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瞎眼五年:曹魏一統三國了

第128章:無題

  日后還得向這個年輕的小子請教?

  為了化解尷尬,龐同此刻只好將話題轉移,準確來說,是開始自己的下一個套路:

  “敢問丞相,軍中可有良醫(yī)否?”

  曹孟德愣了愣,趕忙回問道:

  “先生有何病疾?

  剛好李浪在這,先生若是身體有疾,可讓李浪替你把把脈?!?p>  龐同:“......”

  怎么又是這個李浪?

  他竟然還會看病。

  龐同這個時候有些懷疑人生了。

  他趕忙搖手道:

  “丞相,非我有疾。

  是我今日看丞相麾下的軍容,見士兵不習風浪,日夜在江上操練,必然多病啊?!?p>  先將軍中士兵多疾病的現象引出來,再為接下里的連環(huán)計做鋪墊,龐同是這么計劃的。

  曹孟德點了點頭,這也是他心頭的一根刺。

  “先生說的極是,我軍不服水土,多有嘔吐致死者。

  而且我軍士兵在江上作戰(zhàn),戰(zhàn)斗力急劇下降,為此,我是夜不能寐呀。

  不知先生可有良策賜教?”

  李浪暗自笑了笑,看這樣子,龐同是準備直接切入正題,獻上連環(huán)毒計了。

  說實話,曹軍水土不服,不習水性這件事,就連李浪,此刻也未能解決。

  這個情況無關謀略,是北軍常年一來的生活習慣所致。

  而龐同的連環(huán)計,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這條計策過于毒辣,弊大于利。

  先前李浪已經向曹孟德警示過,所以,曹孟德是不會采用這個方法的。

  龐同見到時機已經成熟,便悠然說道:

  丞相教練水軍之法甚妙,只可惜還不完善。”

  說話間,他指著自己身前的桌子,伸手比劃道:

  “丞相請看,若這是一只船行于江波之上,大江潮起潮落,風浪不息。

  北兵不習慣船上顛簸,焉能不???”

  見曹孟德面容逐漸變得凝重,龐同知道,自己是時候要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他一把將自身佩戴的寶劍拔出,橫放在兩張桌子之間,笑道:

  “丞相如果能將大小戰(zhàn)船搭配成排,或三十為一排,或五十為一排,戰(zhàn)船收尾用鐵環(huán)連鎖,再在上面鋪蓋寬大木板。

  如此一來,休言兵卒可渡,就算是戰(zhàn)馬,也可在上面行走。

  這樣的連環(huán)戰(zhàn)船,任憑它風浪潮水上下,又有何懼?”

  此話一出,營帳中所有人頓時沉默了下來。

  龐同覺得,眾人都是被自己的計策給震撼到了,所以臉上微微露出得意地神情。

  他不知道的是,曹孟德此刻的表情,卻是陰沉地可怕。龐同以為曹孟德正在為自己的連環(huán)計感到震驚,內心不由得伸出一絲小驕傲。

  所以,臨了他還補充道:

  “丞相,但行此連環(huán)計,破周瑜如同探囊取物啊?!?p>  曹孟德此刻陰沉著臉,望向龐同的目光就如同要吃了他一般。

  “龐同。你安敢欺我。”

  “來人,將這龐士元給我推出去斬了。”

  曹孟德大手一揮,即可向身邊的士兵下達了命令。

  龐同:“???”

  什么情況?

  這就要把我給斬了?

  不是應該沉浸在震驚之中,然后在去我大肆夸贊、大肆封賞么?

  這劇本不對啊。

  龐同蒙圈了,他如何也想不通,剛才還對自己客客氣氣的曹孟德,怎么在聽完自己的連環(huán)計之后,瞬間就翻臉了?

  這曹孟德難道是卸磨殺驢?

  龐同猛然驚醒,于是指著曹孟德連聲怒道:

  “丞相的手段未免太黑了吧。

  我好心好意渡江過來,就為了送上這連環(huán)計,幫助丞相成功破吳。

  萬萬沒想到,丞相你竟然卸磨殺驢。

  真不怕被當世取笑嘛?!?p>  龐同自然不會懷疑,自己的連環(huán)計已經被曹孟德和李浪識破。

  所以這會兒只是想當然地認為,曹孟德是在妒忌自己的才華。

  而且龐同覺得,這件事李浪一定也有份。

  他倆都是在嫉妒自己的才華,所以聽到如此妙計之后,就想著卸磨殺驢。

  雖然內心十分悲憤,但是眼瞅著兩名士兵就要欺身上前,將自己拉出去砍頭。

  這一刻,哪怕他是鳳雛,也慌了啊。所以一個勁的朝著蔣干使眼色。

  蔣干一看事情不對,這龐同可是自己千里迢迢從江東請過來的呀,剛才不是還聊得好好地,怎么這會就要看龐同的頭了?

  “丞相,鳳雛先生誠心誠意渡江而來,就為了給丞相獻上妙計。

  丞相若是不分青紅皂白便將鳳雛先生給砍了,怕是會讓我等將士寒心吶?!?p>  蔣干擺出一副為大局考慮的樣子,跪下身子,為龐同竭力求情。

  龐同畢竟是他從東吳請過來的,若是龐同被砍,他必定會遭受天下人的恥笑。

  蔣干原本以為,曹孟德會看在自己的份上,就此繞了龐同的性命。

  沒想到的是,曹孟德非但沒有冷靜下來,反而是氣得一拍桌子,怒聲道:

  “來人。將這蔣干一同拉出去砍了。”

  蔣干:“???”

  這是什么情況?

  我懵了呀,丞相你要看龐同,怎么連我也一起砍了?

  我只是出來求個情而已呀。

  眼看著兩人就要被拉出去,龐同急了,不由得怒罵道:

  “曹孟德。你做出如此天.怒人怨的行為,就不怕遭報應嘛。

  如此作為,以后你麾下的將士還怎會替你賣命?!?p>  曹孟德冷哼一聲,伸手制止了拖著兩人的士兵。

  不是免了這兩人的死罪,而是要讓他們死的明明白白。

  “龐士元,你還好意思說自己誠心誠意渡江過來獻計?

  你當真以為我不知道,這連環(huán)毒計的致命之處是什么嗎?

  如此狼子野心,你還好意思說自己的誠心助我破東吳?

  虧我先前以如此高的禮遇待你,你這狗賊安敢欺我。”

  龐同臉上的表情瞬間一滯。

  什么?

  曹孟德看穿了我的連環(huán)計?

  這不可能啊。

  這群草包,這么可能看得穿我的連環(huán)計。

  龐同內心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嘴硬道:

  “我獻此連環(huán)計,能夠解決你北軍不習風浪的問題,助你一舉破吳。

  如此成了你口中的連環(huán)毒計?”

  久坐在位置上的李浪這時站起身子,慢慢走向龐同。

  他剛剛想明白了一個問題,龐同若是就這么死了,倒是有些可惜了。

  回想起先前歷史的記載,龐同是在落鳳坡,代替劉備而死。

  如此看來,這龐同倒是一位忠義之人。

  若是能夠將其收入曹營之中,也算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若是此人不是去,那就只好看了他的鳳頭了。

  打定主意之后,李浪這才說道:

  “鳳雛先生,事到臨頭,你還把丞相當傻子,你真以為全天下就屬你聰明?

  既然你不服氣,那我就跟你說道說道,讓你死的明明白白?!崩罾瞬]有直接扯下龐同最后的遮羞布,而是問了一個,和當初遇見曹孟德時一樣的問題:

  “士元先生和那諸葛孔明齊名,那你可知道,諸葛亮最喜歡用什么計策?”

  龐同猛地一驚,內心頓時感到不祥。

  不過他依舊是硬著頭皮說道:

  “我未曾見過諸葛孔明,對此人知之甚少。”

  “哦?是嘛?”

  李浪輕笑一聲,隨后便說道:

  “鳳雛先生既然不愿意回答,那就讓我來說好了。

  那諸葛孔明......最喜歡用火攻。

  我說的對么?鳳雛先生?”

  龐同此刻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

  李浪能夠說出這番話,這就意味著,李浪已經猜到,周瑜和諸葛亮正在行火攻之計。

  “欲破曹公,需用火攻。

  周瑜和諸葛亮十分清楚,就算丞相的軍隊不習水戰(zhàn),但是兵力遠遠勝過東吳,所以無論如何,東吳已經處在了天然的劣勢之中。

  所以,周瑜和孔明若是想要以少勝多,就需要出奇制勝。

  這火攻便是他們的奇招,也是能夠在江上戰(zhàn)勝丞相的唯一辦法。

  諸葛亮先前駕著船,騙走了丞相十五萬只箭,便是火攻的開端。

  我說的對么?鳳雛先生?”

  龐同此刻咽了口唾沫,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怎么也想不到,李浪已經對周瑜和諸葛亮的計策,洞悉地如此清楚。

  這么下去,周瑜和諸葛亮還打個屁?

  根本沒有勝算的好不好。

  李浪見龐同并未答話,便繼續(xù)說道:

  “周瑜和孔明打算用火攻,可是我軍的戰(zhàn)船四處分散,火攻根本取不到太大的效果。

  所以他們才會派你前來獻上連環(huán)計,目的就是為了將我軍的戰(zhàn)船牢牢釘在一塊。

  到時候周瑜一旦用起火攻,一船火起便會立馬蔓延,最終形成滔天火勢。

  而我八十萬大軍,還沒等到解開連環(huán),就將葬身火海。

  呵...鳳雛先生,你剛才說丞相會遭報應。

  那我問你,若是我們用了你的連環(huán)計,葬送了八十萬大軍的性命,你...就不怕遭報應?”

  龐同這一刻面如死灰,最終“啪”地一聲,身體癱軟地跌坐在地上。

  李浪分析地完全正確,周瑜和諸葛亮苦心思考的破曹之策,已經被這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給完全看穿了。

  那自己千里迢迢獻來的連環(huán)計又有何用?

  不,我還有最后一個理由。

  能不能反敗為勝,就在此一舉了。

  龐同頓時冷哼一聲,冷笑道:

  “呵。李浪,這些都只是你無端的推測而已。

  你說周瑜和諸葛亮會用火攻破曹,那你必然知道,凡是用火攻,必然要借風力。

  那我問你,在當下時節(jié),江面吹得是什么風向。”

  李浪早已料到龐同會有這么一說,便回應道:

  “方今正值隆冬時節(jié),江面之上,吹得自然是西風和北風?!?p>  龐同暗道自己絕地求生的機會來了,大聲道:

  “李浪,我原本以為,你也算是智謀卓絕,沒想到竟然也是如此地愚不可及。

  曹軍的連環(huán)大船居赤壁西北之岸,而周瑜的戰(zhàn)船都在南岸。

  若是那周瑜用火,請問是燒曹軍的戰(zhàn)船,還是燒他周瑜自己?”

  此言一出,軍帳之中,眾人皆是陷入了沉思。

  龐同這話說的沒錯,如今正值隆冬,赤壁這邊盛行西北風。

  周瑜若是想要用火攻,必須要借得東南風才行。

  以當下這個時節(jié)來看,哪里會有什么東南風?

  李浪搖了搖頭,你龐士元真以為自己的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李浪笑道:

  “士元先生確實說的有道理,不得不說,士元先生這偷換概念的本事,還真是厲害啊?!?p>  龐同皺眉問道:

  “你說這話是什么意思?”

  李浪則是回答道:

  “從氣候上講,赤壁一帶,冬季確實盛行西北風;

  但是先生卻將氣候與天氣混為一談,這難道不是偷換概念?

  東吳那邊氣候濕潤,難道東吳就是天天下雨?”

  龐同語氣為之一滯,他竟無從反駁。

  李浪一邊踱步而行,一邊說道:

  “赤壁的一代的風向,影響的因素很多。

  降水變化、天氣的陰晴變化、地形阻擋,這些都可能會改變赤壁的風向。

  而你卻以此地在在隆冬時節(jié)常年吹西北風為由,否定了這里吹偶爾東南風的情況。

  就你這才學,也配稱作鳳雛?“就你這才學也被叫做鳳雛?”

  其實李浪原本還想說,你怕不是讀書讀到狗身上去了吧。

  當然這話太傷人了。萬一這龐士元一個想不通,一頭撞死在墻上怎么辦?

  李浪畢竟受到過九年義務教育,是正兒八經學過地理的人。

  對于這個時代的龐同而言,算是另類的降維打擊了。

  龐同此刻臉色通紅,成名多年,他還從未收到過如此屈辱。

  “李浪...你...你...”

  見這龐同半天放不出一個屁來,李浪頓時嗤笑道:

  “怎么?自己才藝不精,還不能讓人說了?

  那周公瑾也是想一出是一出,為了讓這次的火攻順利實施,竟然使用苦肉計。

  那黃公覆這么大年紀了,還挨了他一百五十軍棍。

  目的不就是為了在詐降的時候靠近我軍,然后趁機放火?

  鳳雛先生,還真有你的,那周瑜敢想,你就真的敢渡江過來獻連環(huán)計。

  你這勇氣還真是讓我等佩服?!?p>  龐同此刻絕望了,他心里清楚的很,如今已經沒有任何翻盤的余地了。

  原來李浪他們早已經知道黃蓋和周瑜使用苦肉計前來詐降。

  甚至李浪他連黃蓋詐降的目的都算得一清二楚。

  那周公瑾的火攻還有必要施展下去么?

  這把火還燒得起來么?

  龐同在心里給出的答案是:根本不可能。

  而且東吳這一戰(zhàn),最大的失誤便是在于,他們小看了曹孟德,更小看了曹營之中新冒出的李浪。

  “鳳雛先生若是不服氣,那我便考考你。

  那黃公覆不期便會攜帶軍士前來詐降,不過他先前并沒有和丞相約定好時間。

  就請鳳雛先生猜一猜,黃公覆會在哪日哪時過江來降呢?”

  這問題問得龐同再次說不出話來,說到底,他哪里知道周瑜會讓黃蓋在什么時候渡江來降。

  不僅龐同答不上來,軍帳之中的其他對此也是沒有任何頭緒。

  黃蓋攜軍士詐降之日,便是大戰(zhàn)將起之時。

  可是這具體是哪日哪時,他們怎么會知道。

  甚至,就連周瑜都不曾確定時間吧?

  李浪笑了笑:

  “到底還是高看臥龍鳳雛這個名頭了啊?!?p>  時間我都已經替黃公覆算好了,就定在十一月二十。

  三更時分,他黃蓋準時來降”

  龐同:“。。?!?p>  曹孟德:“。。?!?p>  程昱:“。。?!?p>  荀攸:“。。?!?p>  如果說先前的計策,眾人會感嘆李浪的足智多謀、深謀遠慮。

  但此刻將黃蓋投降的時間給說出來,這就有點神鬼莫測了啊。

  曹孟德先是滿臉震驚地問道:

  “李浪,為何黃蓋詐降的時間會是十一月二十月的三更時分?可有依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