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王陽明帶著安浩青和婁佳從貴州出發(fā),匆匆往趕京城。因為怕劉瑾造反,造成百姓流離失所,生靈涂炭。三人在路途中不敢有多的停留,也無暇顧及一路上的青山綠水,每日一早天微亮就啟程趕路,晚間遇客棧便住一宿,如未遇村莊城鎮(zhèn),便在林間野外暫息一晚。三人馬不停蹄、一路奔波,二十幾日后來到京畿腹地附近。
這日,三人來到一塊牌坊前面,上面寫著石門二字。這些日子以來三人心情都非常的沉重,安浩青因為父親的過世,還未走出悲傷;而王陽明卻一直擔(dān)憂著劉瑾造反會給大明及百姓帶來災(zāi)難,一直想著該如何向皇上揭發(fā)劉瑾的罪行和解救湛若水,所以一路上也寡言少語的,只顧趕路和思考了。
此時,王陽明抬頭望了望牌坊,沉悶的心情總算有所緩解道:“還有兩百多里就到京城了,按行程我們明日便可到達?!?p> 婁佳見王陽明終于開口說話了,想著給他舒緩一下心情,于是道:“守仁哥哥,京城很繁華嗎?”
“繁華?!?p> “街道寬嗎?”
“寬!”
“有多繁華?多寬?”
“到處都是亭臺樓閣,一排排的房子縱橫交錯,街道有二三丈寬,馬車、大轎可以來回交錯馳騁,從東城到西城需要幾個時辰,城墻有八九丈高,城內(nèi)白天商賈繁忙、熙熙攘攘,晚上燈紅酒綠、載歌載舞?!?p> “京城那么大呀,那可比南昌城大多了?!?p> 婁佳是婁諒的孫女,婁諒的女兒婁素珍嫁給了寧王朱宸濠為妃,婁妃為婁佳的姑姑,十分的寵愛婁佳,小時候婁佳經(jīng)常去南昌城,后因隨爺爺婁諒隱居,才少了聯(lián)系。所以,婁佳到過的最大、最繁華的地方就是南昌城。(婁佳與寧王的關(guān)系會在第二部《王陽明之知行劍》中詳細介紹,此為后話。)
“那是當然,京城是大明的皇城,而南昌城只是一個王爺?shù)鸟v地。”
“那一定很好玩吧?”
“城里的人都覺得城外好玩,城外的人都覺得城里好玩?!?p> “???城里那么好,怎么還會有人覺得城外好呢?”
“城內(nèi)看似繁花似錦、一片祥和,實則也是暗潮涌動、危機四伏。而城外看似山高水長,一片荒蕪,實則是詩情畫意、清閑優(yōu)雅?!?p> “我就喜歡繁華、熱鬧的,燈紅酒綠,人山人海的多好玩呀?”
“你只看到了繁華、熱鬧,這背后卻是多少人的辛酸與苦楚?!?p> “那城里人不都是綾羅綢緞、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嗎?”
“那都是表現(xiàn),那繁花似錦、滿面風(fēng)光的背后都暗藏了無數(shù)的勾心斗角和見不得光的東西?!?p> “哦,我不懂這些,反正哥哥在哪兒?我就會覺得哪兒好?!?p> “對了,京城很大,容易走丟,到了京城后,你們不要亂走,我們要隱藏身份,一切行動都要聽我安排。”
安浩青接道:“嗯,我們一切都聽先生的,我們到了京城住哪兒呀?”
“到了京城后,先去拜見一下我父親,然后找個偏僻的客棧住下來,為了不暴露目標,你們先在客棧安頓好,我去皇宮和詔獄探探路?!?p> “先生,我們要跟你一起去?!?p> “不,京城皇宮守衛(wèi)森嚴、大內(nèi)高手眾多,處處都有危險;不像思州那種小地方,可以自由出入?!?p> “如果是那樣,我們就更要跟先生一起了,我們要同生共死,共同進退?!?p> “不妥,京城我熟悉,個人行動更加方便,若有不測,你們倆就盡快出京回到水西,就當沒來過,朝廷也不對你們怎么樣的?!?p> 婁佳聽后馬上道:“那可不行,你若不測,我們回水西有何意義?我活著也沒有任何意義了?!?p> “是呀先生,我們跟你一起來京城,便沒有打算獨自回去了的?!?p> 王陽明看了看兩人,一時也不好回答,只能勉強的道:“我們到京城再說吧,到時候你們不要輕舉妄動,一切行動聽我安排就是了。”
此時的王陽明心里甚是懊悔,心想此次回京屬于未召進京,已經(jīng)是死罪了,要去皇宮揭發(fā)劉瑾和錦衣衛(wèi)詔獄救湛若水更是九死一生,前途叵測、兇險萬分,真不該帶婁佳和安浩青一起來,那樣哪怕自己遭遇不測,她們兩人也不至于受牽連;特別是安浩青,稍有不慎就會給整個水西彝族帶來滅頂之災(zāi)。
三人在石門住了一宿,第二日一早出發(fā),到京城已經(jīng)是天黑了。三人趁著夜色,頭戴斗笠,遮著面紗從南門進入了京城。深夜,三人來到王華府邸墻邊,飛躍而入,院內(nèi)一片安靜,父親王華已經(jīng)入睡。在月光下,王陽明看著自己家里簡陋而熟悉的一切,一陣的酸楚涌上心頭;來到父親的門前輕輕的敲了一下。
“誰呀?”一個熟悉又蒼老的聲音傳來。
王陽明上前輕聲道:“父親,是我,守仁!”
王華點起蠟燭,拿著燭臺,穿著睡衣打開了門,王陽明趕緊上前握住王華的雙手,激動的道:“父親,父親!”
王華看著王陽明又是意外又是激動的道:“守仁,真的是你?!?p> 王陽明見王華滿頭白發(fā),比三年前離開的時候蒼老和憔悴了很多,瞬間淚流滿面,慚愧的道:“孩兒不孝,不僅未能繼承父親衣缽,光宗耀祖,反而去得罪了劉瑾,拖累父親不說,以致父親年邁也不能在膝前盡孝。”
“無妨、無妨,我兒嫉惡如仇、一身正氣,面對誘惑和權(quán)勢不攀附權(quán)貴、剛正不阿,便不失我王家風(fēng)骨;父親身體健朗,還能自理,無需牽掛。”
王華見后面還有幾人,便招招手道:“快、快,進來再說?!?p> 幾人進入屋內(nèi),王華順手關(guān)起門,對王陽明道:“這兩位是?”
王陽明拉著婁佳的手道:“這是佳兒,師傅婁諒的孫女?!?p> “哦,你就是佳兒,守仁在書信里經(jīng)常提到。”
婁佳開心的上前道:“佳兒見過王伯伯。”
王陽明又指著安浩青道:“這是安姑娘,是水西宣慰使安貴榮的千金。”
王華看了看安浩青,開心的道:“哦,原來是安大人的孫女,我與你爺爺安觀有大人還有過一面之緣?!?p> 王華任吏部尚書之時,各地官員到京城稟報事務(wù),也都要到吏部備案登記,并詳細闡述在任時期的功績和缺失,所以與各地官員都有交集。
安浩青上前親切的道:“見過王伯伯,我叫安浩青,叫我青兒就行。”
王華呵呵笑道:“好,好,就叫青兒。”
王華領(lǐng)幾人在屋內(nèi)坐下,對王陽明道:“守仁,此時你為何可以回京?朝廷并未召見呀?!?p> 于是,王陽明把最近在貴州發(fā)生的事情,詳詳細細的向王華講了一遍,王華聽后也是大為震驚,緩緩的道:“沒想到你經(jīng)歷了那么多,這劉瑾在朝中囂張跋扈,一手遮天,本以為他只是為了清除異己,鞏固自己的勢力,未曾想他還勾結(jié)外敵,想謀朝篡位?”
“父親,我這次回來就是要揭發(fā)他,還有就是要救出若水?!?p> “原來若水沒死,是被他們關(guān)在詔獄中受了三年的罪呀?!?p> “是呀,我也是前些日子在羅祥的嘴里才得知。”
“現(xiàn)今朝中劉瑾一手遮天,連我都見不到皇上,上回安化王暴亂后,李閣老拿著安化王的檄文和劉瑾度田的罪證去見皇上,都沒能扳動劉瑾,你現(xiàn)在既無物證,又無人證的,如何能揭發(fā)他呢?”
“皇上對劉瑾貪贓枉法、為非作歹或許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予理會,但有一件事,皇上定然不會容忍?”
“何事?”
“劉瑾勾結(jié)緬甸,私煉‘再生藥’,想恢復(fù)男人雄風(fēng)之事。”
“嗯,可據(jù)你所說,緬甸國師已經(jīng)跳崖自盡,與此事相關(guān)的人也都已經(jīng)死的死,走的走了,你怎能讓人信服呢?更何況,你還見不到皇上?!?p> “劉瑾造反之心昭然若揭,一旦被他得逞,大明天下必亂,到時候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無論如何都要阻止他?!?p> “現(xiàn)今皇上只相信他,而且他大權(quán)獨攬,除了排除異己、手段殘忍之外,并未有任何明顯的對皇上不利和造反之舉,你又能拿什么阻止他?”
“這只有刺激他去鋌而走險了?!?p> “那皇上豈不是很危險?”
“劉瑾遲早都要造反,皇上遲早都要過這一關(guān),所以我想獨闖皇宮,去提醒一下皇上?!?p> “獨闖皇宮?那可是死罪!”
“按照常規(guī)途徑,我們根本無法見到皇上,也無法給皇上提醒?!?p> “可你見到皇上有能如何?說不定反而要被當成刺客?!?p> “只要能見到皇上,我把‘再生藥’的事情一說,不管皇上信不信,只要皇上有疑慮,就起到提醒的作用了,至于個人的生死就并不重要了?!?p> “嗯,就怕皇上年幼,對此事不上心呀?!?p> “對了,父親,時候不早了,我們先去找個客棧住下,您也早點休息!”
“什么?你們還要去住客棧?”
“是的,此次事情,危險重重,不能連累了父親,佳兒和安姑娘在京城無人認識,我若有不測,她們住在客棧隨時都可以離開京城?!?p> 王陽明心想憑自己的武功,獨闖皇宮哪怕被發(fā)現(xiàn),要全身而退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住家里,容易被人追蹤,引來不便;反而是住客棧,隨時都可以帶著佳兒和安姑娘離開京城,那樣也不會牽連到父親。
“什么連累父親?我就你這么一個兒子,你若有不測,我活著又有什么意義?如果讓劉瑾得逞,大明都不在了,他劉瑾又豈能放過我?佳兒、青兒又豈能有容身之地?你們就住家里,白天不露面,注意保密就行了?!?p> 婁佳馬上道:“就是么,守仁哥哥,你要有不測,我跟青姐姐肯定不會獨自離開京城去過那東躲西藏的茍且生活的,要死大家一起死,要活就一起活。”
“王伯伯和佳兒說的對,我們來京城,就沒想過要獨自離開,先生要是失敗,估計大明也會被劉瑾篡位了,我們也便跟先生一起與大明共存亡了?!币慌缘陌埠魄嘁操澇赏跞A和婁佳的看法,畢竟在她的心里王陽明是最重要的人,如果王陽明都死了,她也就沒有活下去的念頭了。
“守仁啊,父親已是垂末之年,形如軀殼,生死無足介懷;為父乃成化年間的狀元,先帝弘治的帝師,深受皇恩,與朱家大明有著深厚的感情,為了大明江山,為了黎民百姓,你要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劉瑾篡位,哪怕是粉身碎骨都要保住皇上,保住大明?!?p> “孩兒謹遵父親教誨!”
王陽明看了看眾人點點頭,安排大家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