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日月共天

第五十七章 春光如水,民動如煙

日月共天 訊越者 2026 2022-08-18 17:43:48

  內閣的最大權力就是票擬,所謂票擬,也叫做票旨、條旨,也就是說對于來自全國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內閣學士“用小票墨書”,即把批閱建議寫在紙上并貼在各奏疏的對面上以進呈。

  全國每天那么多奏章,他要處理很多,內閣也就三個人,都很忙。楊廷和又是絞盡腦汁的寫了給正德寫上了一封奏疏,讓他早日回來獻俘于太廟,還因為這個正德因為自己的生肖和姓氏而下的“禁豬令“,寫了一點內容,奏疏上面說“屬相之類的東西本就是術士之家推算星命的說法,并不可取;至于國姓,根本就與我們吃的豬沒有什么關系,希望皇上收回成命,以免被人恥笑?!?

  當夕陽照在了身上,已是到了下班的時候了,按時下班,今天也沒有緊急事件。

  西山的霞光萬道,北京的春風和煦又溫柔,給人以溫暖,文官坐轎,武將騎馬。楊廷和自然是自己家的仆人抬回去穩(wěn)穩(wěn)當當的抬回去了。

  夕陽照在身上,好像一間春風織成的衣服蓋在身上,河邊的柳樹也越發(fā)婀娜了,激起游人的興趣。小河淌水,一股新鮮的味道從水汽中散發(fā)出來。

  春風愉悅,鶯歌燕舞,夕陽西下,畫圖難足。

  小轎抬啊抬,抬過小橋,抬過鬧市,來到了李閣老胡同,抬轎的轎夫停住了,楊廷和一睜開眼,問道:“怎么不走了?”

  轎夫答道:“好多人,閣老,前面好多的人。”

   楊廷和這才掀開簾子,好像是整個天下的讀書人都來到了他家的門口。

  “怎么了?”楊廷和大驚失色。

  楊廷和安排一個抬轎的轎夫去問,那個轎夫問了,回來稟報道:“閣老,他們在問殿試的時間呢?!?

  壞了,楊廷和一拍腦袋,這個自己可解決不了,但他總得給個交代,他還是硬著頭皮去了,頗有一股雖萬人,吾往矣的氣勢。

  這條胡同里面非富即貴,都被攪得雞犬不寧,然而都縮在家里,接近三百名的舉人圍著,自己是出去找不痛快嘛,都讓門人在外面看著,看楊廷和如何處理。

  誰不喜歡看熱鬧,這團火,他們可不想惹上。

  楊廷和起初來都了中試舉人前,明知故問道:“各位為什么來到這里?”

  陸鐘看向這位老人家,這個時候還敢在這里出現的,當然就是楊廷和,楊廷和從小就是帥哥,老了,是老帥哥,就像陸鐘現在是帥哥,老了也會是老帥哥一樣。

  “我們只想像問一問楊閣老,這廷試到底什么時候舉辦,我們要個答案,就那么簡單,這位大人,如果你認識楊閣老,麻煩您老告訴他一聲,我們讀書人可都等著他呢?!?

  楊廷和笑道:“那我姑且試一試”,人群中繞開了一條路,讓楊廷和走到了自己的家,看見自己的家丁死盼的樣子,楊廷和連忙進去了,那些家丁護著楊廷和。

  “原來他就是楊閣老!”

  有家丁護著,楊廷和感覺安全多了,道:“我就是。”

  “閣老,聽說這廷試的舉辦是由內閣負責的,您說說什么時候辦,也好讓我們心安?!?

  楊廷和道:“諸位,這會試和廷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情,廷試那是皇上的事情,我們內閣怎么敢擅自為之?推遲的事情,早在太宗時候就有過,各位賢才難道就不知道嗎?”太宗朝的事情是指朱棣北征,殿試推遲的故事。

   眾人又道;“您老就不為我們想一想,把事情告訴圣上?”

  楊廷和這些日子不知道寫了多少奏疏了,一點都沒有用。

   他現在總不能對那些舉人說,這些事情我早就和皇上反映過了,他沒有理我嗎?

   這口鍋也只能自己背著,誰教他是正德的老師,當今的首傅呢?

  “楊廷和!十年寒窗就為此日,豈可推遲!你要是不能為我們讀書人辦事,干脆告老還鄉(xiāng)!”

  為什么這些舉人不能接受殿試推遲,因為做官是憑資歷的,早一點當官,早一點升官嘛。

  人就活那么幾年,當官的黃金歲月就那么點,讓你攪了,豈不可狠。

  俗話說利益決定腦袋,原本在這些舉人的心里,楊廷和還是不錯的,但是現在面對他們的切身利益,楊閣老竟然碌碌無為,頓時就變成了天下第一號的蟊賊。

   楊廷和自小就是神童,但是現在竟然是束手無策了,他真的沒有辦法,面對著眾人的逼問,他只能沉默,哭道:“諸位舉人放心,日后必當不負你們所望?!?

  這個時候人群也有了些松動,陸鐘這個時候就要見機行事了,他想接楊廷和的勢力來對付一下王瓊,至于日后,大禮儀的時候,跳反也不是不可以。

  陸鐘道:“楊閣老,學生以為學習在于致用,您看可不可以這樣,陛下南巡不知什么時候回來,可不可以先讓我們以舉人的身份為官,日后再參加殿試啊?!?

  為什么是以舉人呢?因為中試的舉人基本就是進士了,你讓吏部怎么辦?算你是進士還是舉人?

  楊廷和一想,這樣也是可以的,并不違背祖制,而且學以致用這個口號很好,他有些心動?!白匀皇强梢缘?,但是就是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同意的就上前吧?!?

  還真有七八個上前的,最出陸鐘意料的,便是王相,因為王相的家里很窮,現在當官沒什么大的前途。

  明朝有祖制“舉人當官的,六年以后才能科舉?!?。

  六年實在是大好青春都沒了,雖說這里面說的是參加會試,但是誰知道日后殿試有沒有人拿這個規(guī)定說事。

  錢德洪自然也是出來了,他聽見陸鐘說學以致用,就和聽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那樣,想著自己確實應該先去做事情。

  雖然有人站住來了,但也就是那么七八個,雖然就是那么七八個,但是也夠了。

  舉人再鬧,就有點沒道理了嘛!

  人群漸漸散開。

  楊廷和的問題是解決了,陸鐘的問題可就來了。

  就你清高,就你了不起是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