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朱棣穿越漢少帝

第七十五章 滿朝文武皆上奏 蔡文姬海納百川

朱棣穿越漢少帝 長安歸故李 2097 2022-08-27 21:57:19

  ————————————————

  ......

  “你也是來狀告弘農(nóng)王的?”

  “你也是?”

  “再加上我......”

  宮門前,眾文武已經(jīng)圍坐了一團。

  即使今天是休沐的日子,這些文武官員卻還是早早的來到了宮門前準備告御狀。

  因為實在沒辦法......去了各個衙門,都沒人敢受理這件事情。

  京兆府尹不管,大理寺不管,廷尉也不管......無奈之下,他們只好找到這件事情最終源頭董卓去算賬。

  就在這群文武準備在宮門前,聚眾去狀告弘農(nóng)王罪行的時候。

  一匹烈馬的嘶鳴聲打破了所有人的喧鬧和嘈雜。

  眾文武回頭一看,只見一黑甲少年將軍,帶著手下一眾少年文武將。

  正朝宮門大步而來,而身后這是一箱接著一箱的金銀珠寶,毫不吝嗇的展露在眾人的面前。

  只見那黑甲少年將軍昂首挺胸,高頭大馬,好生洋氣的姿態(tài)。

  一臉不屑地掃過那些文武群臣。

  “哎喲,這也不是太庫令嗎?”

  “這不是中丞大人嗎?”

  “這不是左長嗎?”

  少年將軍臉上竟是笑容,也竟是不屑。

  和一眾人打過一聲招呼之后,便大搖大擺的率兵帶著珠寶跨過了宮門。

  顯然誰都知道他這是要去干嘛?

  然而卻也沒人敢站出來說個一二。

  想到幾個月前,他們還敢去弘農(nóng)王府前痛罵一二的時候,如今的弘農(nóng)王已經(jīng)不是他們敢輕易得罪的了。

  然后少年將軍剛剛進了皇宮。

  這時候黃門令吉安就從里面走出來。

  作為董卓代表的他,一臉笑呵呵跟眾人說道:

  “今日休沐??!相國呢,就在宮里面正在休息,不見任何人!”

  眾人知道這個事情只能...只能...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到了第二天早朝的時候。

  就有人看到了司徒王允,還有太尉黃琬以及司徒楊彪,鐘繇等人。

  頓時想起了當時跟在黑甲少年將軍,也就是弘農(nóng)王劉辯身后的四個小將,楊修,鐘毓,王凌,黃賀。

  立刻將四人當做了群攻的目標,紛紛指責。

  但四人呢?

  卻又立刻表明自己的立場。

  說自己與此事絕對沒有任何關(guān)系。

  但顯然在四人心中是非常慶幸的。

  因為他們家的孩子跟弘農(nóng)王劉辯的關(guān)系比較好,所以免去了被掃蕩的危機。

  看著那些被掃蕩的朝官滿臉怒意,心中那份僥幸更加的濃郁了。

  這一日,朝會退去。

  沒有去太學院教課的蔡大儒,便回到了自己家中。

  只見自家花園當中,一個十四五歲左右的少女正坐在秋千上,一邊蕩著,一邊讀著手中的書簡,甚是入神。

  “文姬,今日讀了什么?”

  蔡邕上前,詢問道。

  那少女方才走下秋千,笑呵呵的說道:

  “正在讀了老子幼年的故事。“

  蔡邕聽著,便坐在一旁的石桌旁,想要考究蔡文姬一二:

  “哦?為父講講?!?p>  只聽那蔡文姬,聲音清脆,條理清晰的說道:

  “一日,幼年的老子詢問自己恩師。

  天上有川河湖海嗎?

  老師答沒有。

  李耳又問:那雨水從哪里來?

  老師答從云朵來。

  李耳再問:云朵從哪里來?

  老師搖搖頭說自己也不知道。

  李父訓斥李耳不得無禮。

  唯有老師一臉笑意,滿臉期待的看著李耳接下來會問出什么樣的問題。

  只覺得小李耳問得很有道理,讓他繼續(xù)問下去。

  李耳問道:雨落為水,水為什么流向低處?

  老師答曰:水入百川,百川歸海,因為海在最低處。

  李耳問道:海是什么?

  老師答曰:海就是最廣大的水。

  李耳沉思片刻,卻是說道:海是最聰明的水......

  老師不解,反而問道:為什么?

  李耳言道:因為他知道守在最低的地方,于是長得最大......

  老師驚喜:繼續(xù)問下去。

  李耳問道:為什么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西邊每天落下一個太陽,要存放多少個太陽,東邊每天升起一個,還有多少個太陽等著升起來.....

  老師將一盆水放在李耳眼跟前,問他看到了什么。

  李耳答復:水。

  老師將李耳拉出去兩步,又問看到了什么。

  李耳答復:盛著水的瓦盆。

  老師讓李耳退得再遠一些,接著問看到了什么。

  李耳答復:一個盛著水的瓦盆,放在了案幾之上。

  老師隨即問道:你悟到了什么?

  李耳答復:悟到了,站的越遠,看到的東西就越多,想要看清楚所有的東西,要先往后退......”

  蔡文姬言罷,看向了自己的父親蔡邕。

  蔡邕卻不知為何失了神,被蔡文姬喊了一聲,方才回過神,評價了一句:

  “圣人小小年紀就能問出天道的問題,當真是天生慧根啊!”

  蔡文姬乃是當世難得才女。

  后世人評價,更是贊譽有加。

  端操有蹤,幽閑有容。區(qū)明風烈,昭我管彤。

  文姬之才辯,不幸而失身絕域。然能傳父之業(yè),免夫之死,有足稱者,君子責備以為失節(jié)過矣。

  婉娩淑女,與士并列。至柔動剛,彤管煒節(jié)。

  緹縈能代父,蔡琰不宜家。玉石同焚后,芳聲振海涯。

  ......

  此時此刻,這個歷史上留下了潑墨一筆的才女一眼便看穿了自己的父親的心思,隨即一臉笑意的替自己父親說道:

  “在女兒看來,咱們城中一個少年,卻也絲毫不弱圣人。”

  蔡邕故意擺出好奇的姿態(tài)詢問道:

  “哦?不知道那人是誰?”

  “我覺得當今世上,弘農(nóng)王便是海,滿朝文武便是大大小小江川河流......遲早會入海?!?p>  那小蔡文姬笑著言道:

  “我還知道在所有人趴在瓦盆前看水渾濁清晰的時候,弘農(nóng)王早已經(jīng)將站在遠處,將一切的一切都看得透徹無比?!?p>  聽到這話,蔡邕又沉默了。

  他抬頭望向了不遠處的天空。

  “滿朝文武皆囊括,唯有弘農(nóng)是丈夫!”

  蔡邕不禁感嘆道:

  “天不亡大漢,隔著兩百年,又降下一個救世奇才......”

  蔡文姬也是看向天那邊。

  “人人向往自由,熟不知,真正的自由是在圈子里面的?!?p>  蔡文姬道:

  “心能拘束,身何拘束。真正的自由自在不是每日瀟瀟灑灑!而是如自己想做什么,事情便能做到什么。哪怕再瀟灑,想做卻無能為力,與牢獄有何區(qū)別?”

  蔡邕點點頭:

  “顯然,他是最清楚這些的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