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藥娘說,我不喜歡洛陽。
為什么呢?我討厭這個繁華的地方,這里透著虛假。
近來有北方的消息傳到洛陽,懶煩劫掠力度大過以往,有時懶煩的騎兵甚至侵入我國腹地。然而朝廷仍舊寄希望于議和,軍隊遲遲不見反擊。
洛陽城里的人討論起這些事,多半臉上透著看熱鬧的神采,似乎懶煩遠遠打不到洛陽來,這一切都只是發(fā)生在邊境上的事罷了。
他們對于懶煩的屠殺無動于衷,洛陽城的街巷鬧市一派歌舞升平、縱歡肆飲的畫面。
可我不可能無動于衷,我見過懶煩的屠殺。即便我現(xiàn)在在洛陽城中,有時候午夜還是會夢到那個火光籠罩、哀嚎不斷的畫面。
有時候我很羨慕這些生活在天子腳下的都人,他們居于天下中心、富庶之地,遠離兵刃鐵蹄的恐懼。
我這樣想時,胸中難免升起嫉妒的情緒。
我雖然南下來到洛陽,靠著這一家人的善良在洛陽落了腳,每天像一個土生土長的洛陽民眾一般干活作息。
可是,我走在這些像迷宮般的街巷上,身處在擁擠的車馬人流中,我心中的恐慌和不適告訴我,我不屬于這里。
一個人一定會有一塊屬于他的地方,這是他生活和內(nèi)心的呼應。
現(xiàn)在我開始懷念何成,想起他與我南下入洛時在山林谷壑間奔走的時候。
我開始懷念在秋廖山生活的日子,那時候我們總為食物發(fā)愁,過著吃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在懶煩沒來之前,在上陽村沒毀掉之前,我想起父親在田地里耕種,母親在家中織布,我從夫子書齋上課回來之后就跟著村里的伙伴到處玩鬧。
過去美好的、痛苦的回憶都在我的心頭涌現(xiàn)。
洛陽城大,幾十萬人家生活在這里。我在這里已經(jīng)過了一年有余,可是除了藥娘,并無可以說話談心的人。
然而藥娘就要出嫁了,這是藥娘父親給她做的主。
那是戶好人家,在洛陽城中也是體面的。那人我也見過,待人對事很是溫良謙和。
他是在為母親抓藥的時候見到藥娘的,這是個孝順的年輕人。
一來二去的,他愛上了這個善良賢惠的姑娘,于是在母親病愈之后向母親說出了自己的心事。
男方按照習俗寫下文書,派來媒人,下彩禮。藥娘的父親覺得不錯后便著手很認真的為女兒置辦嫁妝,這期間兩家人很是熱鬧了一番。
我對藥娘說,我已經(jīng)想到了答案,我要離開洛陽了。
藥娘是知道將軍的問題的,她聽了后從懷里拿出一個平安符遞給了我。
藥娘說,這是她從法華寺的無憂和尚那里求來的。她說她知道勸不了我,讓我以后保重身體,末了又講了那句話,
“生死有命,不要困在過去。”
藥娘這樣說的時候,眼睛緊緊看著我。
藥鋪為了即將到來的喜事,已經(jīng)做了一番裝飾,紅色的燈籠掛在門楣房梁間,藥鋪門口搭建起了好大一座彩棚。藥鋪外間、里間、天井處,都有紅燭赤幔,顯得很是漂亮。
夜已深了,但是我能看見藥娘的面容,她的臉上被映上了燈火的酡紅,我不敢細看,于是低著眼眸點了點頭。
這樁婚事要在重陽的前一天進行,大概還有半個月左右。
我在第二天的清晨離開了清遠巷,踏上了北上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