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何處?”姜應甲氣息漸弱。
“已到東陽鄉(xiāng)(今曹宅鎮(zhèn))?!崩钕蓚H答道。
“再往北!”
“諾!”李仙侶心疼地撫摸絕影馬,右手猶豫地抽了馬臀一鞭子。
又過四里,現(xiàn)寺院,曰大佛寺。適才朱梅溪叮囑李仙侶至此。
“正是此地,我常在寺中靜修,可在此養(yǎng)傷。帶我進去?!苯獞自缫研断聡烂C表情,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李仙侶見寺廟位于山坡之上,便下馬牽韁而行,過山門。僧侶見姜應甲至此,開門迎客,將其攙扶往客房。
“姜大人安心在此靜養(yǎng),我欲趕回金華城!”李仙侶作揖便要告辭。
“夜之漸暗,謫凡可在此留宿。絕影馬也可休息一宿。”姜應甲建議道。
李仙侶觀身邊絕影馬,已倒在巨石上休息,便應之,隨僧人入寺休憩。
金華大佛寺,位于金華市曹宅之北四里處,屬金華山東麓,距金華城約三十六里,俗稱“石佛寺”,舊名“赤松巖寺”。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僧道瓊止于山南,聞金石梵唄之音,緣巖而上,見大石佛一軀,高六丈,趺坐儼然,因是建寺。宋改今名大佛寺。寺內供奉鐵羅漢五百一十八尊,系宋元豐年間冶鐵鑄造。造像數(shù)之龐大,歷朝亦為少見。
《金華縣志》述之:“丹崖翠壁數(shù)千尺,絕頂僧房三四間。老樹依巖巖依屋,白云飛去又飛還?!?p> 李仙侶在客房入住,養(yǎng)精蓄銳,以待明日再戰(zhàn)。他望環(huán)寺巖高林密、白云繚繞、丹霞石崖、曲徑通幽、莊嚴神圣,對美景嘆為觀止。
他正觀賞之,卻見遠處景象很是眼熟,是一鹿一女,鹿姿雄健,女子娉娉裊裊、有羞花閉月之色,傾國之美貌。
“引鹿女子!曹……鶯璐……”李仙侶時隔多年,仍舊清楚記得伊人姓名。
曹氏回望此處,見李仙侶,更是喜出望外。不曾想,戰(zhàn)亂之下,兩人仍能相遇。
伊人向李仙侶訴說家中遭遇。山下曹受戰(zhàn)亂所害,為拜金教賊人所擾。
賊人常在金華山下搜刮民脂民膏,強迫地主高價購買西洋貨,盡是些西裝、禮服、高帽、洋裝……根本就未有大明朝老百姓能用的東西;強迫農民購買烏煙,農民吸食之有癮、家徒四壁;明人若不購洋貨,便以天主之名,謂之災星,令村民縛而焚之。有全村皆反抗者,賊人驅逐其出屋聚之,洗劫屋中財物一空后,放火焚盡;村民皆充為苦力,貨船運往大洋彼岸,終生不得復回華夏。曹氏為避賊人,現(xiàn)已舉家暫住東陽鄉(xiāng)(今曹宅鎮(zhèn))。
“我在金華山鹿田山谷馴鹿時,常見仙侶哥哥在鹿田寺聽書,聽得可認真了,還會舉一反三。有時興起,還會上臺說上幾段,奴家都不舍得打擾?!辈苁匣貞浧鹪诮鹑A山上,兩人時常邂逅的時光。
李仙侶被說得滿臉通紅,有如少女般青澀,將曹氏引鹿奉為仙女下凡的傳說。
伊人亦不回避,左手引鹿,右手直接牽起李仙侶的手。
“仙侶哥哥,我?guī)闳ヒ粋€好玩的地方!”曹氏生性浪漫。
李仙侶緊隨曹氏,偷偷欣賞伊人倩影,其身姿宛如三月柳枝婉轉,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兩人一鹿,奔至寺外鴛鴦林。
“相傳某年三月初三的祈福法會上,有兩個素不相識的善男信女,來到大佛寺燒香拜佛。倆人相遇,一見鐘情,定下終身,結為夫妻?;楹?,倆人每年三月初三,便在兩邊山坡上種植兩棵并排的樹。如今,孤山已成樹林?!辈苁显V說此故事,心中虔誠。
李仙侶借月光仔細觀察,此處樹木對生、連理共根,正如曹氏所述。這些對生樹木中,一株長得大一點,一株長得小一點,既有同一樹種,又有樹緣很遠的樹種。有松樹、香樟、冬青、白礫、苦儲等二十余種樹?;钕駥釕僦械陌V情男女,又如對對恩愛夫妻,廝守在天洪地荒般的永恒之中。東西兩片鴛鴦林相隔不到十二丈,亦是連理成雙,相映成趣。
“小女已年十七,倘若能在此遇到終身相守之人,該是人間最快活之事?!辈苁峡聪蛱焐厦髟?。
月光柔如銀幕,灑在曹氏的側臉上,近看像一幅畫。畫中是一位登月的仙女,背靠雄姿仙鹿,訴說人間兒女情長。李仙侶已然陶醉在這美色和美景,卻不知該如何向曹氏言說。
家中已有山妻徐氏,與李仙侶相敬如賓、琴瑟調和,相約白頭到老。李仙侶亦忌憚納妾之事,自覺男女當對等,一夫一妻甚好。
兩人就這般靜靜地坐在月下,不知不覺已過了一個時辰。
“噫,方才有一道晴天霹靂,正中寺中大佛。我?guī)闳タ纯??!辈苁蠈⑦@一幅畫收了尾,領李仙侶入佛院,留雄鹿在林中吃草。
佛院中供奉者為釋迦牟尼佛。佛陀跌坐石窟,身橫丈八,首接崖端,目光如炬,巍巍俯視一切眾生。其相貌安詳,慈悲可親,前額寬廣,眉眼細長,方頤薄唇,兩耳垂肩。佛像中胸袒露部分,細膩精美,瓔珞裝飾栩栩如生。在塑像比例上,故意夸大了頭部,佛眼幾乎與佛掌寬度相當,但觀看時卻毫無比例失調之感,甚為莊嚴,宛若親睹佛陀真容。佛陀左脅侍騎獅大智文殊菩薩,寓意一切法界智慧;右脅侍跨象大行普賢菩薩,寓意一切法界行力;一佛二菩薩,慈眼視眾生,殊勝莊嚴。
佛后崖上有一巨石,相傳為唐代詩仙李白觀金華山之處。
金華牧羊兒,乃是紫煙客。
我愿從之游,未去發(fā)已白。
不知繁華子,擾擾何所迫?
昆山采瓊蕊,可以煉精魄。
——唐·李白《古風五十九首(其十七)》
李仙侶吟誦先人詩句,登巖觀之。巨石寬四尺、高八尺,通身烏黑,有似火烤,因方才中落雷之故。李仙侶用手撫之,巨石菱角俱落。曹氏驚之,唯恐巨石要崩落。
“傳說,李白夜宿大佛寺,喝壽生酒,乘酒興將自己的青蓮劍插入此巨石。巨石堅如鐵,青蓮劍再也沒無法取出?!辈苁弦髡b李白詩句道:“松子棲金華,安期入蓬海。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浮生速流電,倏忽變光彩。天地無凋換,容顏有遷改。對酒不肯飲,含情欲誰待!(唐·李白《對酒行》)”
“好詩!如今這巨石,似乎一推就碎了。”李仙侶含情望了一眼曹氏,又回頭伸手去敲打巨石。
巨石表層紛紛剝落,只留內層白石寬二尺、高四尺。
“莫非,青蓮劍就在這里面?”李仙侶疑惑道。
“仙侶哥哥,你可以用達達道長的方法,催動內力試試。”曹氏建言道。
“猶可一試?!崩钕蓚H運氣,催動內力經(jīng)大周天運轉,腹中已現(xiàn)金、青、黑三色金華。
“哇!好厲害。我就知道仙侶哥哥不是凡人?!辈苁吓氖址Q贊。
李仙侶不由自主高高舉起右手,雙腳騰空而起,依勢下落,手掌狠狠拍在巨石光滑處。只聽“咔擦”一聲,巨石逐漸裂開,逐層剝落,露出內層劍柄。劍柄底座刻著“李太白”三字行書。
他握住劍柄,單手用力一抽,劍身出白石。歷經(jīng)百年,劍刃仍在月光下熠熠發(fā)亮,試之,削白石如泥。
“好劍!”李仙侶握劍細看,劍身末端書“青蓮劍”三字行書。
大明官僚俸祿不足養(yǎng)家糊口,清廉者少之又少。唯有若李太白仙逸灑脫、孤劍游天下,才可算得上是真正“清廉”(青蓮)。不走仕途,只為清客也罷!李仙侶回寺中尋一劍鞘,將青蓮劍收入。
翌日,天還未亮。李仙侶不忍打擾姜應甲,便留下字條,匆匆跨上絕影馬啟程。
寺門口卻見有一人,說道:“仙侶哥哥,帶我一起走吧!我也學過禪宗武術、念過般若經(jīng),可幫到你。”曹氏一身武裝打扮,形同女俠。
“不可,不可,女孩子家去戰(zhàn)場太危險?!崩钕蓚H擺手道。
“我家親戚皆受賊人所害,我定要為其報仇雪恨?!辈苁险f得咬牙切齒。
“賊人?可是,我是去抗白頭軍?!崩钕蓚H勒住馬首,疑惑不解。
“白頭軍眾受拜金教所蠱惑。不然,單憑幾個書生,如何這般迅速就集聚上萬人起義。”曹氏點撥道:“平叛白頭軍的關鍵,還是要除掉拜金教。我自有良方!”
“那你上馬吧!”李仙侶來不及多想,將信將疑道。
曹氏上馬后,雙手緊緊抱住李仙侶腰部,臉龐貼向他后背。李仙侶身體忽而僵直,如中雷電,胸中恰似藏了一只雄鹿,心臟砰砰亂跳。待他緩過神后,身體稍許放松,便揚鞭策馬奔赴金華城。
過十里,現(xiàn)虎鶴雙巖,形態(tài)神威兼?zhèn)?,韻味悠長。雙巖皆為金華山歷史名巖,雄立于金華山之南,兩巖相距僅五里。
鶴巖山,又名書巖。全山有兩個山頭,一為獅山,一為象山,被稱為“獅象守山門”。因山勢兩翼舒張,回旋成窩,其形如螺,所以又叫螺螄巖。探訪過鶴巖的游人只覺山巔玲瓏顯秀、山勢悅目,卻不知天工造物之妙。游時需“觀形審勢”,才能體悟鶴巖魅力之所在。距鶴巖東十里,便是千古名剎大佛寺;距鶴巖西十里,便是千載名觀赤松宮。
山中佛教興于唐代,道教則始于東晉,比佛教的傳入早了近三百年。鶴巖山介于道、佛之間,使其東納佛教、西斂道教,成為了道、佛二教藏圣蘊靈之地。罕見的“一山二教”,仙佛共聚,無疑是鶴巖最具魅力之神韻。
久視之,雙巖有如界構大師與達達道長對弈,回望李仙侶,向其佑平安!李仙侶眨一眨眼,兩人又不見矣!
“怪矣!為何會在此處看到界構大師!”李仙侶依舊馬不停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