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老狐貍與小狐貍
講真,其實在昨天陳不回借機向他提出合作干生意的時候,陳如海是極其敷衍的。
你一個從來沒接觸過商業(yè)的窮小子,要與我金陵第五大家族合作做生意?想敲詐就直說,別整投資那一套!
昨天陳如海被王氏刺殺聶飛鸞一事嚇得病急亂投醫(yī),想著花點不值一提的小錢買陳不回幾句好話,就當打發(fā)叫花子了。
那個時候,他雖然經(jīng)過陳不回的一系列選擇高看了他一眼,比如不接受父子關(guān)系反而想要平等的伙伴關(guān)系,陳如海也沒有很大的扶持他的想法。
但現(xiàn)在,聽了陳不回的計劃書,想通了其間對人性的虛榮、貪婪、跟風、欲望等等的玩弄,陳如海大為震撼。
無奸不商,無奸不商!這個奸商,陳如海有一瞬間甚至想往他身上梭哈。
可惜,此子并不生在我陳家……
“不回啊,你這名字,是誰取的啊?”
陳如海慢條斯理地端起依舊熱騰騰的茶水抿了一口。
茶杯產(chǎn)自朝歌靜安坊,使用的是來自南疆的“紅土”,經(jīng)過靜安坊特殊的燒制工藝,不需要在茶杯上刻法陣也能緩緩地釋放熱力。
陳不回聽出這老男人是在揶揄自己,眼珠一轉(zhuǎn),道:
“是一位游方道士起的,本來是叫做陳不田,只因我爹娘希望我以后不用再事農(nóng)桑,只不過他二老不識字,誤傳成了陳不回。”
不回,本意指的是正直,不行邪僻之事。
不巧的是,陳不回本人好像和這些壓根不沾邊?
陳府最大的生意就是金陵幾處大型糧食產(chǎn)地,陳如海不知道這小子還有閑心打聽來這個,回道:
“好了,你待會兒去找陳大管家,讓他領(lǐng)著你去劃一筆錢財就是了,靈幣也可拿些。”
整個大陸各國的貨幣都分成了兩類——凡幣與靈幣。其中凡幣好理解,就是尋常百姓生活日常開銷的貨幣。
而靈幣的設置,是為了規(guī)范修行界的交易行為。畢竟修行界的東西,很多時候難以用俗世的價值標準來衡量,而為了保護非修行界的市場,靈幣與凡幣是不可私自直接兌換的。
陳不回是聰明人,陳如海也是聰明人。而聰明人之間的交流,往往不用說得太透。
正如此刻,陳如海拿不準盲盒計劃的商業(yè)規(guī)模,他有心扶持陳不回,故而讓他自己決定錢財數(shù)目。同時陳不回也知道,陳如海這是在考驗他,看讓他全力放手去做時,能做到什么地步。
“謝老爺!都在茶里了!”
陳不回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謝這位如此重視他的本家伯伯,當即起身深深行了一個揖禮,并以茶代酒,敬了陳如海一杯。
其實陳如海也很有自己的考量。大房出了這樣的丑聞,在整個陳氏家族的威望還剩多少?
他那二弟從小就是個爭強好勝的性子,別看陳如海晉升了太一境,他這家主的位置今后還能坐多久屬實是個問題。
本來王家作為他最大的依仗,現(xiàn)在關(guān)系也鬧得很尷尬。昨天夜里王家還來人了,雙方自然是互相都沒給好臉色看。
所以陳如海要求變;他要發(fā)展自己的新勢力;他要證明他陳如海本是大帝之資!
“不回,還有一件事,老夫想聽聽你的看法。”
陳如海又道,這可以說是他臨時起意,也可以說是早有考慮。
“老爺有什么話不妨直說,是好是壞不回都只當是老爺關(guān)心,先領(lǐng)情了?!?p> 陳不回套近乎道,陳如海如此豪爽,他當然得“表一表忠心”。
“哈哈……”
陳如海爽朗一笑,繼續(xù)道:
“你小子,油嘴滑舌得很,也不知道將來要騙走多少千金小姐的芳心?!?p> “你要在這魚龍混雜的金陵城立足,單有些錢財是遠遠不夠的,須得要有一個官身功名才好?!?p> “你去肅正司吧?!?p> …………
所以說陳如海是只膽大的老狐貍呢。陳不回后來回想起今天這件事才深有體會。
《肅正司金陵郡分部報考資格參考條例(大衍歷八七零年版)》
第一條:必須是從小長在金陵郡且擁有金陵郡戶籍的本地人氏。
第二條:必須擁有酆都境高境的修為,部分特殊職位經(jīng)分部主事評議另算。
第三條:必須擁有兩名肅正司內(nèi)部人員(執(zhí)牌及以上職務)聯(lián)名推薦信。
……
肅正司的選拔條件不可謂不苛刻,除了這三條最主要的以外,還有七七八八一大堆要求。
可是就這,每年還有一大群修行者報考,其中有野路子的劍修、還俗的佛家道門弟子、剛從學宮結(jié)業(yè)的儒生……
想要在肅正司當個最初級的肅衛(wèi)或者是正衛(wèi),都要經(jīng)過投遞資料,面試,實地考察等等為期三月的測試。
為什么,連這個世界的朝廷也這么卷?
進入肅正司的好處是擺在臉上的,比如,沒有哪位府衙的官老爺敢隨隨便便同你叫板,否則你可以讓“正衛(wèi)”的兄弟們?nèi)ゲ椴檫@位官老爺家的流水……
當然,風險也有,而且要么不發(fā)作,一發(fā)作就是毀滅性的。前文提到,肅正司專管修行界,修行界的人真的打起架來,千奇百怪的要命手段層出不窮,到時就真的是生死難料了。
話說陳不回,此時他正搓著手,唯唯諾諾地站在肅正司氣勢恢宏的大門口,等待陳家二叔陳如山的召喚。
陳如海“生前”兩兄弟的關(guān)系表面上看來其實還湊活,現(xiàn)在二房雖然想奪過家主之位,但這是一個徐徐圖之的事,陳如山也沒有撕破臉皮。
剛好陳如山就在肅正司當差,他的職務僅次于趙家的那位主事——當然不算上京城來的聶總司。
所以按陳如海的想法是,走陳如山和“未來的富婆”聶飛鸞二人的關(guān)系,把剛?cè)肷竦年惒换刂苯犹^一系列報考流程,直接塞進肅正司。
肅正司不是陳如山的一言堂,單憑他一個人,再怎么買通上下級,也幾乎不可能辦成此事。
可是,整個大承肅正司的一號人物聶飛鸞在此,任何不可能,都可能變成了可能。
陳如海想在陳家、在金陵徹底翻身,最能帶給他希望的,便是這位來南方辦案的總司。
而陳如海想搭上這條線,陳不回目前看來就是個最好的橋梁——他就是要故意試試陳不回在聶飛鸞那里的分量,看聶飛鸞到底給不給陳不回走這個后門。
陳不回不了解肅正司,當然想不到其中道道。
他只想回到聶總司的身邊,緊緊抱住聶總司大腿,在金陵城最有名的酒樓打臉所謂五大家的紈绔子弟后被群毆時,說:
富婆,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