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白菜餃子
陽川初定,楚慕北親自帶人趕到大竹村,滿目斷壁殘垣。
他詢問了附近的百姓,有人見過官兵燒村燒山,但村里百姓的去向,無人知曉。
楚慕北遍查官兵,得知在山上看到過村里的百姓。
立刻帶人上山尋找,漫山大火之后焦糊的景象。
經(jīng)過十來日的搜查,只找到幾十具燒焦的尸體,尸體被燒的面目全非,分辨不出身份。
楚慕北心中失落,愧疚的離開陽川。
深秋,落木蕭蕭。
姜落他們走到一處小村莊,村里只有十幾戶人家,村前有片湖,湖水干涸,沿岸的樹木枯黃腐朽。
村里的人平常喝水都要走到二十里外的一口河里挑水。
姜落不解,與其每日這樣勞累,何不直接搬去河邊居住。
村里的老者告訴她,故園難舍。
而且河邊連個遮風(fēng)擋雨的地方都沒有,實在無法安身。
“妹妹~咱們是住在村里還是去那邊呀?”姜然望著灰撲撲的村落,死氣沉沉,沒有一點兒生氣。
那些土墻和煙囪上面布滿了歲月的痕跡,斑駁潦倒。
姜落牽著哥哥的手,身體的大半力量都倚在他的胳膊上。姜承權(quán)衡了一下利弊,覺得還是留在村里比較好,至于挑水,他和伯寧有一把子力氣。
“咱們留下。”姜落和他異口同聲的道。
在路上折騰了一個月的時間,姜伯寧身上的傷非但沒好,反而更嚴(yán)重了些。
村里那個張老伯見他們一家穿著破舊的單衣,跑到村里張羅著弄了兩床破被褥。
被褥上污跡斑斑,棉花都硬成了塊兒。
不過總算是有了遮寒之物。
陳嫻月將被褥拆開,簡單的縫制成了短襖,樣子看起來很是滑稽,穿在身上倒是暖和了不少。
村里的沒有空閑的宅院,姜落他們只能想辦法自己蓋房子。
一路走來,見過無數(shù)百姓流離失所,許多人都是背井離鄉(xiāng)想要尋找一條活路,可惜天災(zāi)人禍之下,走向的都是死路一條。
姜落起初很震撼,她前二十多年生活在一個盛世之下,哪里見過如此慘烈的場面,慢慢的,每天見到無數(shù)人在她眼前倒下死去,她的心開始變得麻木。
好不容易到了邊城,這一次總算可以安定下來了吧。
蓋房子需要木料和石塊,這些他們都弄不到,姜落建議用淤泥混合茅草做成形狀一致的泥磚,晾干之后用來壘墻。
等圍墻建起來之后,屋頂用茅草覆蓋,可以遮風(fēng)擋雨。
至于院墻,就不必建成土墻了,因為費時費力。他們可以砍些木料做成籬笆小院。
想法簡單,做起來卻格外費時費力。幸好有村里百姓的幫助,他們才勉強(qiáng)在入冬來臨之前蓋好了主屋,屋內(nèi)分成三個部分,東屋住著陳嫻月和姜然姜落,西屋則是留姜承和姜伯寧居住,中間的部分權(quán)當(dāng)作是前廳。
在他們蓋房子之前,姜落建議翻一塊地出來用來種蘿卜和小白菜,姜承和姜伯寧白天修整房屋,晚上不辭辛苦的去挑水澆灌。
功夫不負(fù)有心,房子落成時,這些小白菜已經(jīng)長得翠綠一片。
陳嫻月為了感謝村里百姓的幫助,送給他們一家一筐的小白菜,和一些白菜的種子。并告訴他們這菜種植簡單,二十天左右就可以收獲,村民大喜。
入冬。
姜落站在屋內(nèi)的窗前,看著漫天的大雪,心情甚好。
今冬有雪,來年開春這旱情應(yīng)該就會緩解。只是眼下這個寒冬的冬天,不知道有多少百姓熬不到明年開春。
村里的百姓都縮在家里不敢出門。
姜落在建房子的時候就提出用土磚砌成床的模樣,也就是炕。他們沒有御寒的被褥,只有草席,有了炕至少冬天不會凍死。
下了一夜的大雪,天地間只有白茫茫一片。
姜落跟著陳嫻月出門,院子里的蘿卜被白雪覆蓋,扒開積雪,拔出蘿卜,白白胖胖的手臂長的白蘿卜映入眼簾。
姜落激動的險些落淚,真好!
他們以后再也不會餓著肚子了。
午后的空地他們還種了一些冬小麥,長勢甚是喜人。
晚飯時,姜落拿出一些小麥,讓陳嫻月磨成面粉狀。
他們一家人圍在屋里,準(zhǔn)備包餃子。
蘿卜白菜洗凈切碎,放少些的食鹽和香料。
用水和面,在分成大小均勻的小塊,搟成圓形的面片。
姜然瞪大眼睛看著姜落熟練的動作,“妹妹,這叫什么???”
“餃子?!?p> “哇!”她盯著面粉咽著口水,真的太饞了。
“可是我也在京城待了許久,為什么不知道還有這種食物?”
她這話一問出口,姜承也看著她,心里格外好奇。
陳嫻月早已經(jīng)見怪不怪,因為這種食物的吃法,她在姜落給她的食譜上看到過。
那本書上的字她雖然還認(rèn)不全,不過大致意思能猜出來。
陳嫻月很聰明,對于廚藝擁有不可比擬的天賦,再復(fù)雜的菜譜,只需要告訴她一遍,她就可以做出來。
姜落的視線落在她粗糙的手指上,還是她眼角的細(xì)紋,若是她生活在華夏,才二十九歲的年紀(jì),應(yīng)該會有另一番天地,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般辛苦拉扯三個孩子。
餃子包好之后,姜伯寧一直燒好了一鍋滾燙的水。
餃子分兩次下鍋,水開之后又加入冷水再次煮開。白澄澄的渾圓的餃子在鍋里翻滾,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
一人一大碗餃子,姜落嘗了一個,味道不錯,勝在食材新鮮,可以吃出蘿卜的甘甜和小白菜的清香。她想要是餃子餡里加入一點食用油或者香油,一定更加美味。
一家人圍坐在桌前,屋里亮著燈,熱氣騰騰的餃子……
陳嫻月幾度眼淚欲滴,總算熬過去了,她這幾個孩子都活著,她沒有對不住二老爺和夫人。
他們憧憬著等來年開春,在主屋左右再建兩間茅屋,然后圍上籬笆小院。
日后他們就要安心生活在這里,再也不受顛沛流離之苦了。
這一年冬天,安州邊上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落,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氣。
他們沒有外出逃荒,卻依靠種菜撐過了漫漫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