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希羽組的改組計劃——v1983
【在尊重科學研究的規(guī)律這一大前提下,為了更好地實現“四化”工作,我所基于1983年版改組計劃,開始以科研秘書處為核心,進行了繼1982年改革更大規(guī)模的部門調整。
這次的部門調整后,最終由五人會議確定了以下常設的一級單位——
科研管理中心,負責人【主任】:夏希羽;
科研秘書中心(原科研秘書處),負責人【主任】:沈涵曦;
經濟決策中心(合并原財務與金融決策處起至今的所有經濟與金融決策單位),負責人【主任】(輪值):海雅嵐;
情報與翻譯中心(合并原翻譯處、檔案處),負責人【主任】:丁月朗;
信息中心(合并圖書室、微機室、機電設備處),負責人【主任】:魏思靜;
安全中心(合并原安保處與醫(yī)務處),負責人【主任】:汪星悅(非醫(yī)學,兼安保處主任)、卡羅爾·關原(醫(yī)學,兼任醫(yī)務處主任);
后勤中心(合并前臺與后勤處、機動車輛與航空器管理中心、食堂),負責人【主任】:莫鈺雯;
外事與法務中心(合并外務處、法務處),負責人【主任】:艾麗塔·勞雷爾;
教培中心(全新設立,剝離部分科研秘書處、外務處、法務處的職責),負責人【主任】:方謙。
同時還確定了限定名額的五人會議、限定職級的擴大會議、限定議題與召開頻率的全體職工大會組成的“三級會議”決策機制。
就此,改組計劃的大框架被徹底定下。
——馮琪諾,1983.2.3】
1983年2月2日的深夜十一點,希羽組研究所內,在與圣羅貝爾交談完畢并為其安排了住處后,夏希羽秘密主持了五人會議。
這次前后僅長達三刻鐘的、迅速召開又迅速結束的五人會議期間,先后通過了以下主要決議:
?。?)結束五人會議中所有代理席位任期,恢復原有席位,并增設允許旁聽的會議記錄員兩人,暫定為馮琪諾、秦若華;
?。?)暫不結束秦若華的所長代理時期,夏希羽也暫不擔任接任所長一職,后者另有安排;
(3)追認并決定繼續(xù)執(zhí)行現行的《丹曲洛林計劃》、《南泥灣計劃》、《拒絕服務攻擊(DDoS)計劃》、《高爐決議》,其他已實行的計劃和一般決議暫時中止或停止,本次會議后未決定實行的計劃暫不執(zhí)行;
(4)當場修改并通過了新的《改組計劃(1983)》,一致同意從1983年2月3日開始,以其中的《科研秘書處改制計劃》、《電筒(火炬)計劃》、《方尖碑計劃》同時指導科研秘書處的改組工作和科研秘書的培養(yǎng)工作,其余的改組將圍繞科研秘書處的改組進行;
?。?)通過了科研秘書處與經濟決策中心聯合遞交的、關于提高工資的提案,從1983年1月的工資開始實行新的薪資制度;
?。?)第四研究組增加科學學、未來學研究方向,現有的科學學、未來學研究工作均應當在第四研究組的領導下進行,并在第四研究組之下署名發(fā)表一切成果;
?。?)對《丹曲洛林計劃》進行追加——在計劃執(zhí)行期間,允許在五人會議全員同意的情況下,無限期延遲研究所全員職稱評定工作;
?。?)在半年內為研究所內的同事們新建兩棟六層樓房——每層包含兩室一廳、一室一廳、一室戶各兩間,且為室外加裝電梯留有空間的各兩棟樓,并同時通過了“適老居住限制”決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只要在研究所內的建筑內部居住,不論是否是希羽組研究所的訪客,五十五周歲以上的人只允許住在研究所內一切建筑的地上三層及以下,且在地下二層及以上的區(qū)域,以便年長者在緊急情況下的逃生與避難(緊急避難時不做限制);
?。?)同意張淑琴因照顧陸家義的需要、不再擔任處長的請求;
?。?0)同意聘用醫(yī)學博士、國際頂尖的麻醉醫(yī)生卡羅爾·關原擔任醫(yī)務處處長;
?。?1)同意聘用艾麗塔·勞雷爾、愛莎·西蒙、伊馮娜·喬伊·弗萊徹,分別分配到法務處、(改組后的)翻譯處英語組(擔任代理組長)、(改組后的)安保處;
?。?2)同意聘用林亦可、黃云飛,分別按意愿分配到經濟決策中心、翻譯處英語組;
?。?3)同意聘用數學博士奧利維拉·諾伊、數學碩士蕾切爾·麗特,前者以特聘副教授的身份分配到研究人工智能及相關理論的第五研究組;后者暫分配到科研秘書中心,待遇與馮琪諾等同,指定對接者為奧利維拉·諾伊,待專長未來學、科學學等遠視型學科的第六研究組正式成立后,再行調離。
?。?4)同意按照秦若華與食堂全體成員一起由馮琪諾遞交的提案,更換食堂與全部休息室的桌布與臺布,但考慮到供應鏈限制與個人喜好,在研究所成員提出申請的情況下可更換居住區(qū)內住所房間內的現存桌布、臺布;
?。?5)自1983年2月10日起,降低進口食品配額,但提高每日伙食標準至2.5元-3元,安全中心成員以及病號餐標準相應提高到3元-3.5元,且兩類伙食標準在符合醫(yī)學需要以及物資供應正常的情況下,必須保證至少有兩餐有一道大葷菜和一道素菜。
?。?6)為支持高水平的國產設備,經過秦若華與王選副教授【1】電話溝通,希羽組研究所同意向得到了王選團隊支持的濰坊計算機廠采購兩套華光III型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原定為1986年完成,本世界中因希羽組的長期投資和遠程技術支持,1983年1月中旬已經產出樣品),成為該產品的首批用戶,預計于1983年3月上旬到位。
(17)自從1983年起,所有科研經費的撥付都必然包含用于科普的、固定比例的額外費用,以強制科研崗人員向研究所內外解釋撥付科研經費的合理性。如果當事科研崗人員既不主動搞科普,也不主動尋求科研秘書處的協助,其他的經費可能也拿不到。
(18)會議結束后,所有與會人員對以上決議成果暫時保密,同意于1983年2月3日下午召開“1983年第一次希羽組研究所全體職工會議”(英譯為Conference,不是Congress)。
這次五人會議結束后,夏希羽、沈涵曦在關原·卡羅爾和瓦格納的保護下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卻發(fā)現夏雯莉躺在了夏希羽的大床上。
而在大床邊的左側,則是夏雯莉的全部衣物。
夏希羽一邊苦笑,一邊用右手捂住了自己的臉,接著嘆了口氣,這才沈涵曦解釋道:“涵曦,今晚我們三個一起睡怎么樣?”
“我沒意見。雯莉妹妹既然已經做好了準備,我也不多說什么了?!?p> “希羽哥……沒想到你真的會給我一份重量級的獎勵?!?p> 夏希羽點頭道:“當然,我說到做到。畢竟,你已經在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基礎上,獨立證明了一個重要的決策理論模型——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實現資本流動自由,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wěn)定性,一個國家只能擁有其中兩項,而不能同時擁有三項?!?p> “因此,如果一個國家想允許資本流動,又要求擁有獨立的貨幣政策,那么就無法保持固定匯率;如果要求匯率穩(wěn)定和資本流動,就必須放棄獨立的貨幣政策。”
“在我原來的世界里,這個理論要到本世紀末才會被人提出。而你,直接獨自嚴格證明了以上結論。我覺得,你那篇論文應該叫《夏氏不可能三角:一種貨幣政策、經濟政策與匯率之間的不可能》。”
“那我是不是今年就可以直接申請博士畢業(yè)了?”
面對提出這個問題卻一臉羞赧的夏雯莉,夏希羽一臉懵逼。
天河戀歌
注釋與參考文獻:【1】{真實歷史人物}王選(1937.2.5-2006.2.13),男,出生于上海。 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專家,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創(chuàng)始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1)、中國工程院院士(1994)。 事實上,這并不是本作第一次提到王選,在本作中,初出場于第三卷。 早在第三到五卷之間,提及希羽組關于采購華光I、II型的事情時,就有出場。 更多與漢字激光照排技術與王選的有關資料請參考: ?。?-1):(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原理簡介與研發(fā)過程、王選) ?。?-2):(王選) ?。?-3):(濰坊計算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