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一輛華麗而又莊貴的馬車緩緩駛進楚都陳邑,那黑色的秦旗在陽光透徹下顯得格外燦爛,象征著秦國已穩(wěn)坐天下霸主之位,你楚國也不過爾爾,坐在馬車上是一位神秘的人士,而他就是提出遠交近攻策略的秦相范雎。
陳邑鳳宮,稟告大王,秦相范睢求見。宦官輕聲的對楚王說道。
哦?秦相范雎,他這個時候來此作甚?楚王對令尹春申君說道。
秦相這個時候來必然是拉攏我王的,所謂拉攏必有好處,且看他帶來的這個好處是甚?春申君在一旁打趣道。
好!宣秦相上殿。楚王興沖沖的拍著桌子。
秦相范雎,一瘸一拐的走進來了。
外臣范雎拜見楚王,令尹大人。
秦相不必多禮。謝楚王恩典。
眼下,秦趙對峙函谷關(guān),雖我楚國無憂,可坐山觀虎斗,但若是一無所獲,倒也可惜。秦使范雎你有何高見否?楚王悠閑的說道。
春申君在旁為難范雎道,秦相,趙楚已訂立盟約,往函谷關(guān)輸送的糧草已在路上,我八萬楚軍即將出征,貴國函谷關(guān)看來要不攻自破了?
范雎給了春申君鄙視的一個眼神,壓根不搭理他。對楚王畢恭畢敬的說道,楚王外相此番前來,是想和楚王重新訂立盟約。
楚王,令尹大人請看地圖,范雎在地圖用手指繞著指了個圈。說道此處遍是魯國。外臣以為這魯國應(yīng)歸屬于楚王。
魯國在我秦國之下唾手可得,我王本欲從陶郡出擊攻打魯國,擴張我陶郡之版圖,只因那該死的趙人在函谷關(guān)叫囂。
所以我王派外臣前來,想對楚王說,楚王何不趁現(xiàn)在,列國都矚目函谷關(guān)之時,攻下魯國呢?
秦相此次不遠萬里前來,難道就是要與本王說這些嗎?
正是,我王派臣前來,就是向楚王轉(zhuǎn)陳這幾句話。
春申君在一旁不耐煩道,秦相呀相比魯國,我王更想要回郢都可否?
秦相突然苦思冥想道,不一會兒,哈哈大笑道,笑聲傳遍鳳宮南北。
說道,是啊,陶郡離陳邑真的是太近了,咫尺之遙,這樣吧,不如外臣回去稟明我王,請武安君回來,助春申君一臂之力。
武安君不去函谷關(guān)嗎?春申君疑惑問道。
武安君坐鎮(zhèn)咸陽,伺機而動。楚王,貴國可以再謀合縱,攻我秦地。不過,外臣現(xiàn)在就可以下個定論,貴國攻秦必敗無疑。因為魏韓兩國懼怕我秦國,豈敢再加入合縱!所謂合縱也不過是貴國單打獨斗,又豈能是我秦軍之對手?哈哈哈,恰好相反,貴國若是攻打魯國,則是輕而易舉,以后或北,或向東,蠶食齊國之地,豈不暢快?外臣這些話,雖然有些刺耳,不過也是真心為楚王所打算,請楚王,春申君明察!切莫錯過這大好時機!
楚王深思熟慮道,多謝秦王秦相之美意,今夜還請秦相來本王宮中,共享盛宴,共商天下大事!
范雎俯身說道,多謝楚王!
哎呀!嚇我一跳,原來是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