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昆侖墟
“山海圖?”聽到這個名詞,很多人無法很理解。
不過我倒聽過,傳說山海經(jīng)成書時并不只有書,還有配套的一副山海圖,只是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早散佚了,沒人知其下落,只有文字僥幸保存下來,還不知與原篇有多少不一致。
采蘩將山海圖的來歷簡單介紹了一下,和我知的差不多。大寶問她:山海經(jīng)其實聽過,就是不了解,里面說的那么多地方到底是不是咱們中國?聽說有的還寫到美國去了,幾千年前的人能去那么遠?不知是不是扯淡。
我對此論不屑一顧:知道扯淡就好,稍微用腦子想想就知怎可能,那么寬的太平洋怎么過去?飛嗎?所謂美國的山啊水啊都是博人眼球的,根本不足為信。
阿葭有不同意見,說道:去美洲過太平洋本就不是近路,走北極才最近。當然了,古人穿過北冰洋也不可能的。但我聽說很久以前的冰河時期,亞洲大陸最東端和北美西端中間狹窄的白令海峽長年冰凍,人可以從那走路過去,據(jù)考證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就是由這路橋從亞洲來的,所以說古中國人能去美洲倒不是完全不可能。
“你這么一說我想起了,”大寶拍拍腦袋:“好像在網(wǎng)上看過吧,幾千年前中國古代有個將軍帶著他的幾萬大軍突然失蹤了,差不多同一時期美國那邊的印第安人文明出現(xiàn)了,因此有人說印第安人就是這將軍帶著軍隊整體遷去的……”
他倆說來說去就是告訴我,去美國在古代不是不可能,就是難度大了點。我投降道:好吧,我錯了,不過這和我們討論的話題偏離遠了,還是聽采蘩說吧。
采蘩笑著道:你們說的其實我也聽過,有段時間還挺流行,不過一件事就算炒的再火、再像真的,假的終究是假的…說回山海圖吧,不瞞你們,據(jù)越之多年查證,從古籍中想再找到山海圖已不可能了,唯一可能保存圖的地方只有周代前的古墓,或至今沒被發(fā)現(xiàn)的某些古老山洞。
王一行頹然道:這基本等于沒說,如果知道哪個古墓有倒好說,以X局的能力發(fā)掘出來不是問題,但總不能漫無目地挖吧?不見得每座古墓有山海圖。至于山洞就更渺茫了,全國那么大那么多山洞,都去找一遍?
我說:老王,耐心聽下去,采蘩姑娘既然這么說了,肯定有她的道理。
采蘩沖我一笑,她傾城容貌配以春風般溫暖的笑容,煞是好看,差點令我意亂神迷。我趕緊收拾心神,眼觀鼻鼻觀心,靜等說下去。
“說來慚愧,我比你們不知多活多少年,對我那年代所知卻不如你們多。其實這推論并不是越之單獨想出的,是和裴儒林共同得出的,裴儒林甚至提出了一個很明確的地點,他認為這地點一定有山海圖,不但山海圖,甚至更大更多的秘密也在那里。”
王一行迫不及待地問:是哪里?
采蘩并不急著回答,反問道:如果我告訴你,你能不能放過我?
又這問題,王一行被噎住,他難以抉擇,想了好久才道:你說的只是可能,如果那里真有我們需要的東西,我可以斗膽答應你。
采蘩沉吟不語,我按捺不住道:采蘩姑娘,他的話我們也聽到了,你放心,如果老王說話不算數(shù),我們第一個不答應。
莫離恨也支持她:還有我,我和你是一類人,我也不想被抓起來當試驗品。老王,只要不讓我去你那里,有什么活我可以幫你去做,行不行?
王一行話已出口,不再糾纏這問題,對采蘩道:說吧,那是哪里?
采蘩沉思了一下,抬起頭告訴我們:
“昆侖墟!”
昆侖墟?我們面面相覷,現(xiàn)代昆侖山在XJ青海交界一帶,那里地處高原,有大量高聳入云的雪山,是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發(fā)源地,很多人都知道。但古昆侖至今仍無定論,尤其是昆侖墟,誰也不知它的具體方位,傳說那里住著許多神仙,為首的是“西王母”,是中國神話中女仙地位最高者,這些也都是山海經(jīng)里的內容。
王一行攤開手:這還不是等于沒說嗎?昆侖墟在哪誰也不知道,幾千年沒人能說得清,難道你知道在哪?
采蘩想也不想道:沒錯!我知道!
死一般的安靜,王一行盯著采蘩的眼睛,好像想從中看出真假,過了好久才道:你去過昆侖墟?你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人?
“這個我暫時不能說,現(xiàn)在只能告訴你我去過昆侖墟,而且是真正的昆侖墟?!?p> “既然你去過昆侖墟,怎么不知道那里到底有沒有山海圖、是不是還有其他秘密?”
采蘩神色黯然:我就去過那一次,還是和…唉!那時我還是正常人,是跟別人去的,里面具體什么情形直到離開我都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那是個神奇的地方,如果山海經(jīng)之前已經(jīng)問世,那里就一定會有最原版的山海圖!
歐陽教授忽然道:采蘩姑娘,裴儒林教授是去了昆侖墟嗎?不然為什么在這里我們一直沒找到他的蹤跡?
我一驚,確實大家一直忽略了裴儒林的下落。采蘩默然半晌,點了點頭:是,可他三十年來一直不見人,估計已遭遇不測了。
我難以置信:裴教授他…他一個人去的嗎?怎么敢?那時他年紀也不小了,還身患重病,能做到嗎?
“就因他患有重癥才會不顧一切,我和越之拉都拉不住,他那條路線我不建議他走,實在太危險了!但他還是去了……”
我迷糊了,難道去昆侖墟有很多條路嗎?
“從地龍河一直往上游走,就能到達昆侖,河是從那發(fā)源的,這本是最直接的,不過你們也看到了,地龍河環(huán)境實在過于危險,所以我才說他定是遭遇不測了?!?p> 羅漢王不動聲色道:你說裴儒林因有重病才不顧一切去昆侖山,這是什么意思?
采蘩似乎覺得失言了,但想掩飾不可能了,都看著呢。她過了好一會才無奈道:因為昆侖墟也有金蘿圣樹,冥界桃源的金蘿樹就是從昆侖墟來的。
羅漢王想了一下道:我明白了,你說小金蘿果只能吃一顆,是指同一棵樹的吧,如果還有其他樹,是有機會再吃一次,是吧?
雖不愿承認,但采蘩還是點點頭:“是這樣的!”
這給了我們另一個驚喜和希望:如果在這里沒能實現(xiàn)長生不老,那就到昆侖墟去。
采蘩嘆息道:你們不知道去昆侖墟有多么艱難,冥界桃源夠艱難吧?說真的這次運氣還算不錯,很多危險沒遇到,但還是比不了昆侖絕域的危險。當年我們同去昆侖的何止幾千人,最終到達卻只剩下了寥寥十幾人,你們能想象其中的艱難險阻嗎?
王一行根本不為所動:此一時彼一時,年代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這不用過于擔心,你只要帶我們去就行,我向你承諾,只要領我們去真正的昆侖墟,無論成功與否,X局都不會糾纏你,怎么樣?
采蘩哧哧笑了:說得好像你明天就能去一樣,現(xiàn)在我們都被困于此,還想去昆侖?你是想三十年后六十多歲了再去吧?
“這不是問題,難道你忘了嗎,這里可有一個唯一從冥界桃源逃出去的人!”王一行胸有成竹,一臉自信地轉向莫離恨:“莫老師,你現(xiàn)在能告訴我們怎么出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