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秉哲死后沒幾日,宣德門外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那個太學生陳東,他又上書了!
作為一個熱血中年,陳東在給朝廷上書的路上好像總是顯得不遺余力。
其實也能理解,陳東在汴京城內(nèi)即便是名聲再響亮,在讀書人中即便威望再高,他也終究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
因為他的耿直性格,徽宗皇帝并不曾授予他什么官職,所以他長年以貢生人汴京太學。
趙欽初即位的時候,陳東也算是幫了不少的忙,且之后二人之間也一直未曾斷過聯(lián)系。所以趙欽一直想給他一個官職,本來是打算先給他一個言事的官職,也算是和他的專業(yè)相符合。
可是轉(zhuǎn)念一想,又深覺不妥。
陳東是資深的儒學生,而自己日后所做之事,恐怕會有許多并不討儒家學派的人喜歡。
到時這個自已一手提拔起來的,天不怕地不怕的言事官,再反過來天天言自己那可就鬧笑話了。
再加上趙欽從即位之后事情就一大堆,因此至今也還一直未認真考慮過到底該封陳東個什么官職。
所以,對于一個沒有任何官職在身而又滿腔熱血的太學生來說,上書,是他所能想到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可以報國的方法。
就比如當時幫著趙欽參高俅那次。
因此眼下他再次上書,倒也不稀奇。
只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陳東的這次上書,規(guī)模更大,范圍更廣,力度更深!
二十六日,卯時三刻。
趙欽正在垂拱殿內(nèi)坐著,昏昏欲睡的聽各個官員闡述對這次即將到來的宋金之戰(zhàn)的戰(zhàn)術(shù)思想。
如今既然官家已經(jīng)明擺著決定要戰(zhàn),那大家就意思意思,討論討論到底該怎么戰(zhàn)吧!
但是顯然這些人并不擅長此事,繞來繞去的就那幾句話。
“我大宋天威,神軍一出,當不戰(zhàn)自勝?!?p> “邊陲小國,不足掛齒?!?p> “可是上次,我們就沒有打過這個邊陲小國啊。”
“你此話何意,你這是動搖軍心?!?p> “那也好過你妄自尊大?!?p> ……
然后就吵起來了。
這些人雖然出謀劃策不行,但是相互攻伐卻是在行的很,像今天這樣朝堂之上的爭吵,從收到第一封急報,到現(xiàn)在從未有一天停止過。
主要表現(xiàn)就是互相埋怨、互相甩鍋,但實際上內(nèi)里就是找各種理由打擊政敵,提高自己的身價。
趙欽實在是對這些人有些無語,如今邊境形勢危機,兩軍對壘,隨時都有可能打起來,可這些朝堂宰執(zhí)、國家重臣卻還在這朝堂之上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爭吵個不休,想著趁機給自己多撈幾把。
倘若朝堂之上都是這種人,那國家何愁不亡!
但是趙欽眼下卻也頗有些無可奈何,現(xiàn)在還不是動手清算他們的時候。
這個群體太過于龐大了,它是大宋朝重文輕武百年來所積壓出來的一顆碩大的毒瘤,不是一兩日就能清除的。
所以也難怪北宋末年,明明有那么多的忠臣良將,最后卻反被金國虐的毫無還手之力。
因為從上至下的政府機構(gòu),大都已經(jīng)爛到骨子里去了,對外是慫包,對內(nèi)卻一個比一個剛,一個比一個會扯淡!
當然,再臟的淤泥里,也總會有不染的青蓮。
刑部尚書王云這時忽然朝趙欽作揖道。
“官家,臣以為,金國最大的仰仗是他們的騎兵,而騎兵貴在速戰(zhàn)速決。因此,在金國入侵之后,可令各城提前堅壁清野,以守為主,騷擾為輔。此舉不僅可最大程度的減少損失,又能使得金國騎兵無用武之地?!?p> 趙欽眼前一亮,這個王云他是有印象的。
歷史上,王云是個堅定的主戰(zhàn)派,在徽宗晚期,他便曾數(shù)次疾呼,要防止金國入侵,并隨時做好同金國一戰(zhàn)的準備。
同時他也是個忠臣,在朝堂上的官聲很不錯,只是最后下場不太好!
沒死在金國的鐵騎之下,反而因為被自己精心保護的磁州城內(nèi)的百姓誤會,被百姓活活給打死了。
實在是令人惋惜!
而且此人很聰明。
前幾日,趙欽設計引出徐秉哲上面的大貪官,這王云配合的極好,很快就領悟了趙欽的用意,故意放出風去徐秉哲要招供,這才讓朱拱之順利的抓住了那個“中間人”邢娘子。
趙欽心下對王云有好感,因此贊許地對他點點頭。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王卿當真是一語中的,直切要害?!?p> “官家過譽,臣不敢當。”
就在趙欽還欲和王云再就此事深入探討一番時,忽然一陣急促的鼓聲,從皇城外傳了過來,鼓點密集,鏗鏘有力。
趙欽雙眼一亮,心中一顫。
來了!
吵得不可開交、面紅耳赤的大臣,也不約而同的停了下來,紛紛側(cè)耳傾聽。
起初大家還以為是報時的鐘聲,可仔細一聽,卻登時紛紛面色大變,都察覺出了不對勁的地方,這不是晨鐘!
這是……
這是登聞鼓!
緊接著一名殿前司禁衛(wèi)軍便慌里慌張的跑了進來。
“陛下,宣德門外聚集了大量的太學生,為首的好像是一個名叫陳東的,說是要替萬民上書,還說……”
“還說什么?不要吞吞吐吐的,朕恕你無罪。”
“說是要助朝廷,誅奸臣!”
“放肆?!?p> 趙欽一拍龍椅扶手。
“這些個太學生真是越來越無法無天了,如此說法豈不是影射太上皇不能慧眼識人,真是膽大包天?!?p> 反正他剛剛登基,即便是有奸臣,那也是趙佶遺留下來的禍害,和他趙欽可沒啥關系。
“不過嘛……”
趙欽忽然又話鋒一轉(zhuǎn),往后稍微坐了坐,以便讓自己的腰部更舒適。
“雖說陳東行事略有不妥,但畢竟他們這些太學生也是為國憂心,朕亦不忍斥責。你去將他們的書諫取來,我且看看到底所為何事,再來定奪?!?p> 禁衛(wèi)軍聞言“一溜煙”便往宣德門外跑去。
待禁衛(wèi)軍離開后,趙欽坐在龍椅上,看著站在下首的官員。
有一小部分官員仍是面色如常,神態(tài)安定,但絕大多數(shù)官員,則冷汗直流,眼神飄忽不定,臉上紅一塊白一塊的。
陳東的事跡,他們誰不知道。
上個月的時候,他的一紙上書,把和太上皇有著幾十年感情的寵臣,殿前司都指揮使高俅都差點掀翻了船。
今日更是來勢洶洶,陣仗比上次還要大,所以大家此時都在揣測,不知道又是哪個官員要遭殃了。
趙欽心中冷笑一聲,看著那些此時一個個顯出窘態(tài)的官宦,心中竟生出一絲快感,縮在袖子里的手,也不由得輕輕握了一下。
“既然你們喜歡在這朝堂上演戲,那今日朕就陪你們好好演一出這殺雞儆猴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