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探春回到娘家之后先去見王夫人,正好趕上鳳姐來同王夫人說事,薛寶釵來同王夫人請安,于是將此事告知了王夫人鳳姐并寶釵三人。王夫人聽罷當即就厥了過去,探春等人也不敢聲張,只能掐人中救醒了。王夫人醒來胸痛不已,鳳姐探春寶釵要請?zhí)t(yī)卻被她攔住了,只說自己近年來有了心疼之疾,此時不過犯了舊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將素日太醫(yī)開的丸藥取出來吃也就罷了。
鳳姐探春寶釵都勸王夫人身子要緊,王夫人只說:“虧得三丫頭提前得了消息回家送信,只是我想著,莫說此刻朝廷還未得到消息,便是有了消息,頭一個便要瞞著老太太,第二個便要瞞著林丫頭?!?p> 賈母此時已八十有二,精神大不如前,每日一大半時辰都是睡著,只恐經(jīng)不住。黛玉正月里被趙姨娘氣得病倒,好容易有些起色,到春分時又犯了咳嗽舊疾。照往年的情形看,總要到芒種前后才有望痊愈。此時聽說噩耗,只怕雪上加霜。
探春便道:“太太說的是。馮大爺今日入宮,朝廷便是要瞞下此事,兵貴神速,只怕十日內就要再派兵。此事還是要告訴大老爺、珍大哥哥和二爺。”
王夫人點頭道:“這話不錯,鳳丫頭你去告訴璉兒,叫他趕緊找大老爺同珍兒商議?!?p> 寶釵則道:“二嫂子請璉二哥哥速速問明了,咱們要不要給衛(wèi)家、南安太妃同北靜王爺也送個信。事不宜遲,等他們從朝廷那里聽到信,咱們家的消息就不值甚么了。”
王夫人紅著眼睛道:“衛(wèi)家同北靜王也便罷了,若不是南安王,事情怎會到這個地步!也不知道南安王是不是抓了老爺同寶玉,還給他家送信做甚么!”
探春知道寶釵向來穩(wěn)重,便道:“太太莫急,寶姐姐定有她的道理,且說來聽聽?!?p> 寶釵便道:“朝中東平西寧南安北靜四位郡王,與賈家本來都是世交。只是這些年來,南安北靜兩位王爺與府里走得還近,東平西寧兩位郡王的交情相對淺得多。東西兩府如今得力的就是老爺一人,卻陷在了南海,舅舅去了,賈雨村自身難保,忠順王爺與咱們家素來不合,要保住自身,只能仰仗北靜王。至于南安王,雖然罪無可恕,只是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到底朋羽眾多,南安太妃在太后面前又極有臉面,難說此事是個甚么結局,倒也不可就此得罪了。如今本是南安王對不住咱們家,可咱們還是給太妃送信,這份情義可謂無價。只是送信這事,不可落在明面上,只能暗地里賣個人情?!?p> 探春聽了也道:“天家素來極要臉面,想來南安王也是深知如此才不敢如實上報。若是南安王能夠打個勝仗,收復南沙島,取得茜香國降書,也能將功抵罪。若是不能打贏,南安王要保住一家老小,只有一個法子?!?p> 王夫人忙問:“甚么法子?”
探春和寶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異口同聲說道:“戰(zhàn)死沙場,以保家人。”
馮紫英同衛(wèi)若蘭領監(jiān)軍使團差使前本是東宮侍衛(wèi),騎馬進城后徑直去了紫禁城求見太子,然后同太子一起面圣說了來龍去脈。洪高宗得知南海戰(zhàn)況事情后龍顏震怒,即刻傳了通政使賈雨村、忠順王并東平西寧北靜三位郡王進宮,命馮紫英將經(jīng)過又說了一遍。
賈雨村聽了馮紫英的奏報,面上仍故作鎮(zhèn)定,心里卻已是苦澀難言,料想此次只怕當真烏紗難保。忠順王同北靜王素來主張議和,東平西寧兩位郡王向來中立,與茜香國開戰(zhàn)本就是賈雨村同南安王的主意,并拉了王子騰入伙。如今一個病逝,一個深陷彈劾舞弊之案,一個辜負皇恩犯下欺君之罪,這仗還要如何打下去?
說來賈雨村亦不愧為人中梟雄,自知已一敗涂地,并不做困獸之斗,片刻間便有了計較。當即奏請今上即派東平北靜兩位郡王再率五萬大軍前往南海,將南安郡王就地解職,東平郡王留在南海善后,北靜郡王押解南安郡王回京受審。
洪高宗首肯之后,賈雨村又摘去烏紗,跪下請罪,自言當日任金陵知府時曾花了一番心思審理薛蟠馮淵一案。馮家告狀只為得些燒埋銀子,薛蟠犯事那年不過十七八歲年紀,縱奴行兇乃是意氣用事。此子出身世家,自幼喪父,寡母軟弱,有缺管教,不如給個洗心革面的機會,因此網(wǎng)開一面放過了薛蟠,輕判了此案。
賈雨村同時奏啟,當日輕判薛蟠確實有向薛蟠之舅父兵部尚書王子騰示好之意,但與薛蟠之姨父賈政無關。賈政人品方正,薛蟠進京之后借居賈家,皆因賈政約束才未惹禍。只是后來賈政外放,薛蟠失了管教,才又故態(tài)復萌再度惹上人命官司。如今看來自己當初輕判實有失職之過,有負皇恩,愿領責罰。
賈雨村此舉,旨在撇清賈政。一來他與賈政本是同宗,多少有些香火情。二來賈政之女德妃賈元春此時已有五個月身孕,太醫(yī)均說是男胎之相。洪高宗年近四十,膝下三子三女,與皇家來說子嗣自然多多益善。且賈德妃孝德賢淑,極得馬太后和孫皇后看重,為了讓其安心養(yǎng)胎,并不希望看到德妃娘家在此時出事。賈政是賈元春親父,王子騰只是賈元春舅父,到底隔了一層。王子騰人都死了,其女已嫁,其子已回金陵守制。洪高宗素有仁君之稱,當不會繼續(xù)追究。賈雨村撇清賈政,無非事先揣摩迎合上意,皇帝滿意了說不得會網(wǎng)開一面。
洪高宗聽了,果然一一取信。次日早朝后,洪高宗便降旨將賈雨村即刻革職,薛蟠皇商之職亦革去,二人同薛家惡奴、門子、拐子等一干人等一起交與刑部審理,再上奏表。著東平西寧北靜三位郡王及忠順王商議派兵及問罪南安王之事。
此時南海戰(zhàn)事已成了燙手山芋,朝廷議了十數(shù)日,終于決定派東平及西寧兩位郡王率兵前往南海,問罪南安王。不料尚未動身,南海便又有消息傳來。大朱朝廷與茜香國在南沙島附近決戰(zhàn),南安王及其二子并馮衛(wèi)兩位將軍俱戰(zhàn)死沙場,尸骨掉入大海。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監(jiān)軍使團眾人包括賈政賈寶玉衛(wèi)若蘭目前生死不知下落不明。茜香女王派出使團進京議和,因大王子新近喪妻,愿迎娶大朱上邦貴女為王妃,朝廷割讓南沙島與茜香國,免其歲貢,結為友邦。
南安太妃得知兒孫戰(zhàn)死,八十多歲的人了身著素服,攜披麻戴孝攜了兒媳南安王妃,捧著南安王及其二子的牌位,在皇宮門外長跪不起。自謂愧對國恩,求今上罷免王爵,以贖此罪。
南安太妃選的時間也巧,正是洪高宗朝議之時,暫不得閑管她一家子的事。且洪高宗在氣頭上,便對來奏報的太監(jiān)說叫他們多跪一下也好,等朝議完畢再說。
不料南安太妃是有備而來,花錢買通了太監(jiān),又去稟告了已禪位的洪太皇并馬太后。洪太皇聽聞南海戰(zhàn)敗大罵南安有辱朝廷顏面,并不欲理會。倒是馬太后本是南安太妃閨中密友,聽了頗覺不忍。便同洪太皇說,南安王帶著二子為國捐軀,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人都戰(zhàn)死了,且尸骨無存,還要如何?再追究孤兒寡婦,豈不是顯得朝廷刻薄寡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