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王舜之到鵝城已經(jīng)將近一個半月了。
這段時間王舜之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寫作,把自己的理念和想要達成的目標整理出來。
王舜之雖然也學過政治,但之前生活在和平年代,也沒從政的打算,所以對一些理念性的東西并沒有什么深入的理解。
但是現(xiàn)在他不得不去深入思考那些之前沒想過的問題。
比如為什么這些農(nóng)民的生活會這么苦?
什么是封建主義,什么是帝國主義?
未來又要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又如何去實現(xiàn)?等等.....
很多問題王舜之從前都覺得自己知道答案,但現(xiàn)在再設(shè)身處地的去想他又覺得這些答案有些模棱兩可。
這些問題太多也太深奧了,哪怕他有著前世的經(jīng)驗也無法一時間把所有問題都想明白了。
所以他還會繼續(xù)抽空到各個鄉(xiāng)村考察,和農(nóng)民面對面交流,結(jié)合實際彌補自己理論上不足的地方。
到了晚上王舜之就去給士兵們上課,教這些士兵們讀書認字。
一開始,這些士兵的積極性都不是很高。
在他們看來,自己只是來當兵的,哪怕將來不當兵了也是回家種地,認字又有什么用?
還是余豪說要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不合格的全班訓練量加倍,這才讓王舜之初期的工作不至于那么難展開。
王舜之的目的自然不是僅僅讓這些士兵學認字,所以后來逐漸開始在每天課程快結(jié)束的時候加入一些小故事。
什么白毛女、半夜雞叫之類的,有些是前世的,而有些則是這些天在鄉(xiāng)村考察時聽到、看到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事。
甚至有次他講到某村里的地主強搶民女不成直接將人打死的事情,下邊的一個士兵突然哭起來,一問得知,那個被打死的女孩正是他親妹妹。
每次講完故事之后,王舜之就會把兔子那套訴苦會的流程搬出來,讓眾人講自己經(jīng)歷的苦難。
開始大家還有些放不開,但是漸漸的有幾個壓抑的久了的人先開口講述了自己被壓迫、被剝削的經(jīng)歷,沒想到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鳴。
所有人這才都漸漸放開了,主動講起了自己悲慘經(jīng)歷或者苦難的生活,講完就開始抱頭痛哭。
一段時間后,王舜之見鋪墊的差不多了,某天在課程結(jié)束后提出了一個問題,并讓他們回去好好想想答案,明天的課堂上告訴他自己的答案。
“為什么他們的生活會這么苦?”
這一晚很多士兵的都失眠了。
第二天再上課時,王舜之問他們答案。
他們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有人說是地主太壞,有人說沒有遇到好朝廷,有人說自己運氣不好,甚至有人說是上輩子作了孽,這輩子來還債。
王舜之告訴他們,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不是正確答案。
他們之所以這么苦是因為他們生活在封建社會,一個吃人的封建社會。
因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只是為某些人服務(wù)的工具,他們要通過剝削和壓迫來滿足自己奢靡的生活。
他給這些士兵講皇帝、貴族、軍閥的生活是什么樣的,以及他們?yōu)榱吮3诌@種奢靡的生活是如何剝削和壓迫百姓的。
這些士兵第一次聽說這些理念,這對他們的世界觀是顛覆的,以前他們認為那些王公貴族天生就是高貴的、富有的。
王舜之卻說這些王公貴族之所以高貴、富有都是依靠剝削他們,而事實上誰也不比誰高貴。
然后王舜之給他們描述了一個夢,他在夢里見到了一個國家。
那里國家不再是為少數(shù)人服務(wù),而是為所有人民、所有百姓服務(wù)。
那里不需要依靠壓迫和剝削就能讓所有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那里的孩子吃飽穿暖,每天可以無憂無慮的上學。
那里的老人也得到了很好的贍養(yǎng),看病也不用花錢,忙碌了一輩子,終于可以停下來享受生活,頤養(yǎng)天年。
每個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過上理想、幸福的生活。
王舜之說他的理想就是建立一個這樣的國家。
那些貧苦農(nóng)民出身的士兵震驚了,久久說不出話來,他們沒辦法想象如果真的存在這樣一個國家會是什么樣子。
過了許久,有人問:“這樣的國家真的能實現(xiàn)嗎?”
面對這個問題時王舜之沉默了很久,然后堅定的說:“能!”
雖然在來之前他所說的夢想還沒有完全實現(xiàn),但是始終在向著目標堅定的前進,并邁出了一大步。
又有人問:“如何才能實現(xiàn)呢?”
聲音有些耳熟,王舜之轉(zhuǎn)頭看去,卻沒想到卻是一直在旁聽的余豪問的。
余豪的文化和見識水平都要比這些剛開始學習的士兵高,所以想的也會更深遠一些。
“革命!”王舜之緩緩說出兩個字。
王舜之給他們講,歷史上曾經(jīng)有無數(shù)的人因為受不了剝削和壓迫站出來反抗。
但是由于沒有認清壓迫剝削的本質(zhì),哪怕暫時推翻了那些壓迫剝削他們的人,結(jié)果往往會簇擁著另一批人成為新的壓迫者和剝削者。
而革命則是打破這種舊模式,改天換地。
當天王舜之洋洋灑灑說了很多,,本來晚上九點結(jié)束的課程硬生生講到晚上十一點。
有些人聽懂了,例如余豪和一些頭腦靈活、學習認真的人。
有些人聽懂了一部分,這樣的在一百多號人里占大多數(shù)。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沒聽懂多少,而無論他們聽懂多少,他們都記住了一點。
“當兵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所有人民過上好日子?!?p> 所以在接下來的日子,不管是訓練還是上課,這些士兵的熱情和積極性都比以前高了很多。
都說“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可亂世也不全是壞處。
就像現(xiàn)在王舜之提出這番‘驚世駭俗’的理念,這些士兵頂多是理解不了,而不會有人慌忙跑到官府去大喊有人妖言惑眾,想要造反之類的話。
幾十年的戰(zhàn)亂,各地的統(tǒng)治者一換再換,大乾朝廷失去地方控制,也失去了統(tǒng)治的正統(tǒng)性。
在百姓們看來,誰統(tǒng)治他們已經(jīng)沒有多少區(qū)別,反正都是一樣的苦難,一樣的吃不飽飯。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現(xiàn)在縣長就是他自己,就算去告狀,頂多得到一句“堂下何人狀告本官?”
不過,現(xiàn)在他們的實力還太弱小,王舜之不想惹人注目,所以特意交待所有人,課堂上說的理念目前只允許內(nèi)部討論,不允許外傳,違者軍法處置。
但是尷尬的事情發(fā)生了,王舜之的部隊建立還沒有兩個月,哪有什么軍法。
王舜之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軍隊也必須有軍隊的軍法軍紀。
大乾的軍法還是幾十年前的,很多地方都已經(jīng)過時不適用了。
無奈王舜之趕緊又和余豪一起先制定了個簡易的軍規(guī)出來。
王舜之以前沒當過兵,自然不知道軍規(guī)都有什么,可是他聽過歌,按照記憶中的歌詞稍微擴充一下就形成了一個簡單軍規(guī)條例。
現(xiàn)在士兵少,事情也少,所以有一個簡單的軍規(guī)條例暫時就夠,以后可以慢慢完善,等到軍隊多了,軍規(guī)條例就可以擴充為正式軍法了。
王舜之也順勢把這首《軍規(guī)歌》教給了這些士兵,幫助這些士兵快速理解和記憶這些軍規(guī)。
現(xiàn)在時機剛剛好,王舜之已經(jīng)完成了對部隊的初級革命教育,所以也不用再特意去向他們解釋什么是“革命”了。
而這些士兵學習《軍規(guī)歌》的內(nèi)容,也對王舜之所講的那些理念多了更多理解。
就這樣,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余豪的軍事教育和王舜之的政治教育同步進行。
整支部隊也在以極快的速度成長,這種成長也不是單方面的。
王舜之不會在士兵的吃上邊節(jié)省,每個人都能吃飽就不說了,雖談不上頓頓有肉,但是隔三差五的也能吃上一頓。
再加上余豪嚴格的訓練,所以這些士兵肉眼可見的壯實起來。
比起身體上的變化,精神上的變化則更為顯著。
他們不再渾渾噩噩,王舜之能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光,一種名為希望的光。
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變化,讓整個隊伍煥然一新。
一支擁有革命理念的隊伍初步形成了,星星之火已經(jīng)在隊伍中燃起來了。
哪怕將來會有各種困難,會有各種力量想要撲滅這星火,但最終都會無濟于事,世界大潮浩浩湯湯,他們是擋不住這燎原之火的。
這火焰勢必會越燃越旺,終有一天,會燃遍整個大乾,甚至席卷世界。
......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門前老橡樹
不知道怎么回事復制過來吞了好多字,重新發(fā)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