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永樂大佛
這場比賽的反轉(zhuǎn),無不讓在場的人大吃一驚,就連沈洛也不得不佩服王金九的魄力。
花了如此的大價錢得來的東西,卻能舍得交給文物總局。
因為根據(jù)文物總局的規(guī)定,一旦古玩定了級就要受到很多的限制,尤其是被定位一級的文玩。
那可只比國寶級文物低一點而已,只要申請了定級,就會受到官方力量的保護,但同時也會受到監(jiān)督,名義上的歸屬不在屬于個人資產(chǎn)。
這種一級甲類文物歸屬權(quán)雖然是你的,但再也不可能輕意的轉(zhuǎn)手,更不可能流出國門,否則將會受到官方的制止。
王金九的魄力,無異于讓他感到震驚,這拍賣價格三百萬元,那可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可是要比一些瓷器的估計值含金量高多了,別看斗寶估價動不動幾十萬。
但對于還沒徹底開放的華夏市場,也只是行里人心中價格,只有行家才去認可這個價位,但那只是沒有真正成交價格的估值罷了。
有些東西的估價很高,但是在市場上的反響,也并不一定會高,但有些市場上反響很好的東西,可價格卻估的很低。
就比如文物商店,瓷器的銷量價格遠高于書法字畫,而且乾隆時期的瓷器受最追捧。
五大名窯,名氣雖然冠絕古今,但真正喜歡這些款式的人還真不多,大多都是些收藏家和古董商,他們的意義無異于一個是喜歡,一個是為了升值。
但不一樣的是,唐夾纻佛頭也只是暫估價,專家都沒有把握,判定兩者之間的差距。
最后還是副局長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明代哥窯貫耳瓶和唐夾纻乾漆佛頭像都是屬于華夏文明的瑰寶,其真正價值已經(jīng)不僅在于金錢上,既然兩方都屬于甲類一級,所以兩個價值相等?!?p> 這話一說完,場內(nèi)的人也都全明白了,那也就是說明,這局的比賽又是一場和局,不由的讓大家有些失落。
難得看到兩件稀世珍寶的比拼,卻是和局的結(jié)果,雖然對珠城協(xié)會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但大家還是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想知道到底誰的價值更高。
裁判員聽副局長發(fā)話了,也就直接宣布了和局的結(jié)果,大家對于這個結(jié)果也只能欣然接受。
現(xiàn)在情形已經(jīng)顯得的非常微妙,雙方各勝一局,但又和了兩局,五件古董,各家都已經(jīng)用去了三件,還剩下最后兩件。
青花瓷苑和天寧齋見打和之后,莊孝榮幾人反而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因為在他們看來,珠城已經(jīng)彈盡糧絕了。
而此時的珠城協(xié)會正如他們所想的那樣,除了青百合花瓶,的確沒有拿得出手的物件了。
沈洛的手中雖然還有一件弘治的祭藍釉瓷器,但放在現(xiàn)在已經(jīng)于事無補了,最后兩局的激烈程度,很可能更高于甲類一級。
珠城古玩界這邊,李成林哀愁的對著沈洛嘀咕道:“小洛,青百合花瓶還是別出手了吧,今天的敗局已定了”
就連董光北也失去了斗志一般,想要開口說,卻又咽了下去。
再他看來,哪怕有一絲希望,還是不會放棄的。
沈洛則微微笑道,“大家都已經(jīng)傾盡全力,徽州作為我的家鄉(xiāng),今天無論如何我都會貢獻我最后一份力量?!?p> 說完也不在停留,直接從董美麗的那接過青百合花瓶。
這一句又是競猜局,只不過場面已經(jīng)明顯了,青花瓷苑的人見沈洛拿出的木盒就已經(jīng)猜到了是什么。
莊孝榮見狀后,臉上反而露出了激動的笑容,連聲對丁小京道。
“丁叔,好戲正式上場,把天寧齋最后的底牌打出來吧,剩下的全都交給我們榮慶齋。”
丁小京聽完這句話,神采飛揚的看了對面一眼,從金陵回來之后,憋屈了不知道多長時間,今天總算是能讓天寧齋大顯身手。
金陵一戰(zhàn)雖說實力懸殊,但天寧齋并非沒有一戰(zhàn)之力,只是需要為了大局著想,配合著榮慶齋的每一步調(diào)度。
這也就讓天寧齋的人感到非常的憋屈,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關(guān)鍵時刻,榮慶齋既然放話了,也就沒有顧慮了。
說著就親自起身,帶著四人走出門外。
牛光見丁小京走后,跑到莊孝榮的耳邊嘀咕道。
“孝榮,丁叔這是不是去搬那個箱子去了?!?p> 莊孝榮笑著道:“嗯,那玩意實在太重了,必須要好幾個人搬才行。”
牛光一行人來的路上,就見到天寧齋的人興師動眾,之前他看到治安人員護送東西,以為是護送夾纻佛頭像的,現(xiàn)在護送可能是這局的物件。
過了沒一會兒,沈洛已經(jīng)先一步到達了八仙桌前,隨之而來的就是丁小京。
但見四人費力的抬著一件松木板合成的箱子,里面用著棉布稻草捆綁著,看不清是什么東西。
只是覺得這東西很大,并且很重,因為四個成年抬著都有些吃力,東西太大所以就沒有放在桌上,而是放在了人群中央。
裁判員見兩方都準備好后,就開始競猜,天寧齋很快就把箱子給拆開,拿出填充物之后,就見七十公分的鎏金銅佛坐像盤坐在人群中央。
周圍的人,無不被這種鎏金銅像散發(fā)的寶光所吸引,表現(xiàn)最為激動的就是壽春古玩界的人。
一直跟隨古會長的方正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問。
“老會長,這尊難道就是傳說的那件鎏金銅佛?”
古會長此時,也喜笑顏開的看著鎏金佛像,點了點頭后,又左右打量著,仿佛全然忘掉了比賽。
他們壽春的人,大多也是銅器方面的專家,對于這種接近七十多公分的鎏金銅像都表現(xiàn)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
沈洛雖然站在八仙桌前,但離鎏金佛像的距離并不遠,看到佛像的樣子之后,心中不禁也是感慨萬千。
這件鎏金佛像果然還在華夏的國土上。
對于眼前的這尊鎏金佛像他再也熟悉不過了。
天寧齋拿出的正是明代鎏金銅像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僅存的體型最大,保存最好的鎏金佛像。
明永樂款銅造像,一般素以衣飾華麗精美、裝飾豐富繁縟稱著于世,尤其是寶冠、纓珞、項飾、耳珰的精細雕刻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這件釋迦牟尼佛造像簡潔生動,質(zhì)感極強,鎏金工藝之美,神情表達之準確,洵為有明一代佛教造像的上乘之作。
銅器的鑄造歷史比較早,就如最記載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造丹爐,但因為后期金、銀、瓷器的崛起,就很少有人在拿銅來制作器皿。
但在明永樂時期,因為漢藏政策,而興起了一陣佛學(xué)熱,這些精品的鎏金銅像就應(yīng)運而生。
而鎏金銅像向來制作工藝復(fù)雜,大多都是小件坐像,甚至只是在巴掌大小左右,但天寧齋的這尊釋迦牟尼像擁有七十公分之高,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鎏金銅器大件。
對于這件物件的出現(xiàn),已經(jīng)超出了沈洛的預(yù)估想法了,最重要的是,這次依舊是天寧齋出的手,榮慶齋依然按兵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