要離譜!
這他娘的中間是花了多少冤枉錢啊。
“怎么會這么多?可是有人收錢不辦事?”
黃友德聽董亮這樣說,心中的委屈頓時涌現(xiàn)出來的。
他家乃是經(jīng)商人家,被各路神仙盤剝的苦不堪言,便升起打不過就加入他們的想法,于是一門心思專營,從高郵一路專營到了京師,雖然還是九品官,但至少從一個空白的頂戴有了確切的官職,還是京官,期間賠了多少小心,喝了多少小心,甚至小妾都送了兩房出去,終于換來了眼前的官帽。
董亮見黃友德淚眼滂沱,知道觸及到了他的傷心處?終于有些怒了,他最煩這些黑心中間商了。
“想必你們其他人也差不多吧!這些蟲豸敗壞我大清,致使你們這等賢能之士遺于野。你們的官,我估計大多是閑職,花了這么錢出去,又沒有進(jìn)項,想必過的艱難吧!”
董亮這話說到大家的心坎里去了,讓大伙只覺得要是大清都是董大人這樣的官,想必一定是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吧!
“回大人,卑職家里略有薄產(chǎn),又經(jīng)營了些生意,日子還能頂?shù)米?。?p> “卑職也是!”
“小人家里也差不多。”
董亮見七七八八,幾乎有一半的人家里都是經(jīng)商的,覺得有些新奇,細(xì)細(xì)一想又覺得理所當(dāng)然,只有經(jīng)商才能拿出這么多銀子,又沒有師座同年,一看就是韭菜、肥羊?qū)傩?,所以才會被人欺?fù)的這么慘。
了解到這種情況,董亮大喜。
這些人簡直是上天帶給自己的禮物,他要養(yǎng)私兵,自然要動私財才行,而要聚集大量財富,自然要經(jīng)商,而現(xiàn)在這么多經(jīng)商的人才就在眼前,又都有官身在,簡直是完美的白手套。
這些人在其他人眼里都是隨意榨取的對象,但在董亮眼里卻是未曾發(fā)掘的璞玉,于是便存心拉攏。
“你們的情況,我大體都知道了,粘桿處要新設(shè)立清樂司,還有大理寺也差了許多屬官。你們有興趣都可調(diào)入我麾下?!?p> 這話一出,大家頓時高興起來,大理寺他們知道,作為三法司之一,最近又有了復(fù)核權(quán)與單獨的審案權(quán),可謂是權(quán)柄極大的實權(quán)部門,與他們的清水衙門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別。
只是不知道這清樂司是什么衙門,待董亮將清樂司的職權(quán)說給他們聽后,反響卻并不強烈,因為這些人都不怎么缺錢,缺的是政治地位,與正廳客人完全相反。
董亮見大家對清樂司沒有興趣,想了想便知道緣由了,但大理寺不可能塞進(jìn)去這么多人,而且這人一多了,便讓董亮多了一些底氣,他也不想見破爛就收,尋思不如趁現(xiàn)在考考大家。
“邢名之事你們可了解?”
眾人見董亮是考教的語氣,知道這是一個機(jī)會,于是紛紛想努力表現(xiàn),以求被董亮青睞。
“只是不知大人要考教我們什么?”題目出的太寬泛,他們自然無從答起。
董亮也有些尷尬,因為他也不知道······
他倒是知道現(xiàn)在的一些法律,也看過兩本偵探小說,關(guān)鍵是這清朝的法律他不清楚?。看T古莽的記憶中也根本內(nèi)有大清律存在的銀子。
最關(guān)鍵的是他去大理寺當(dāng)差,不是為了伸張正義,而是為了冤枉人。自然也不會去專研大清律。
但氣氛都拱到這里來了,不說點啥,好像對不起大家。
“比如啊,我是比如,有一個官員,哦,是明朝的官員,我知道他作奸犯科,但沒有證據(jù),你們說這應(yīng)該怎么辦?”
大伙你看我,我看你,紛紛松了口氣,不就是栽贓嫁禍嗎?這事簡單!
于是一個真敢問,一個真敢答,就在這小小偏廳里,決定了一個帝國大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