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當(dāng)眾比武
最后,兩個人還互相交換了手中的紙,不但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還都用印泥按了手印在上面。
其中一個老頭站起來,把手中的宣紙高高舉起:“生死狀已經(jīng)簽好,勝負(fù)在人,生死在天,比賽開始?!?p> 兩個中年男人各自走上擂臺,分南北站好,臺下有人高喊:“城南武館張師傅挑戰(zhàn)趙家武館趙師傅,比試拳腳,不動兵器。”
“擂臺規(guī)矩,有人被打出擂臺之外,或是被打倒之后站不起來,亦或是主動認(rèn)輸,另外一方便可算作獲勝?!?p> “拳腳無言,各自小心,擂臺事擂臺了,下了擂臺之后,不可打擊報復(fù)?!?p> 等到他喊完之后,有人使勁的敲了一下銅鑼。
鑼聲響起,兩個中年男人立刻上前,各自擺出了一個架勢。
他們都停頓了一下,似乎是在做什么準(zhǔn)備,然后不約而同的向著擂臺中央撲去。
也就幾秒鐘,兩個人就到了面對面的距離上,同時吐氣開聲,出拳打向?qū)Ψ降哪X袋。
就在觀眾們以為,兩人要各自中拳的時候,他們又幾乎同時變招,用手肘架開了對方的拳頭。
所謂的‘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趙德言就勉強(qiáng)算是一個內(nèi)行,他能夠看出來,這兩位師傅都不會內(nèi)功。
但是并不意味著他們就不能打,兩個人的身體經(jīng)過十多年的錘煉,幾乎已經(jīng)達(dá)到了人類的體能巔峰。
而且他們的招式純熟,顯然也是從小苦練的結(jié)果,幾乎化作了身體的本能。
動起手來,他們不需要思考,就能夠本能的去拆解對手招式,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不過這種本能并不是無敵,因為對手未必會按照你事先練好的套路出牌。
這不,兩個人才拆了十多招,趙師傅突然一個虛招,引開了張師傅的注意力,反手一拳打在他的胸口。
好在這里是骨骼防御最為周密的地方,張師傅并沒有因此而受傷,立刻就用掃堂腿還以顏色。
趙師傅被掃到小腿,只能夠趁勢轉(zhuǎn)身跳起,一只手撐在擂臺上,雙腿連環(huán)踢出。
張師傅雙手如封似閉,連續(xù)擋了幾腳,突然矮身一個滑鏟。
他這一腳,直接踢在趙師傅撐地的那只手上,讓對手再也沒有了支撐。
接著雙掌齊出,對著趙師傅的胸口打去,逼得對手不得不和自己硬拼了一招。
趙師傅的身體一下就橫飛出去,他勉強(qiáng)調(diào)整了自己的重心,險而又險的雙腳落地站穩(wěn)。
可是他落地的地方,已經(jīng)在擂臺外面了,臺上的張師傅面上帶著笑容一抱拳:“趙師傅,承讓了。”
“今天便算你贏。”趙師傅不得不跟著一抱拳,然后轉(zhuǎn)身就走:“我們之間的賬下回再算?!?p> 臺下的公正跟著喊道:“今天的比武,勝利者是城南武館的張師傅。”
趙德言在南郡住了一個月,徹底摸清楚了這里的擂臺賽規(guī)則之后,才慎重的寫下了自己的第一封戰(zhàn)書。
就算是不開武館,只要愿意付出一定的彩頭,外來人員同樣可以發(fā)起挑戰(zhàn),本地武館一般不會拒絕---那樣會讓人覺得你心虛。
就算是本地武館之間的挑戰(zhàn),多少也會帶上一定的彩頭,只是不會有外來人員那么多,更多的是一種象征意義。
南郡一年得舉辦幾十場擂臺賽,各種流程早就已經(jīng)熟的不能再熟了,收到錢之后很快就完成了準(zhǔn)備。
雙方各自簽字畫押,公證人大聲念到:“今天,是外來的趙師傅,挑戰(zhàn)城南武館張師傅?!?p> 等到臺下的鑼聲響起,趙德言和這位張師傅各自上前,手臂碰了一下。
這是本地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雙方的手碰到一起之后,就算是正式動手的信號。
這樣一來,就能防止有人輸了之后找借口,說什么他的耳朵不好使,沒聽到開始的聲音之類。
雙手接觸之后動手,比的就是各自的反應(yīng)能力,要是你的動作還比對手慢,那就只能怪你自己學(xué)藝不精。
張師傅本能的左手回縮,右手一拳打了出去,這一招已經(jīng)拳錘百煉,到了不需要動腦子的地步。
趙德言同樣右手一拳打出,但是左手卻并未縮回,反倒是反手扣向了張師傅的手臂。
不過他的手指剛碰到張師傅的手臂,對方就下意識的抽手,沒讓他扣實(shí)了。
接著,兩個人的拳頭就懟在一起,發(fā)出‘碰’得一聲脆響。
兩人幾乎同時縮手,然后另外一只手握拳揮出。
不過趙德言卻突然變?nèi)瓰檎疲米约旱恼菩慕幼×诉@一拳。
然后又迅速的化掌為爪,直接抓住張師傅的拳頭,逆時針就是這么一扭。
雖然考慮到這是在擂臺比武,趙德言這一招并沒有用上真氣,可張師傅還是感覺手臂劇痛。
他這一疼,身上就使不出力氣來,后續(xù)的動作全部浮云,被一爪子扣在喉嚨上。
雖然臉色非常難看,但是張師傅卻沒有死撐,干脆的喊出:“我認(rèn)輸。”
趙德言放開雙手,拱手為禮:“張師傅,承讓了?!?p> “是我技不如人?!睆垘煾当瓰槎Y,然后氣沖沖的扭頭就走。
臺下很快有人宣布大聲:“今天比武的勝利者,是外面來的趙德言,趙師傅。”
等趙德言下臺之后,就有人捧著一盤銅錢送了過來:“趙師傅,這是今天比武的彩頭,請收好?!?p> 彩頭這玩意,自然是雙方都得出,要是挑戰(zhàn)者打輸了,就當(dāng)是被挑戰(zhàn)者的誤工費(fèi)。
可要是挑戰(zhàn)者打贏了,那被挑戰(zhàn)的那邊也不好意思拿這份錢啊。
趙德言按照這里的規(guī)矩,自己拿走了九成,留下一成:“這些就給大家喝茶?!?p> “謝趙師傅打賞?!毙P立刻將銅錢捧回桌子上,那些公正和喊客的也上來拿了自己那一份。
這些東西傳了幾十年了,大家的心里都有章程和分寸,誰也沒有多拿,也沒有人少拿,默契的分錢走人。
回到客棧,趙德言卻一點(diǎn)高興地意思都沒有,腦海之中反復(fù)播送一句話:“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啊?!?p> 從今天的擂臺賽來看,即便是南郡這樣的大城市之中,懂的內(nèi)功的人都少的可憐。
之前遇到的那個丐幫的堂主,好像才能夠懂的一點(diǎn)粗淺的內(nèi)功。
說明內(nèi)功這個東西,在這個秘境里面非常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