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曾經(jīng)的東湖和網(wǎng)吧一條街
收麥子期間雖然很累,但是收獲的喜悅讓人們忽略了身上的疲憊。
雖說在這期間,像秦天他們這樣的小孩子也要下地干活,但是他們這段時間的待遇也好呀。
平時難得吃到嘴里的肉,變蛋,飲料這幾天是不缺的,最讓小孩子喜歡的,還是騎車游街串巷賣雪糕冰棍的人。
往往這個時候,大人也會從兜里掏出幾毛錢,讓孩子去買雪糕冰棍吃。
其實不光是小孩子,大人也是如此。
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地里的麥子已經(jīng)基本收割完畢了,麥粒也曬干收了起來。
每家每戶都挑選出了一部分最干凈,最好的麥子,在麥場上繼續(xù)晾曬,因為這部分麥子是用來交公糧的。
麥子收完以后,地里的活開始多了起來。
要忙著夏種。
玉米要趕緊播種下去,還有花生地里的麥茬,有的需要用鏟桿鏟掉。
鏟桿就是一根兩米多長非常順滑直溜的樹干,大約小孩手腕粗細,頭上安裝上一個鏟子。
用來鋤草,鏟麥茬很方便的。用它鋤草,鏟麥茬,人不需要彎腰蹲下,很省力。
這個時候地里是可以燒麥茬的,但是種花生的地不可以燒,一燒花生全都燒死了。
用來種玉米的白地可以燒一下,不僅把麥茬燒沒了,就連地里的雜草,還有蟲卵什么的也都燒死了。
不僅如此,麥茬灰還能壯地。
不像后世,說什么燃燒秸稈會導(dǎo)致大氣污染,禁制燃燒。
導(dǎo)致的后果就是地里各種害蟲泛濫,需要大量的使用農(nóng)藥,而農(nóng)藥的大量使用又導(dǎo)致了各種益蟲和鳥類的死亡,于是就形成了一個惡性的循環(huán)。
后世的農(nóng)民,因為秸稈那是苦不堪言。
說什么燃燒秸稈容易引發(fā)火災(zāi)。
不可否認,燃燒秸稈確實有一些安全隱患,但是燃燒的好處更多。
......
麥子收完以后,套種的西瓜要趕緊把藤順直了,不然一旦藤太長的話,不僅不容易順直,而且還不容易坐果,到時候會只長藤不結(jié)果。
地里的草也要鋤一遍了。
這個時候還沒有除草劑,地里的草都是人工拔的。
家里地少的還好說,拔一遍也不算太累,但是家里地多,勞動力還少的人家,光是拔一遍草都能讓人累死。
前世的時候,秦天可沒少跟著父母下地一起去拔草,那滋味是真的不好受。
地里的草可不是只拔這一遍的,在秋收之前的這三個多月里,只要地里有草就得拔掉,不然地里的莊稼會被草給吃掉,意思就是不結(jié)莊稼。
看一戶人家是勤是懶,去地里看有沒有草就可以了。
勤勞的人家,地里干凈的很,幾乎只有莊稼沒有雜草,而那些懶的人,地里的雜草把莊稼都埋住了。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勤勞的人在秋天自然也會收獲的更多。
......
這一天,秦天的父母帶著秦苒下地干活了,三姐去上學(xué)了。
二姐要為馬上到來的中招做最后的沖刺,已經(jīng)半個月沒有回來了,哪怕是麥忙假期間,伙食費和換洗的衣服也是大姐秦晴送到學(xué)校的。
一大早,吃過早飯,秦晴帶上前一天早就整理打包好的土鱉,騎著自行車,帶著秦天朝著鎮(zhèn)上的汽車站而去。
秦晴騎的自行車是他們家新買的,鳳凰牌的。有錢了,買一輛自行車自然是沒有什么舍不得的。
家里多一輛自行車的好處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九十年代,一輛自行車雖然比不上后世的汽車,但是也可以比的上一輛摩托車的。
這個年代,誰家要是買了一輛自行車,那稀罕的很。
結(jié)婚都有人過來借,還有相親的時候。
......
到了鎮(zhèn)上的汽車站,司機把自行車掛在汽車后邊的鐵架上,至于帶的幾十斤的土鱉,則是被放到了車頂上。
這個時候,客車的外邊是可以帶貨的。
像他們鎮(zhèn)上前往縣城的客車,每一輛后邊都專門焊的有一根鐵棍,就是專門用來掛自行車的。
把自行車倒過來,車把掛在上邊,牢靠的很,根本就不用擔心會掉下來。
至于車頂,則是一個鐵框架,里邊可以放很多東西。
每輛開往縣城的客車的車頂都是裝的滿滿當當?shù)臇|西,后邊掛了一排的自行車。
原本按照秦天的想法,自行車是存在汽車站旁邊的存車點的,等他們從縣城回來的時候再取走就可以了。
可秦晴不愿意,她堅持要把自行車帶到縣城去,目的就是為了不讓秦天走太多的路。
到時候不管去什么地方她都可以騎自行車帶著秦天。
好吧,看著堅決不同意存車的大姐,秦天也只能依著她。
......
尉州鎮(zhèn)距離興陽縣有一百二十多里地,汽車走的比較慢,大概一個小時多點就可以到。
不是司機不想開快點,而是沒有辦法開快。
鎮(zhèn)上通往縣城的唯一一條省道上,可不是只有汽車在上面行駛。
去縣城方向的人都走這條道,步行的人,騎自行車的,還有趕牛車的,以及那些跑長途的大貨車。
一天到晚,這條道的行人和車輛都川流不息,繁忙的很。
......
到了縣城以后,取下自行車,秦晴按照秦天的指引,直接來到了張記藥材鋪,把八十多斤的土鱉賣了,賣了八百二十多塊錢。
這也是秦天最后一次賣土鱉的,因為在收割麥子前,他家就已經(jīng)停止了對土鱉的收購。
不停止也不行了,土山那里現(xiàn)在一天也難挖到十斤的土鱉,再堅持下去也沒什么意思。
干脆停了算了,至于說賺錢,秦天還有很多其它的門路呢。
這次來縣城,他為什么讓大姐秦晴帶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考察市場來了。
讓大姐跟著,就是因為后續(xù)的生意會讓大姐負責,最起碼在大姐出嫁之前,都是她負責。
對于自家大姐的能力秦天還是無異議的,前世最為商界女強人的她,管理一個小生意那真的是大材小用了。
就比如這次收購?fù)流M的生意,秦晴就做的特別好。
......
“弟弟,我們現(xiàn)在去哪里?”
秦晴一邊騎車自行車,一邊問坐在前邊橫梁上的秦天。
“大姐,我們?nèi)ゲ耸袌??!鼻靥旎卮鸬馈?p> “去菜市場干啥?”
對于自己弟弟的回答,秦晴好奇的問道。
“看有沒有賣西瓜的,我想吃西瓜了。”
秦天故意帶著撒嬌的語氣說道。
“你可真逗,這個時候哪有西瓜,即使是春西瓜這個時候也還沒有下來呢。”
聽到秦天說自己想吃西瓜,秦天笑著說道。
其實秦天說吃西瓜是假,考察市場是真。
他就是想了解一下縣城的菜市場,九零年代的縣城菜市場到底是一個什么情況。
前世雖說他曾經(jīng)在距離縣城菜市場不遠的一中讀高中,但是對于這個全縣最大的菜市場,他卻一次都沒有來過,自然,對于這個菜市場也沒有多少了解了。
菜市場在縣城中間的位置,距離縣城最大的湖,東湖不遠,其實它就在東湖的邊上。
東湖據(jù)說是清朝時期,一個縣太爺府邸的后花園。
不過現(xiàn)在嗎,這個后花園早就沒有了,只留下一個東湖。
湖被一條東西大道分成了兩個部分,路北的部分占據(jù)了整個湖泊五分之四的面積,大約能有兩百多畝。南邊的就小很多了。
前世秦天在一中上學(xué)的時候,路北的部分被承包了出去,有人在這里邊養(yǎng)殖鯰魚。
不過東湖里邊養(yǎng)殖出來的鯰魚卻都不會在他們縣城售賣,都是拉到了外縣。
因為他們縣城的人都知道,東湖就是縣城污水的排泄點,縣城下水道的污水幾乎都排到了這里。
以至于每到夏天的時候,湖水總是發(fā)出很濃郁的臭味,湖面上飄滿了垃圾。
每當這個時候,總是有一艘船在湖面上打撈這些垃圾,然后把打撈的垃圾堆積在湖邊,直到冬天的時候才會被運走。
那個時候,住在東湖附近的人真的是苦不堪言。
秦天記得沒錯的話,那個時候東湖還是他們縣的一個景點,竹林七賢的阮籍曾經(jīng)在這里提過字,留下過墨寶。
上高中的那會兒,秦天和同學(xué)還專門來看了,看過以后大失所望,湖邊就孤零零的立著一塊石碑,而碑文還是新刻的。
菜市場在東湖的西邊,而在東湖的東邊則又一條三百米長的街道。
這條街道在秦天上高中的那會兒可是非常有名的,凡是在縣城讀書的學(xué)生,不管是小學(xué)生,還是初中,高中生,每當放學(xué)以后都會來到這里。
因為這里就是縣城最有名的網(wǎng)吧一條街。
縣城的學(xué)生想要上網(wǎng)就必須來這里,這里當時可以說是縣城最繁華的街道之一。
街道的兩邊,大大小小的聚集了將近三十多家網(wǎng)吧。
除了網(wǎng)吧之外,這條街道還開了七八家臺球廳,每到周末或者假期的時候,就是這條街生意最興旺的時候。
那個時候,整條街全都是學(xué)生。
尤其是周末的時候,整條街所有的網(wǎng)吧真的是一機難求。
勁舞團,跑跑卡丁車,穿越火線可以說是當時最火的游戲了,來上網(wǎng)的都是來玩游戲的。
還有QQ,也是剛流行起來,不玩游戲的就是來聊QQ找網(wǎng)友網(wǎng)戀的。
新書已簽約,可以放心收藏,求推薦,求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