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的晚上,班主任來班上又開始召開班委會,主題是養(yǎng)成好習慣。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就像跑馬拉松一樣,光起跑當然遠遠不夠,中間的堅持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真正養(yǎng)成習慣,更加需要的是持之以恒。
在這你班主任專門給我們這十名班委分享了一個養(yǎng)成習慣的好方法,那就是神奇的“21天”定律
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只需要三周,也就是21天的時間。而在養(yǎng)成這個好習慣的21天當中,又分為三個階段。
首先第一天到第七天,這是人們充滿斗志的時期。人們都認為自己能夠堅持下去,能夠保持這個好習慣。
然后就是第八天到第十四天,這是斗志開始模糊的時期。在這個階段,人們開始覺得累,覺得難,如果有放棄的機會,許多人都會選擇放棄。
最后就是第十五天到第二十一天,如果度過了第二個階段,就進入習慣鞏固時期。到了這個階段,人們已經開始漸漸嘗到了好習慣的甜頭,也就很容易堅持下去了。
我對這個21天定律相當有體會。我當常務班委宣傳委員時,老師就送給我一份“禮物”一一從那天起,要求我每天寫班會記錄!,用文字記錄下當天老師所講的事情和同學們值得反思的事。這也就是相當于每天讓我記錄班上的點點滴滴。
一開始因為覺得新鮮有趣,我覺得這個點子不錯,幾天堅持下來,我還覺得挺有成就感。
而到差不多第十天的時候,我都不想寫了,心想誰愛寫誰寫去嘛,我反正不寫了。另外,我覺得每天的班會不就屁一大點兒事兒嘛,沒啥好寫的。最重要的事,那幾天晚上很忙,還要給差生講電工機械基礎課。俗稱炒現飯。根本懶得花時間寫班會記錄了。
那天晚上,班主任發(fā)現我沒有按時發(fā)班會記錄給他,于是來找我,正好我剛和別人講完課,我拿起手機開始玩,結果不用說了,我除了挨一頓批,還被要求立即寫班會記錄,我只好放下手機,寫完了班會記錄,發(fā)給了班主任。
接下來的幾天,因為害怕班主任的批評,我又開始乖乖的,每天寫班會記錄。等堅持了三個星期左右,我漸漸已經習慣了,如果哪天不起,還會覺得似乎缺了點什么。
不過值得提醒的是,并不是說過了這21天,就真的萬事大吉了。生活中還可能有很多誘惑,有很多突發(fā)事件,會讓你有放棄這個習慣的可能,所以得時時提醒自己。
我能這樣做,其實是有齊白石為榜樣,因為我看到報道說,他到了80歲,仍然堅持著天天畫一幅畫的好習慣,就算生病了幾天沒能作畫,他也會在病好后,把那幾天的話給補回來。
俗話說的好:“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别B(yǎng)成一個好習慣也是如此,或許一兩天的努力,達不成什么效果,但在長久堅持下去,就會養(yǎng)成讓我們受益終身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