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游覽萬花 正魔之別
這香氣,既不顯得濃烈,又濃郁的沁人肺腑,好像可以洗滌人的塵凡。
這百花宮的花卉種植之術,堪稱技近于道了,實是將一項事物做到了極致。
世間任何事做到極致,都能生出不凡來,而百花宮的種花之術,就在其列,甚至比百花宮的武功,更強。
天氣還寒冷,這萬花谷中,卻是百花齊放,都是百花宮有特殊的種植秘法,并給澆灌特制的藥業(yè)。
進了谷口,有一條大路直通正殿,青玉石鋪就,點塵不染,也不知道百花宮怎么打掃的,走上去舒適至極。
青玉石路兩邊還有許多岔路,通向其它地方,萬俟羽修他們走的就是一條岔路。
通向一側的客房。
來在客房附近,客房的院落設計也極其高明,遠遠望去,就像一副畫,美到極致。
里邊種植著不同的花。
如果說萬花谷是百花叢中過,這里就是將一種花種到極致。
萬俟羽修入住的院落名玫瑰舍,字跡娟秀,一看就是出自女子之手,而且其書法也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玫瑰舍的建筑也是一絕,雕梁畫棟,養(yǎng)眼至極。
用的木料也是極品,院中有石制桌椅,擺放著棋盤。
還有百花宮弟子侍立在院落門口待命。
“萬俟神君,到了,您六位,就住在玫瑰舍,午飯,會有人送來,有事盡管吩咐門口的弟子即可。”
百花宮的小比,是明天,今天來的客人,就在客房休息。
跟百花宮宮主,或者三大殿主有交情的,自然也可以去拜訪,要是交情一般,或者沒交情的,只需要等待就好。
百花宮宮主,人稱“閉月羞花”,名溫婉,乃是世間絕色。
三大殿,分別是,
聽風殿,殿主“絕塵仙子”洛冰雨。
觀雪殿,殿主“無垢仙子”皇甫秋萼。
攬月殿,殿主“蟾宮仙子”秦惜若。
三大殿與百花宮的花,暗合風花雪月,也是用了心了。
萬俟羽修自然和百花宮宮主,以及三大殿主都沒什么交情,還是在甲子壽宴,見過“無垢仙子”皇甫秋萼。
唐雨晴作為女子,卻是出身魔道,與正道十大門派之一的百花宮也沒來往,倒是省了寒暄。
“出去轉轉,我看她們?nèi)f花谷挺漂亮的。”
慢說唐雨晴覺得漂亮,就是以萬俟羽修看來,萬花谷也是美不勝收,這群女人還是真厲害,擺弄花草是一絕啊。
“好啊,我也正想轉轉,你們?nèi)齻€看家,別亂跑,別惹事,尤其是你,閻寶,知道嗎?”
“知道了,師叔。”
“知道了,神君?!?p> 江童有符紅瑤在,估計沒有閑心招惹是非。
百花宮女子雖美,但符紅瑤也不差。
萬俟羽修、唐雨晴、藍妃顏出了玫瑰舍。
“請問三位貴客要去哪里?”
“隨便轉轉,參觀參觀你們?nèi)f花谷?!?p> “需要帶路嗎?”
“不用了,我們自己看看?!?p> “好的,請?!?p> 三人出了玫瑰精舍,一路走過去,也沒目的地。
萬俟羽修陪在一旁,唐雨晴和藍妃顏有在中間,倒是讓藍妃顏暗贊萬俟羽修有魔門少有的君子之風。
魔門之人率性而為,說不好聽就是狂妄自大,只知有己,不知有人。
儒家有性善論和性惡論。
講究人之初,性本善。
以及人之初,性本惡。
認為性惡的,覺得人需要教導,才可使之知書達理。
魔門其實就很能體現(xiàn)性惡論,縱意放大本心,最后就是成為一個惡人,而不是魔。
反而魔門頂階的高手,不僅相當自律,更是由魔入道,生出魔心。
這里的道,是魔道的道,是天魔祖師所創(chuàng)天魔大道,講究以七情六欲入道,以情御法,煉化七情六欲成就一顆天魔金丹。
這是正魔根本的分歧,觀念上就有初始不同。
天魔是純粹的魔。
而萬俟羽修不是,他受了王繼教化,已然開始由魔入道,這里的道,是道門的道。
道門也求本真,也講率性而為,只是都是收束欲望,摒棄七情六欲之后的自在天真。
要以人的七情六欲而論,儒釋道,摒棄七情六欲,以人道從天道,是無情之道。
但要以善為情而論,則魔門才是無情之道,這也是許多魔門中人以為非作惡為榮的原因。
實際天魔本意也不是真正的以惡為榮,不過是許多門人弟子恣意放縱七情六欲的結果。
萬俟羽修因為由魔入道,才生出了君子之風,這里的君子不是指儒門君子,而是正人君子。
挨著玫瑰精舍的,還有芙蓉苑、海棠居、牡丹閣、百合館、蘭花庭、梅花園、菊花臺、芍藥廳等等,每一處俱是嵌在谷中一般,不論在內(nèi)看,還是俯視,都巧奪天工,有鬼斧神工之妙。
往里去,則是分作三條路,是聽風殿、觀雪殿、攬月殿。
聽風殿乃是執(zhí)掌外事,相當于外門執(zhí)事,接待、探聽江湖信息、與各大宗門的聯(lián)系等等。
觀雪殿執(zhí)掌宮中刑罰,嚴明法度,相當于宗門的執(zhí)法堂。
攬月殿執(zhí)掌傳功,教授弟子武藝,包括音律、繪畫、書法、舞蹈、種植、釀造等等,可謂多才多藝,相當于傳法長老。
三大殿門外就站的是執(zhí)勤的弟子了,也不讓隨意參觀,萬俟羽修三人只是在外看了看建筑格局。
三大殿建的也是別具一格,每一座大殿都有獨到之處。
其它,除了一些特殊地方,也不限制參觀,實際有閑心的不少,尤其跟著師長來的年輕女修,對萬花谷的景色,都流連不已。
萬花谷地方不小,谷中還有不少天然景觀,也經(jīng)過了攬月殿妙手的雕琢,像是平湖觀月、靜雨聽瀾等等。
一路上,萬俟羽修也遇上不少熟人。
武林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其實最頂尖的也就是四大道統(tǒng),八十八家宗門。
古往今來,自軒轅皇帝始,四千來年,再往上數(shù),到上古煉氣修士,五六千年。
從四圣時代開始,才使得武道真正大興。
上古修士皆是建立自己的洞府,不好名利,每代近傳承一二人,不少人甚至根本就不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