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年輕人追求表面的東西,追求美麗的東西,這很正常,我也從年輕的時候走過。但是,只有好看的皮囊有用嗎?它能為將來的婚姻生活帶來多大的穩(wěn)定因素呢?
答案很顯然,好看的皮囊并不能夠維持婚姻幸福,我給你舉最簡單的例子,你買了一束鮮花,剛買到家的時候,它經(jīng)過了精心的修剪、養(yǎng)護,看起來非常漂亮,但是三天以后你再看它,一周以后你再看它,都已經(jīng)爛掉了,最后只能放進垃圾桶。再給你舉個例子,比如你找了一個對象,這個時候的他你看哪你都喜歡,但是慢慢的他長胖了,一下子從110斤胖到了210斤,這個時候你還喜歡他嗎?如果你還喜歡他,那證明你是真的喜歡他這個人,如果你有一些不喜歡了,那說明你之前是被他的外表所吸引的更多。
如果你是通過了解這個人的內(nèi)在,比如他的精神追求、比如他的思想,如果是他的這些吸引了你,那你們可能會走的更長久,因為這個內(nèi)在的東西它不會像那個花一樣,說凋謝就凋謝,它的這些品德、精神、思想、技能會一直伴隨著他。當然了,如果在這些的基礎(chǔ)之上他又有一副好看的皮囊,那是你的幸運,如果沒有,你也沒必要氣餒。因為如果他有了內(nèi)在的這些東西,你是被這些東西所吸引的,那么婚后你們的共同語言就會一直存在,因為這些內(nèi)在的東西不會輕易的改變。
當然,我相信我的孩子是一個有高層次追求的人,而不是被表面的東西輕易俘獲的人。精神的一致,審美的一致,興趣的一致才能讓你的婚姻走的更長久,更穩(wěn)定。表面的東西,你看兩天就看膩了,雖然他可能沒變,但是你變了,他這個帥氣外表已經(jīng)無法再給你當初那樣的觸動了。
我記得你爺爺當年特意找我談過擇偶的這個事情,最后我總結(jié)其實就四個字“廣種薄收”。那個時候我大學畢業(yè),還沒有對象,在這種情形下他提出的建議。
那我對你的建議是從大學的時候其實就應(yīng)該考慮這個問題了,因為走向社會接觸的人和大學里面不一樣了,社會上的人都比較復(fù)雜了,不像大學生單純,所以走向社會以后你找對象的成功率就降低了很多,而且走向社會以后大家更多的是偏向物質(zhì)、看對方能夠給自己帶來的利益,所以,大學里面如果有能談的來的,家庭教育不錯的異性,未嘗不可結(jié)婚。
如果認可了這個人,你還應(yīng)該去他家看看,看看他的家庭環(huán)境,看看他的家庭文化,看看父母的修養(yǎng),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如果他家是有文化的家庭,你一進去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家庭文化,這個家庭文化能夠體現(xiàn)出父母的審美和父母的文化水平,文化和學歷是兩碼事,學歷那東西是上大學給的,而文化是幾代人的授教才能實現(xiàn)的,如果你一進到他們家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你都不理解,沒見過,那一是說明這個家庭的父母比你的父母水平高,同時也露出你的家庭知識的匱乏。舉個例子,我們過去中國的婚書是一錘一錘敲出來的,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打印的,我之前的一個朋友家里就有,他還給我講過婚書的由來和發(fā)展。所以說,你要多學習,只有自己優(yōu)秀了,才能和優(yōu)秀的人接觸。多接觸接觸他的朋友,通過觀察他身邊的朋友,也可以了解這個人,通過對他的家庭觀察,也可以了解這個人。看看他的父親是一個什么性格、習慣,因為男生可能和父親像的地方比較多。了解了解他父母的愛好、經(jīng)歷、工作、朋友。總之,一定要多了解,因為你的這個選擇關(guān)乎著未來的幸福。
一個人是由多方面組成的,我個人還是比較看重他們家庭的文化,是不是有書房,如果有的話說明他的父母至少有一個人是喜歡閱讀的。人之所以愛發(fā)脾氣,不明是非其實根本原因就是沒文化,這很可怕的,中國有句古話:“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你從這擺事實講道理,對方根本聽不懂,所以對方家庭的文化水平非常重要。當然了,能和你考入一所大學的學生和你的分數(shù)一般都差不多,你們的學習能力基本相似。
不要怕惹他生氣,在生氣的時候他能暴露很多的東西,甚至可以制造矛盾,然后看他的反應(yīng)和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