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窮文富武,練武是很消耗錢財的,不說那些跌打損傷的藥,就光是平日里吃的,也得有營養(yǎng)才行,窮苦人家連野菜都要搶,哪里有錢給人練武?
那個蒙面人是個練家子,想來要么是個有錢的人,要么是跟著有錢的主兒。
在大梁,富貴人家也會挑選有習武根骨的孩子從小培養(yǎng),長大了就是自己可以信任的貼身護衛(wèi)。
像香月就是這樣的貼身護衛(wèi)。
她的身手超出普通女兵太多,估計就是在戰(zhàn)場上也是個好手。
段治平懷疑那個蒙面人就是這樣的人。
因為擄走劉欣欣這種事情,要是富貴人家的公子,絕對不會自己出手,就算自己身手了得,一般也不會這樣子冒險。
在知道了對方的身形出眾之后,再加上那個中年婦人提供的線索,段治平的搜索立即就有了方向。
“虎子,立刻去通知兄弟們,分成四隊分別在四個城門口守著,但凡看到有身高出眾的人,先觀察他的眉峰處有沒有黑痣,一旦發(fā)現這樣的人,立即發(fā)射哨箭!”
段治平快速的吩咐下去。
秦都尉已經趕去解封郡城了,很快郡城就可以隨意出入。
如果段治平是對方,一定會想著盡快逃離這個郡城。
所以想要抓到兇手,他的動作必須快起來。
“好?!?p> 虎子點頭,立即轉身打算去傳達段治平的命令。
這時候,香月卻是開口叫住了準備出門的虎子:“等一下?!?p> 虎子不解的回頭看著她。
香月解釋道:“根據那三個賊匪和阿春的描述,此人一腳就能將趙書禮的家奴踢飛出去,肋骨更是斷了好幾根,足以說明此人的腿上功夫十分了得?!?p> “你告訴兄弟們,在把守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貿然行動,此人極其危險。”
聽到香月的話,虎子也記起來,當時馬車一下子拐進了箱子里面,他們前后趕到的時間不超過五秒鐘,那人就能將劉欣欣打暈,然后跳墻逃走,確實腿腳快得很!
“好,我會讓兄弟們小心點的。”
虎子記住了香月的提醒,接著跑去通知兄弟們了。
宋惜月看著虎子從身邊呼嘯而去,走入屋內,朝段治平問道:“二郎,現在欣欣已經救出來了,懸賞令上銀子還要不要兌現?”
那兩個提供線索的人,本來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舉報上來的,其實他們都知道自己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算什么,跟線索也是八竿子打不著。
但是事情就是那么巧,在段治平充分發(fā)揮聯想之下,這兩條線索還真的成為了救出劉欣欣的關鍵。
兩個人就是五百兩銀子,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宋惜月也很是心疼,所以有此一問。
賴賬的話也可以,只要說是別人舉報的就行了,他們自己不相信自己隨口舉報的事情會有用,肯定能夠騙過他們。
不過宋惜月不是賴賬的人,她想要表達的意思是,這個懸賞的金額可以少一點。
聽到宋惜月的話,段治平卻是搖頭:“發(fā)布懸賞令的時候既然說了給賞銀,那就一分不能少,這不是錢不錢的事情,而是信譽的問題。”
“老百姓們不會聽你說什么,而是看你怎么做。誠然我們可以賴掉賞銀,但是下一次老百姓就不會再相信咱們了,沒有必要為了幾百兩銀子而廢掉咱們自己的信用。”
轅門立木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
如果商鞅不給那五十兩黃金,那些老百姓們也拿他沒辦法。
但是卻會因此失去誠信。
一旦失去了誠信,以后他推行的變法就沒有人會支持,秦國也不可能快速變強,一統(tǒng)六國。
段治平自然不愿意因小失大。
此時對于他來說,正是一個轅門立木的好時機。
趁此機會,老百姓們就會知道他段治平是一個說話算話的人,以后他想要在郡城說什么做什么,自然也會有人相信。
而且,這次要不是那兩個百姓提供的線索,可能段治平到現在都沒有救出劉欣欣。
心中也是存了感激之情。
幾百兩銀子,對于段治平來說,反倒是小事情。
“行,那我去將賞金送過去?!?p> 宋惜月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聽到段治平的話,當即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帶上禮物和劉欣欣去了一趟郡守府,宋惜月也找到了當初提供線索的兩個人。
在郡守府的門口,劉欣欣從哪壘成一座小塔般的銀山上面取出了五百兩銀子,分給了提供線索的兩人。
這幾天,段治平出天價懸賞線索,還在郡守府門口堆起銀山的事情十分火爆,受到了郡城很多人的關注。
劉欣欣是昨晚被救出來的,知道這件事情的人不多,老百姓們更是都還不知道,這大早上還來舉報線索的人越是很多。
宋惜月親自將懸賞的賞金發(fā)給了提供有用線索的兩個人,這一幕很多人都看到了。
提供線索的兩個人自然是拿著銀子歡天喜地的離去,同時段治平一言九鼎,當場兌現承諾的消息,也不脛而走,漸漸在郡城傳的人盡皆知。
很多人都在討論那道懸賞的事情,說到這里自然就會帶上段治平一言九鼎的高潔品質。
這也正是段治平想要獲得的效果。
宋惜月跟段治平合作了這么久,也大概知道他怎么想的,這一手當眾交付賞金,效果比段治平預期的還要好。
與此同時,秦都尉也發(fā)布了命令,城門守軍相繼宣布郡城解封了。
楊勛和一直派人守在城門口等消息,在聽到城門守軍的宣布之后,立即飛奔回去將這件事情告訴給了楊勛和。
“終于可以出去了?!?p> 楊勛和心中松了一口氣,還以為段治平這家伙死活不肯解封呢。
這下好了,只要出了城門,就安全了。
一邊讓家奴把東西都收拾好,楊勛和自己則帶著護衛(wèi)去了一趟楊家,與楊萬空辭別。
楊萬空剛去看了一眼小兒子,看到楊勛過來和自己辭行,有些詫異:“勛和公子,你這么急著就要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