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林老板為伙夫作保
反而那些大小世家出身的公子,居然各個修武,甚至都入了品,他們來這里競爭干嘛?
這世道真的不給百姓一點翻身的機會啊!
唱過名字的已經(jīng)有八十多人,卻已經(jīng)淘汰了六十多個,場面相當慘烈。
二十多個通過的公子哥都是衣著鮮麗,嬉皮笑臉地看著那些垂頭喪氣離開的漢子們,肆無忌憚的嘲笑、諷刺。
“看,那家伙長的像頭狗熊,哈哈哈!”
“我看更像條狗,還是條吃屎的笨狗,哈哈?!?p> “你看那小子呆頭呆腦的,就這樣還想當城主府護衛(wèi),滾吧……”
“誒,你看這家伙,長的像頭黑驢?!?p> “我的天,這小子看著得三四十了吧,他咋來的?難道是給兒子報名,哈哈哈哈?!?p> 這幫人把目光集中在張大鵬身上,評頭論足,肆意調(diào)笑。
張大鵬當然聽到了,但他現(xiàn)在等著排隊唱名,哪有功夫去反駁。
再說了,這幫人都是出身世家,他張大鵬得罪不起。
“張大鵬,云州城群芳閣后廚伙夫……”
“哈哈哈哈!”
沒等考官唱完名,旁邊拿群公子哥就炸了,有的甚至笑到跳腳。
“群芳閣,哈哈!我看這小子是龜公吧?!?p> “張伙夫,我看更像是屠夫,哈哈哈……”
“噓……滾蛋吧,張龜公。”
砰!
主審管猛然一拍桌子,寒著臉道:“肅靜,誰再敢胡言亂語,亂棍打出去?!?p> 那幫公子哥趕緊閉嘴,打出去就等于被淘汰了,誰也不敢冒這個險。
書案前考官撇撇嘴,繼續(xù)唱名:“張大鵬,云州城群芳閣后廚伙夫,作保人:群芳閣后廚邢管事、群芳閣老板……”
考官張著大嘴抬頭上下打量張大鵬一番,這才繼續(xù)低頭念道:“群芳閣老板林夢嬋?!?p> “嗡!”
就像平靜的水面砸了一塊石頭,周圍眾人瞬間又炸鍋了,連那兩名副審官都驚的面面相覷,無法淡定。
“林老板做保?這是怎么個情況?”
“林老板為伙夫作保,還有這種事?”
邢管事沒人認識,可林夢嬋的名頭就太大了,在整個云州的貴人圈子里,誰不知道群芳閣,誰沒聽說過林夢嬋的故事。
“合格,通過?!?p> 主審管波瀾不驚,面無表情的說道。
“什么,這也能通過?”
“一個春樓的伙夫也能來參選城主府護衛(wèi)?”
“賤民豈能修武?這里面定然有貓膩?!?p> 有幾個已經(jīng)通過唱名的世家子弟炸了,各個義憤填膺,在他們看來賤民永遠都是賤民,根本就不配修武。
“孫師爺,我是云州城葉家世子葉辰,只想問一句,什么時候賤民也能參選城主府護衛(wèi)了。我大周開國三千年,還沒有這個先例。”
這話一出口,立刻引來眾世子的共鳴,從他們已知的歷史來看,賤民是不配修武的,但凡哪個賤民敢修武,都要被滅三族。
“我大周沒有賤民?!?p> 孫長老冷冷的撇了葉辰一眼:“不服,可以去城主那里告?!?p> 流水的城主,鐵打的世家。
葉家在云州傳承上千年,家族五品以上武者十幾人,老族長更是三品武者,跟城主大人實力相仿,可謂根深蒂固。
就算城主大人親至,也得給葉家三分薄面。
葉辰吃了釘子,小白臉上憤憤不平,但又不敢再反駁,只是恨恨的瞪了張大鵬一眼,嘴角泛起一絲冷笑:小子,別落在我手里。
既然通過了,張大鵬便走出人群,孤零零的站到一旁,跟對面二十幾個世家子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娘的,居然被一個賤民給比下去了?!?p> 被淘汰的人里面,也有世家子弟,看著張大鵬入選,自然恨的咬牙切齒。
“下一個?!?p> 孫師爺根本沒搭理這幫人,面無表情的喊道。
唱名結束,入選下一關的人總共才三十六個,其中世家出身的三十五個,唯獨張大鵬自己是賤民出身。
“告他去,這里面有貓膩。”
幾個被淘汰的世家弟子心中不忿,簇擁著朝外面走去。
“所有人到前堂,參加首輪筆試?!?p> 考官一聲吩咐,帶著入選的三十六人朝前堂走去。
前堂很大,已經(jīng)擺好了數(shù)十張案幾,案幾上都有筆墨紙硯。
待眾人落座,主考官孫師爺面沉似水,環(huán)視眾人道:“當下入選的共有三十六人,現(xiàn)在起你們需經(jīng)過三輪測試。這第一輪為筆試,考教的是學識?!?p> “第二輪為推理,考教的是智慧。”
“第三輪為比武,考教的是個人實力?!?p> “三輪測試結束,以綜合成績進行排名,來確定最終入選之人?!?p> “現(xiàn)在開始第一輪測試,你們共有一炷香時間?!?p> 孫師爺說完,副考官開始分發(fā)試卷,旁邊便有人點燃了一根檀香,看起來能燒兩刻鐘。
張大鵬接過來一看,心中了然:卷子共有三道題,都是節(jié)選的道德經(jīng)中的段落,讓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二段: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第三段: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咝……”
張大鵬這邊還沒看完題,前堂內(nèi)便響起了一片倒吸冷氣之聲。
道德經(jīng)已經(jīng)傳世兩千余年,任何一家書坊都有的賣,只要花上二兩銀子便能買上一本。
但也正因為太過普及,所以很難引起人們重視。
這世道但凡家里有識字的人,大都會買一本道德經(jīng),可誰又認真的去讀過呢?
張大鵬很慶幸,前世的他對道德經(jīng)也不熟悉,但自從被何二騙了三千兩銀子,那不學都不行了,尤其是后來唐長老現(xiàn)身說法,講了五天五夜的道德經(jīng),讓他對這本奇術有了深層次的了解。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