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授你后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領北京副總兵官?!敝扉φf著,看向一旁站著的石亨,說道:“你作為石亨的副手,與他同守德勝門?!?p> 范廣沒有半點遲疑,立即說道:“臣領旨謝恩!陛下,臣還有一事,懇請陛下允準!”
“說。”
“此次德勝門之戰(zhàn),臣麾下神機營有三名兵士,名作卞琿、賀博、劉志義的,請陛下?lián)嵝羝浼??!?p> 聽到這里,朱棣沒有吭聲,只是望著他。
范廣頓了頓,繼續(xù)說道:
“戰(zhàn)前,孛羅派哨騎巡查,他們三人躲在草料場一聲不吭,最后全都被活活射死…”
“正因為如此,我神機營得以出其不意,誘騙瓦剌騎兵入圍,最后殲敵近萬!”
“如此看來,他們三人才是此戰(zhàn)的第一大功臣。”朱棣神色有些動容,第一個想法就是親眼見一見這三個勇士,提拔他們?yōu)樽约核谩?p> 有這樣堅韌不拔的意志,只要稍加訓導,日后必成大器!
下一刻,卻又忽然反應過來,剛才話中所說,他們都已經(jīng)戰(zhàn)死了。
朱棣一向對這些戰(zhàn)死將士的撫恤十分重視,對一旁的文官說道:
“著禮部一并討論對卞琿、賀博、劉志義三名神機營兵士家屬的撫恤事宜,明早送到乾清宮讓朕過目。”
范廣喜極而泣,跪在地上連連說道:“臣謝陛下!臣這就回去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神機營的將士們!”
“他們的子女必須要知道,他們的父親都是大明的英雄,朕有過必罰,有功也必賞。”朱棣笑著說道:
“朕允許你先行離去,去吧,回去告訴他們?!?p> “臣告退,陛下保重!”
范廣聞聲抬起頭,沉沉地看了朱棣一眼,起身便走。
禮部官員其實并不想搭理,但畢竟這位爺是皇帝,太后不知干啥去了,現(xiàn)在還沒到場,總不能把皇帝的話當沒聽著吧?
沒有辦法,禮部官員只好異口同聲的附和。
“臣等遵旨?!?p> 封賞事宜告一段落,按道理來說,這次提前朝會也就該結束了。
但是朱棣并不打算就這么完事兒。
好不容易找了個孫若微不在的機會,不得把軍心民心都抓起來?
“戶部尚書是誰?”朱棣問道。
群臣面面相覷,戶部中走出一人說道:“陛下,戶部尚書王佐在土木堡殉國了,現(xiàn)在戶部還沒有補尚書。”
“這怎么行?”朱棣眉頭一皺。
戶部尚書,這么重要管錢管糧的部門居然還沒有一把手。
這不就是說,朕今天可以任命一個?
“那諸位可有新戶部尚書的人選嗎?”
朱棣環(huán)視左右,幾乎都是生面孔,除了剛才站出來替自己打了圓場的大理寺卿王文,其他人現(xiàn)在還都不是很熟悉。
朱棣用得順手的那些人,現(xiàn)在不是致仕,就是七老八十半只腳進棺材了,起復這幫老頭回朝廷做官也不現(xiàn)實。
那些永樂年的進士們,以前都是皇太子朱高熾在管,朱棣當時只顧著親征去揍蒙古,官員什么的不是特別熟悉。
如果短時間非要選一個,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讓誰去。
“啟奏陛下,是去年與寧陽候陳懋前往福建平定賊禍的戶部左侍郎金濂,陛下繼位前,太后便已下發(fā)懿旨召他二人還京。”
哦,原來孫若微這個妖婦已經(jīng)選好她的人了。
朱棣點了點頭,沒有十分特別的波動。
過了一會兒才忽然反應過來,剛才說的是誰和誰?
朕沒聽錯的話,是不是還有一個叫陳懋的?
新任戶部尚書金濂還沒回到京師,正統(tǒng)十四年土木堡之變的時候,正奉命在福建平定一個叫鄧茂七的賊寇。
金濂能去福建,還和如今守西直門的都督劉聚有些關聯(lián)。
鄧茂七在福建聚眾造反,一開始是讓劉聚率兵征討,本以為是水到渠成就能平定,畢竟正規(guī)軍去打小毛賊,那不是有手就行?
但問題是,不知道是劉聚能力不行,或者是什么別的原因,他沒打贏,還差點把帶出去的老本都丟了個精光。
打不贏自然要換人,接任劉聚前往福建的有兩個人。
時任戶部左侍郎的金濂,還有寧陽候陳懋。
正因為如此,他們兩個幸運地躲過了一劫,活到了現(xiàn)在。
金濂是誰朱棣真的沒什么印象,但是寧陽候陳懋這個名字,朱棣可以說是相當?shù)氖煜ぁ?p> 沒別的原因,陳懋他爹涇國公陳亨,是跟著朱棣靖難封爵的功臣之一。
在永樂年間,陳懋還是個跟著他爹和朱棣到處混經(jīng)驗的小屁孩,靖難之役、五征蒙古,他都經(jīng)歷過。
甚至有兩次,陳懋還是朱棣親自挑選的先鋒官。
當年陳懋的父親,涇國公陳亨去世的時候,朱棣還為失去左膀右臂而痛心疾首,親自撰文紀念。
沒有想到,時過境遷,當年那個跟著自己屁顛屁顛請戰(zhàn)的小屁孩,已經(jīng)能單獨統(tǒng)領一路大軍,并且成為戰(zhàn)功赫赫的名將。
等他回來,一定要見一見他。
朱棣深信不疑,當陳懋見到自己,他一定會明白的。
“自十月開始,畿輔、宣大一帶戰(zhàn)亂頻繁,百姓苦不堪言,朕決意由官府出錢為其購買耕牛,由地方官府為百姓復耕提供種籽?!?p> “宣大、畿輔各州府縣,均免除正統(tǒng)十四年、景泰元年田稅?!?p> 免稅,這是朱棣尋求地方百姓支持的方法。
很簡單,也很有效。
免稅以后百姓一定彈冠相慶,由于免除的只是畿輔一帶的田稅,對地主和商戶并未造成多大的利益損失。
但是這樣做,會加大朝廷在財政上的壓力。
這一番話說完,群臣們立時議論紛紛。
有人認為,這話的確有些道理,戰(zhàn)亂頻繁,百姓們家中多有死難者,這時下詔免稅也能起到穩(wěn)定人心的效果。
然而有人覺得,以朝廷目前的財政看,如果免除畿輔、宣大兩年稅收,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朱棣雖然今天提出來了,但現(xiàn)在畢竟不是自己說一不二的永樂年間,朝臣們能不能通過,這還是兩說。
這么重大的政策,需要先下發(fā)到戶部討論,然后戶部將意見呈到內閣票擬,最后自己再批紅,才能順利下詔。
如果想讓這道對自己有利的詔書發(fā)到民間,讓百姓看到,朱棣現(xiàn)在唯一的辦法,就只有爭取朝臣們的支持。
一來二去,沒有十天半個月的時間,這道詔書是根本發(fā)不出去的。
朱棣從沒想到,內閣本來是自己設立起來幫助處理朝政的,現(xiàn)在卻成了連自己下旨都要如此繁瑣的地步。
除了后悔以外,就是在反思。
等日后徹底把權利奪回來,一定要設立一個比內閣更能幫助皇帝處理朝政的機構。

崛起的石頭
第一天上推薦,求追讀啊兄弟們!追讀不行后續(xù)推薦就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