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濟被流矢射死,張繡接管軍隊退往順陽的消息傳到襄陽的時候,劉表帳下的從事皆開始向他道賀。
襄陽州牧府邸,劉表身邊蒯良、鄧義、劉闔、諸葛玄、劉先、鄧洪、文穎以及親信成奇等人坐在其中,他們都是劉表的從事、別駕、治中、功曹。
之前說過,實際上每天跟在劉表身邊的并不是蔡瑁蒯越這幫人,而是他們這幫州府從事,因為蔡瑁蒯越他們已經算是一方小諸侯,自己就可以養(yǎng)賓客征辟屬下功曹,所以他們的地位更高。
不過地位高歸高,可他們這幫從事每天就在劉表身邊辦事,因此天天都能看到劉表。沈晨也常常往州牧府邸來,有時候是為了見叔父,有時候是特意去找劉表請教經義。
一段時間下來,鄧洪和沈晨這對祖孫在州牧府到處都混了臉熟,今日剛好沈晨也在,他是來找鄧洪的,結果忽然得到劉表召見在中廳開會,他也過來了。
劉表等人齊之后,才環(huán)顧一周說道:“諸位,穰城那邊傳來消息,張濟被弓箭射死,西涼軍已經撤兵了。”
“恭喜明公,賀喜明公,守衛(wèi)了一方水土,荊州百姓皆感公之恩德?!?p> “明公守土有責,自是威加四海,此等西涼宵小之輩,即便是來犯我荊州也不過是自尋死路罷了。”
“此番擊退西涼軍,明公必可名震關東!”
諸多從事別駕治中功曹紛紛獻上彩虹屁,為劉表道賀擊退了來犯之敵,同時還狠狠夸贊了劉表一番,馬屁拍得震天響。
唯有沈晨在下面遠遠看到劉表臉色其實并沒有多好看,于是立即在鄧洪耳邊耳語了幾句。
鄧洪聽到后臉色微微有些發(fā)白,搖頭想拒絕,但沈晨卻又說了幾句話,這才無可奈何,硬著頭皮站出來說道:“明公,既然擊退了西涼軍,為何悶悶不樂呢?”
劉表嘆氣道:“雖然擊敗了他們,但我軍傷亡更大,西涼軍在野外鏖戰(zhàn),不僅擊潰了鄧濟部,殺死了數(shù)千人,還以區(qū)區(qū)四千人的兵力將我一萬三千人打退,這讓我怎么高興得起來呢?”
“額......”
諸多州府從事一時間面面相覷,這么一想,似乎也確實不值得高興。
鄧洪說道:“西涼貧瘠,人若不悍勇則無法生存,因此西涼人多悍勇之輩倒也并不奇怪。我覺得明公可能是在擔心,他們雖然退軍,可還是有可能來犯南陽,若想全殲他們,恐怕要付出不小的代價吧?!?p> “是啊,不過一萬人就能讓我兩萬大軍如此吃力,若是要全殲的話,恐怕要把南陽所有的兵力派出去,還得從襄陽另派援軍才有可能?!?p> 劉表面沉如水,他現(xiàn)在是五十四歲,還沒有到晚年那么昏聵。
敵人野外鏖戰(zhàn)遠比荊州軍強橫,這讓他非常擔心一旦再次開戰(zhàn)的話,自己就得派出最少四五萬的兵力,才能吃下這一萬人,而且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少。
見到劉表果然如沈晨預料的那樣,鄧洪就放下心來,立即說道:“明公,我有個建議?!?p> “哦?”
劉表立即不著痕跡地看了眼沈晨,見沈晨在末席眼觀鼻鼻觀心,心里就有了明悟,開口問道:“幼碩有何妙策?。俊?p> 鄧洪答道:“那張濟來南陽就食,無非是關中無糧,迫不得已,本身可能不愿意來我荊州廝殺。此番西涼軍首領被殺,軍心必然大亂,群龍無首之下,若明公派人招降,給予錢糧安撫,必能收服他們,皆時為明公所用,豈不妙哉?”
招降?
劉表摸了摸下頜山羊須,思索起來。
還未等他說話,有人說道:“明公不可,西涼軍時常降而復叛,乃是反復無常之輩,若是招降他們,豈不是開門揖盜?這怎么能行呢?!?p> “是啊,這些人皆董卓麾屬,不說董卓如何,單說那李傕郭汜等人,哪個不是國賊?豈能與他們談和?”
“明公,這萬萬行不通啊,西涼軍狼子野心,給予了錢糧他們壯大后反噬可如何是好?”
一時間不少人都反對鄧洪的提議。
倒不是他們對鄧洪有什么意見,相反,鄧洪為人八面玲瓏,和同事關系處理得都還不錯,逢年過節(jié)都會送禮拜訪,人緣挺好。
主要是現(xiàn)在西涼軍的風評可能有那么億點小問題。
譬如廢立皇帝啦,毒殺廢帝和皇后啦,盜掘皇家陵墓啦,強行遷都啦,大量屠戮洛陽關中人口啦,反攻長安劫持天子啦,肆意殘殺三公九卿級大臣啦。
種種惡行跟他們比起來,曹操屠殺徐州數(shù)十萬百姓都只能算是芝麻大的一點小事。
雖然曹操號稱小董卓,董卓干過的事情曹操也干過,屠殺、盜墓、殺皇后、劫持天子、肆意殘殺大臣哪樣都沒跑。
但人家曹操至少表面功夫做到位,而且個人能力和政治水平遠超董卓十萬八千里,將“挾天子以令諸侯”美其名曰“奉天子以討不臣”,又以其雄才大略安穩(wěn)北方而平定天下。
因此雖然大家干的事情一樣,可曹操無論從能力還是評價上來說,都比董卓強得太多。至少在當時的風評上,西涼軍不能說是人人喊打吧,那也是人嫌狗厭。
所以聽到鄧洪建議劉表接納張濟的西涼軍,諸多從事都表示反對。認為西涼軍沒什么信譽可言,如果接納了他們,恐怕會遭到他們的反噬。
唯有蒯良思索了一會兒,權衡利弊之后,忽然站起來拱手說道:“明公?!?p> “嗯?”
劉表目光看向蒯良,說道:“子柔有何見解?”
蒯良說道:“幼碩說得倒也沒錯,西涼軍雖然反復無常,但此時張濟已是窮途末路,覆滅邊緣。要想殲滅倒也容易,可何必要浪費將士們的性命呢?正所謂哀兵必勝,要想處理這股殘兵,即便是消滅掉,恐怕也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所以子柔也覺得我應該招降?”
劉表問道。
蒯良點點頭道:“是的,招降他們,可讓他們駐扎在宛城以守荊州門戶。即便是他們發(fā)生叛亂,也危及不到襄陽?!?p> 駐扎于宛城?
諸多從事治中互相對視,忽然覺得蒯良似乎說得也沒錯。
如果招降這股西涼軍,讓他們融入到荊州軍內部來,肯定是不行的,萬一發(fā)生內亂,危及的就是荊州中樞襄陽。
可要是讓他們在宛城那就另當別論。
因為宛城的位置在南陽偏北,距離汝南更近,襄陽更遠。
即便是西涼軍發(fā)生叛亂,他們也必須要越過新野、湖陽、朝陽這三角防線,再進攻樊城,才能到襄陽城下。
那個時候荊州早就反應過來,派出大軍鎮(zhèn)壓了,因此根本不用擔心他們威脅荊州安全。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把他們安排在宛城,就可以做北部屏障。
河南等地的諸侯如果想來進攻襄陽,首先就得擊破張濟這股西涼軍,才能夠到荊州。
如此一來,損失得也不會是荊州軍,還能夠讓荊州軍做好充足準備。
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似乎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子柔之言,甚有道理。”
“若是駐扎于南陽,那確實應該是無礙?!?p> “只要他們不來荊州就行?!?p> “明公,我附議?!?p> “我也附議?!?p> 幾個治中從事紛紛表示贊同。
其實除了蒯良說的把西涼軍安置在宛城的建議很合理以外,更重要的是說這話的人是蒯良。
一直以來,劉表最倚重的就是蔡瑁、黃祖、蒯越、蒯良四人。
看這四人的地位就知道了,蔡瑁作為南郡太守,執(zhí)掌南郡兵力,防備劉表目前最主要的敵人劉璋。
黃祖為江夏太守,執(zhí)掌江夏水師,扼守住長江與漢水的交匯處,防備從江東來的敵人。
蒯越是章陵太守,按照史書記載,理兵襄陽樊城章陵等地,甚至張允都受到他的節(jié)制,防備從河南進攻來的諸侯。
蒯良則是劉表的主簿,地位尤在諸多治中從事之上,任何事情劉表都會先問蒯良,堪稱他的謀主。
也就是說,整個荊州江漢平原從東西北三面可能會進攻的敵人,劉表派蔡瑁黃祖蒯越三人駐守,身邊則留下蒯良作為謀略顧問。
因此可以這么理解,劉表把整個荊州的安危都交給了這四個人,目前除了劉表本人以外,也就是這四個人地位最高。
鄧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畢竟只是個中下層官吏,說話分量不高。
而這話如果是蒯良嘴里說出來,自然不一樣。
見到眾人都支持,劉表便點點頭,他其實也是這么想的,主要也是西涼軍的實力讓他很擔憂。
自己派出兩萬人去,結果還被打得大敗,如果不是運氣好流矢射死了賊首張濟,恐怕最少得派四五萬人才能全殲了這股不過一萬人的西涼軍部隊,而且還會有很大的損失。
現(xiàn)在如果的情形已經算不錯了,把敵人逼退,雙方就有了和談的空間。要是能夠招降的話,安置在南陽宛城,以作北面屏障,確實是一舉兩得。
想到這里,劉表環(huán)顧四周說道:“既然大家都覺得招降為上,那我該派誰去招降他們呢?”
“額......”
“這個.......”
“唔......”
剛才還議論紛紛的治中從事們瞬間都不說話了。
雖說鄧洪和蒯良也分析過,認為張濟一死,西涼軍群龍無首,必然愿意投降他們。
但誰也不敢保證去就安全。
要知道現(xiàn)在從關中逃出來的人,吃人肉的不在少數(shù)。
“董卓初死,三輔民尚數(shù)十萬戶,李等放兵劫掠,加以饑饉,二年間,民相食略盡”。
這句話不止是史書記載,也是當時世人都知道的事情。
很多關中百姓、士兵乃至于將領,比如后來的曹魏輕車將軍王忠,都是在這個時期于關中吃過人肉。
雖說這可能是無奈之舉,但西涼軍的殘暴還是令世人感覺到畏懼,本能覺得他們可怕。
更重要的是張濟才死,萬一他們不接受招降,非要打著給張濟報仇的名義與劉表死磕,那么去招降的人恐怕......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州府官吏自然不愿意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去招降,萬一惹怒了敵人呢?
然而人群當中,卻有人站出來說道:“明公,我愿往?!?p> 眾人看去,沒想到居然是鄧洪。
鄧洪去年娶了蔡氏女,如今正是荊州炙手可熱的新權貴。
按理來說有荊州第一大世家蔡氏背書,官運應該無憂,不需要去冒險才對。
沒想到他竟有如此膽魄,居然愿意去那龍?zhí)痘⒀?,真是令人敬佩?p> 一時間,諸多同僚紛紛以佩服的眼神看著他。
怪不得人家能夠升官呢,年輕人還真是有敢打敢拼的精神。
唯有鄧洪瞥了眼坐在末席的沈晨,嘴角微微抽搐。
他真就是無可奈何被迫站出來的。
被自己那從外孫慫恿,說什么必能保他萬無一失。
開玩笑。
那可是吃人不吐骨頭的西涼軍。
傳聞中殺人不眨眼。
雖說外孫的話向來都沒怎么錯過。
但.......
但TM有這么坑外祖父的嗎?
見鄧洪瞥向自己,沈晨立即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目光望向別處,就差吹個口哨當看風景的人。
“善!”
劉表大喜道:“幼碩不愧為我荊楚俊杰,此番就由你出使西涼軍,招降他們?!?p> 鄧洪只能硬著頭皮說道:“洪必不會辱明公使命。”
“好?!?p> 劉表滿意地點點頭,說道:“需要什么,盡快開口?!?p> 鄧洪想了想就說道:“我想知道明公招降他們的條件,是給予充足糧草,讓他們駐扎在宛城即可嗎?”
“是的?!?p> “那如果他們還有別的要求呢?”
“什么要求?”
“擴張軍隊,或者要求周邊縣城依附之類?!?p> “這個......”
劉表沉吟片刻,說道:“我們需要他們來防守北方,周邊城池給予他們,倒也無礙,但章陵,還有新野周邊城池,必須由我們掌控?!?p> “我知道了?!?p> 鄧洪點點頭,拱手說道:“那洪今日就啟程前往冠軍,游說張濟殘部,投降于明公?!?p> 劉表略微詫異道:“這么快就去嗎?”
鄧洪說道:“事不宜遲?!?p> “善。”
劉表忽然有些贊賞起鄧洪來。
之前他一直覺得鄧洪完全是靠沈晨才有今日,現(xiàn)在看來,雖說背后確實有沈晨出主意,可那份愿意與自己的外孫同生共死的勇氣做不得假。
或許這也是為什么他們鄧氏能夠聽從一個小孩子的話,愿意背離家鄉(xiāng),千里迢迢來到荊州安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