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從紅樓開始的劍仙之路

第十七章 交卷

從紅樓開始的劍仙之路 上林春 2129 2022-09-16 15:31:10

  華夏古代的科舉由府縣自主出題,縣令知府往往憑著喜好行事,常有笑話鬧出,而大齊各級科舉統(tǒng)一由皇帝召集國子監(jiān)出題,開卷之前,嚴(yán)格保密。

  出題者是由天命司從國子監(jiān)的五經(jīng)博士、助教、學(xué)正與學(xué)錄合計三十七人中隨機抽取五人,隨叫隨走。

  這四類官都是主持一線教學(xué)的小官,知識面淵博,在學(xué)術(shù)上未必差于各部院的堂官,又有皇帝把著方向,試題水平有了極大提高。

  自定題至開卷的這段時間,除皇帝外,五名出題者都要被圈禁在天命司,不允許外出,更不允許對外傳遞消息。

  種種舉措,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考試的公平,也幾乎杜絕了根據(jù)考官喜好去猜題的現(xiàn)象。

  可是此刻的秦鐘,卻不得不猜,因為除了引申出來的明哲保身,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孔子對魯哀公多說的六個字:不遷怒,不貳過。

  如果把太上比作季康子,今上可視為魯哀公,或許此題是今上告訴天下人,雖太上棧戀權(quán)勢,但自己不會遷怒于三心兩意的臣子們,同樣的錯誤也不貳過,頗有點曹操燒信的意味,以表明自己的仁德。

  只不過非常隱晦,畢竟要顧及天命司的態(tài)度,不能過于直白。

  想到這一層,秦鐘大體確定了注經(jīng)思路,叫一個皇帝去談明哲保身,不是鼓勵朝臣不忠不義,劃水摸魚么?

  秦鐘又琢磨起了夏守謙,夏守謙的祖父是夏允彝,父親是夏完淳,皆為忠直之輩,政治立場必然傾向皇帝,而不是退位了仍霸占權(quán)力不放的太上。

  況且朝廷不會任由地方上的考官按照自己的意思批閱考卷,在下發(fā)試卷的同時,會有一份指導(dǎo)綱領(lǐng),作為評判文章的標(biāo)準(zhǔn)。

  那么,如何注解已呼之欲出了。

  如果按引申義去注,合乎情理,卻不符合國朝的現(xiàn)狀,再考慮到上元縣數(shù)萬考生爭奪一百個初試名額,出奇制勝才是正常操作。

  畢竟童生試,考的是基礎(chǔ),沒法對文采與深度做太大的要求。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

  秦鐘深吸了口氣,提筆書寫,水平要控制住,不能過于深奧,那不是考童生,而是考狀元,大體能達到秀才的水準(zhǔn)就差不多了。

  而且也不能表現(xiàn)出明顯的政治傾向,要由心而發(fā),真心認同,否則很容易會被認為是居心叵測之徒,怕是會給夏守謙留下不好的印象,火候必須要拿捏恰當(dāng)。

  秦鐘本身的文學(xué)造詣就極高,前世又研究過明清科舉,這一寫,竟揮筆如潑墨,無我無他,無常無在,寫到精彩處,文思如泉涌,文氣也自發(fā)的涌出,反過來助推他書寫文章。

  此時如有人留意的話,會發(fā)現(xiàn)秦鐘的頭頂,形成了一個文氣旋渦,整個考場,也靈光點點,顯然也有別的學(xué)子得了文章精妙。

  筆尖唯余沙沙聲,注經(jīng)不能超過六百字,四百來字,秦鐘一揮而就,看了看,竟覺無一字可增刪,隨即去看下一題。

  第二題同樣出自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秦鐘挺無語的,今上得有多大的怨念,才會出這種題?

  這是明擺著告訴太上,時光如流水一樣消逝,您老也該頤養(yǎng)天年啦!

  一般來說,科舉的第一題最為重要,明清科舉,第一題幾乎定生死,主要是考官的自由裁量權(quán)太大,又年紀(jì)大了,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一份試卷都細讀,如果第一題不符合考官的胃口,會直接扔去一邊。

  而大齊的科舉制度雖然更加完備,可第一題最重要的習(xí)慣仍然保留了下來。

  秦鐘再三確認此題沒有第一題那般復(fù)雜,才提筆書寫。

  當(dāng)兩題墨義答完,已是正午,秦鐘仍是精力旺盛,并不需要休息,去看第三卷。

  以詠梅為題賦詩一首,五言、七言、絕句不限。

  試貼詩朝廷不統(tǒng)一出,由地方上自行掌握,秦鐘暗暗搖頭,搜腸刮肚。

  梅蘭竹菊詩是最濫,也是最難寫的,這個世界麻煩的是,唐宋元明都有,抄詩詞只能抄清朝,清朝是華夏歷史上對人性禁錮最深的一個朝代,出彩的詩詞不多。

  好不容易,秦鐘想到了一首,吳淇的《枯梅》,提筆書寫。

  奇香異色著林端,百十年來忽興闌

  盡把精華收拾去,止留骨格與人看

  之所以寫這首詩,是覺得詩中的意境與國朝的政治形勢極為相似,有勸諫太上激流勇退,留得風(fēng)骨在人間的意味。

  在秦鐘想來,夏守謙是偏向于今上的,這首詩正合其味。

  寫完之后,秦鐘認真檢查草稿,主要是別字和避諱,如有修改處,先在草稿上注明,再騰往試卷。

  再三檢查,確認無誤,秦鐘一字一字的抄寫起來。

  自開考起,每一個時辰擂鼓一通,當(dāng)秦鐘騰抄完畢的時候,第三通鼓剛過,用時三個時辰,天色也過了正午。

  擱現(xiàn)代,就是連考六個小時,這還是最基本的童生試,難怪說考場如戰(zhàn)場,身體弱一點的都堅持不到最后,什么考到半途昏死過去,考的吐血,都是尋常事。

  秦鐘縱然有了劍氣,通過詠嘆讀書靈慧漸長,卻仍有種身心俱疲的感覺。

  放下筆,雙手撐著桌面,調(diào)整呼吸恢復(fù)精力,等試卷自然晾干,現(xiàn)在不是不能交卷,而是墨跡未干,外面還飄著雨絲,干的慢,只能慢慢等。

  好一會兒,頭腦恢復(fù)了清明,長長吁了口氣,秦鐘開始觀察起別的考生,以錢均最讓他在意。

  錢均是錢謙益的曾孫,家學(xué)淵博,文名滿江南,是個不可忽視的對手。

  此時還在書寫,眼神有些發(fā)直,怔怔盯著卷面,秦鐘猜測,應(yīng)是為第一題舉棋不定,他的眼力非同尋常,細細一看,果然,別的都寫了,只有第一題空著。

  秦鐘并未因此輕視錢均,反心神微凜,這是個強勁對手啊。

  自己是讀過紅樓夢的,明知道今上會早晚執(zhí)掌大權(quán),仍斟酌再三,而錢均是原生土著,太上與今上之爭仍未落幕,明顯是純靠才學(xué)。

  值得一提的是,太上是開國皇帝,雖已百來歲了,但龍威不減,今上只是太上的孫兒,太上活活把親兒子熬死了。

  再看別人,有的寫寫停停,有的擰巴著臉,半晌不下筆。

  少傾,確認試卷已經(jīng)干透,秦鐘舉起了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