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備戰(zhàn)
他回到御書房,魏征,房玄齡等人早已經(jīng)在門外等候。
眾臣紛紛施禮,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凝重:“臣參見圣上!”
“免禮!”李世民頭也不回,腳步匆匆。
眾人跟著李世民進了御書房,開始商討這場大事。
杜如晦率先諫言道:“此次大雪,大唐雖有損失?!?p> “可據(jù)探子回報,那突厥受損更重;再加上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叔侄二人爭權奪利;還有那薛延托等部落叛逃?!?p> “此時突厥實力大減,如同那病中之虎,獠牙利爪雖有,但已經(jīng)病入膏肓,死氣沉沉。”
“臣以為,可趁此良機,滅了那突厥以安定北方?!?p> 話音剛落,長孫無忌附和道:“臣附議!”
李世民點了點頭。
雖然不知道突厥受損多嚴重,但眼下內(nèi)亂加上天災,無疑是滅掉突厥最好的時機。
他又將目光放在了房玄齡的身上,問道:“愛卿可有所言?”
房玄齡上前說道。
“臣以為此舉尚可,只是出師無名,且糧草不多,外加此次賑災花費巨大,國庫空虛,軍餉也沒有著落?!?p> 眾人皆是皺著眉頭,低聲的議論了起來。
杜如晦說道:“師出無名倒是不難?!?p> “那賊子梁師都,仗突厥勢大,占據(jù)夏州,自立梁國,自稱梁永隆皇帝,如今已有十余年。”
“若以收回故土之名義,攻打夏州,那頡利可汗必定伸以援手?!?p> “如此一來,便能名正言順,攻那突厥?!?p>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又能收回故土,還能借機試探突厥,甚至攻打,真是好辦法!”
房玄齡開口道:“糧草,軍餉該如何辦呢?”
場面一片安靜,打仗無非是,猛將,兵馬,糧草,軍餉,武器這幾個因素。
猛將和兵馬,李世民是不缺的,武器也不缺。
長孫無忌出列說道:“糧草的話,臣以為當看看,此次秋稅,何不讓蕭相(蕭瑀)稟告此事?”
李世民點頭道:“蕭相,此次秋稅,收了多少?”
蕭瑀施禮道:“啟稟圣上,此次秋稅,各地尚未收齊,再加上圣上赦免災地的稅收,收取不如往年?!?p> “但臣以為單論糧草,足以同突厥開戰(zhàn),只是軍餉,軍費。國庫恐怕難以支出!”
“嗯,朕知曉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糧草的事情也好辦,雖然免除了一些地方的賦稅,但湊出軍隊吃的糧食還是能的。
現(xiàn)在面臨的難題是,國庫歷經(jīng)兩次大規(guī)模的賑災,能用的錢早就被掏空了,現(xiàn)在沒錢給士兵發(fā)軍餉,軍費也沒有。
“眾愛卿,可有辦法湊齊軍費??”李世民開口問道。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兩眼懵逼,是不是問錯人了?
帶兵打仗,出謀劃策,自己這群人在行,但是要搞錢,這不是為難我們么?
“臣以為何不開爐造錢???”蕭瑀開口建議到。
李世民和眾臣沒有說話,心里計算了起來。
房玄齡開口道:“造錢之事可行,只是眼下,對抗的是整個東突厥,動兵的數(shù)量可能前所未有的大?!?p> “直接開爐造錢,十文一兩,一百六十文一斤,十斤才一千六百貫,這要造到什么時候去?!?p> 杜如晦則開口道:“要不,向世家或者商人征集一些錢???”
話音剛落,房玄齡開口道:“不可,此舉恐怕會讓世家越發(fā)掌控朝廷!”
“那該如何呢?!”杜如晦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辦法。
在李世民當皇帝之前,軍餉的事要么落在武士彟的頭上,要么落在李淵身上,要么直接開爐造。
人數(shù)少其實還好,但一旦和突厥開戰(zhàn)。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突厥看似如同病虎,可還有掙扎的利器,一旦陷入僵持,搞不好能打個好幾年都有可能。
這么一來,壓力就轉(zhuǎn)到了軍餉以及糧草上,尤其是軍餉。
魏征開口道:“臣聽聞燕王殿下賣罐頭,一月能掙幾萬貫,或許···”
話沒說出口,但眾人都明白其中意思。
沒想到這么快就用上了……
李世民沉默了良久,還是同意道:“此事,朕知曉了!”
“傳令下去,民部催收各地秋稅,除了受災地外,不可缺漏?!?p> 說著,李世民看向了工部尚書——段綸。
他本不想交給工部尚書的,但事到臨頭,他也找不到借口不給,但好在這人還是可靠的。
因為段綸娶了李世民的姐姐,單關系上來說是他的姐夫,屬于外戚,還算是比較可靠的那種。
“還有,工部開爐鑄銅錢,罐頭工坊你要親自監(jiān)督,若是丟失,朕拿你是問!”
不到萬不得已,李世民是不想再從武士彟和世家手中搞錢的。
武士彟畢竟是跟了多年的臣子,自己還想他要錢,顯得有些無情,這讓其他臣子會有不好的想法。
至于世家,從他們手里拿錢,必定要付出代價。
現(xiàn)在,他只希望鑄幣能夠多鑄一點!!
李世民轉(zhuǎn)頭對著兵部尚書說道:“李靖,你備好武器,清點兵馬?!?p> “派出探子查探,突厥人此次損失到底多大?”
“還有,夏州梁師都,先向他招降,看看他可有歸順大唐之心?!?p> “也借機試探突厥!”
“是!”李靖應到。
隨著一道道的命令傳下,整個大唐猶如一臺緊密的儀器,開始運作起來。
只等時機成熟,便能化身騰龍,同突厥一較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