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管事帶著門房攔住,但大多是官宦子弟,也不敢武力驅(qū)趕。
“少爺,您回來了!”
“哎~!快開門?!?p> 李景隆走在前面,朱榑跟著他,從敞開的一道門縫間,擠了進去,世界頃刻清凈了。
曹國公府之大,穿過三個庭院,在小橋流水的亭閣中,見到氣定神閑的李文忠。
江南庭院,多是山水亭閣的景致。
今日,李文忠穿著一身青白儒袍,頭束方巾,正坐在石凳上,與他對弈的人似乎因為朱榑到來,提前離開了。
李文忠不喜歡下棋。
身為武將,覺得方寸之間的對弈,不如戰(zhàn)場上來得精彩,許是打過太多場戰(zhàn)役,那種波詭云譎,變化不定的戰(zhàn)場,才能激起他的勝負欲。
朱榑走到身前,他也不起身,左手換茶盞,右手倒上一杯清茗。
“兄長許久沒教我兵法了,學如行舟,母后是這么教導我的。”
“這幾日無暇?!?p> “今日,我和太子去了國子監(jiān),那祭酒定下規(guī)例……我口誅筆伐,一番良知之論,說的祭酒自慚形穢,祭酒被罷黜,也是罪有應得,竟敢壓下奏本?!?p> 朱榑開始滔滔不絕,講述今日見聞。
李文忠喝茶的手僵住,聽到壓下奏本,抬起頭,深深地看了朱榑一眼,平靜的眼底終于開始波動。
“宋訥壓下奏本?”
要知道,一個月前,浙江金華府知府楊胥,收受鄉(xiāng)紳賄賂,舉薦兩個民生入國子監(jiān),被朱元璋三千六百刀處死。
宋訥執(zhí)掌國子監(jiān)時,有沒有受賄銀,李文忠不敢斷定。
但死了如此多監(jiān)生,朝廷沒將他處死?
“呵,朝中有魏國公坐鎮(zhèn),兄長的事,比教授我還重要嗎?母后知道,一定會揪著兄長的耳朵,責罰你懶政失職?!?p> “明日我去大本堂,靜候殿下。”
李文忠有些從心了。
朱榑想去后苑采風,可李文忠不僅沒有師長的誨人不倦,也沒有好客的熱情。
正當兩人沉默時,毛驤來宣李文忠進宮,正好李文忠也有事稟報,索性把朱榑一并帶回宮里。
李文忠邁著沉穩(wěn)的步子,比任何時候都多了一絲異樣的情緒,畢竟,朱元璋不僅是皇帝,還是他的舅舅,更是他的養(yǎng)父。
兩人明明沒差多少歲。
女子十四可嫁,男子十六可娶,有些豪紳甚至十二就讓通房丫鬟身懷六甲,朱元璋和李文忠相差十二歲。
朱榑覺得,兩人同時出現(xiàn)的感覺,古古怪怪,像是年少不經(jīng)事的父皇,未婚先育,有了個大兒子。
朱元璋正埋頭捧著書,身軀依舊挺拔,更顯露出一股壓迫感,“江浙復耕到何等程度了?”
“還有一事,江浙復耕的事就完成了,百姓棄田,不全然是稅賦之故,臣這趟下巡江浙,下令抓捕糧長,共計一百六十人?!?p> 糧長是地方的大戶,被朱元璋賦予田賦的催征、經(jīng)收和解運的權(quán)力,以民治民。
每年,糧長都會押送稅糧來京城。
因為朱元璋已經(jīng)不相信官員了。
這些底層的小糧長,饑渴了太久,好不容易得到管轄百姓的權(quán)力,露出貪婪暴虐的本性。
“巡過浙江金華時,臣發(fā)現(xiàn),糧長將收繳上來的稅銀,當作高利貸,放出去,再向上級衙門申請延期繳納……故而,江浙多地年年拖欠稅款?!崩钗闹业?。
朱元璋聽了此番話,身軀逐漸坐直,瞇起了眼,滿是要殺人的目光,“這些糧長,今日午時前,能到京城嗎?”
“巳時便到了?!?p> 李文忠明白朱元璋的心思,還沒有京城,就預料到了他們的下場。
巡視江浙時,路過十幾個村落,新添的人丁,不足往年的一半。
細問之下,百姓養(yǎng)不起,將新生的孩子都掐死了,丟入山澗或者湖中。
這是誰的罪過?
朝廷尚且國庫空虛,糧長一個個都是地方巨富,不除掉他們,百姓還以為是朝廷讓他們這么做的。
朝廷收不上糧,還要背負罵名。
果然,一百六十糧長全部被下令處死。
朱元璋不僅要處死他們,還要讓他們,在江南的田間地頭巡游,朱榑此時,心說有一批宮女太監(jiān)要入宮了。
李文忠緩緩道:“地方府庫的農(nóng)具,增置十之二三,臣讓衙門發(fā)到百姓手中,但功勞,還是進賢鐵冶所的,臣以為,應當嘉獎?!?p> 煉鐵技術(shù)的改良,發(fā)揮成效了。
影響農(nóng)業(yè)的農(nóng)具……江西進賢煉鐵所,負責補給江南之地,增添了十分二三,百姓農(nóng)具擁有量,肉眼可見上升。
朱元璋一口氣吸了許久,腹下衣裳脹鼓鼓的,怒不可遏,可聽到這振奮人心的消息,神色明顯一滯。
沒有人比他知道,農(nóng)具的重要性。
朱元璋板著臉,看向朱榑:
“你不去大本堂,來奉天殿作什么?”
“師傅在這里?!?p> 對朱榑進出奉天殿,朱元璋也沒驅(qū)趕他,李文忠知道朱元璋還有事,靜候朱元璋下一步旨意。
就在朱榑有些不耐煩時,一個身軀魁梧的老者走進來,兩鬢霜白,忠厚敦良,眉目和善,兩腿猶如紙上的筆頭,蒼勁有力。
見到來人,朱榑愣了下,驚呼:“大鼻子先生?”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
“哈哈哈,幾年不見殿下了,殿下倒是多了幾分英勇,像個將軍?!?p> 對朱元璋行禮后,李善長笑吟吟地看向朱榑。
父皇把李善長召回京城,我怎么有種不好的預感……
朱榑懵了下,他與李善長自幼就生活過,李善長是太子的老師。
歷史上,兩位白手起家的皇帝,劉邦和朱元璋。
他們不僅都出身微寒,班底也有許多相似之處。
李善長被比作蕭何,替朱元璋統(tǒng)御后方,軍士在前方打仗,李善長在后方安頓他們的家眷,保障供給。
經(jīng)他手運輸?shù)谋憽⒓Z餉,從不缺額,保障了前方作戰(zhàn)。
多方猛將來投奔朱元璋,難免要分個高下,不利于團結(jié)。
李善長從中調(diào)和,讓他們齊心協(xié)力,替朱元璋效力。
朱元璋常常說,善長饋響之功,未必不如蕭何。
朱元璋見到李善長,心中高興:“善長啊,淮西與京城不過幾天的日程,怎的也不來看看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