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你的餿主意,要不是你,也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边@是欣怡第一次聽到父母的爭吵。
周曉晴抹了把淚,“我有什么錯,我還不是為了讓孩子過一個難忘的生日?!?p> “當初我說過,只邀請跟雅靜玩得來的同學參加,可你不聽取我的建議,非要把全班都請來……”
“不出事就是我們兩個人的功勞,現(xiàn)在出了事,都是我一個人的責任,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外面干的那些事?!?p> 這樣的對話雅靜每天都要聽無數(shù)遍,自從警察漸漸不再出現(xiàn)在她們家之后,夫婦倆爭吵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
這是命案發(fā)生一個星期后的一個傍晚時分,一輛大貨車停在院子門口,院子里堆放著大大小小的行禮,夫婦倆一直在屋子里收拾東西,幾個搬運工不停的來回把堆放在院子里的大大小小的行禮搬上貨車。
雅靜坐在院子里,望著被風抖落下來的樹葉,原本天真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絲與年齡不相符的憂郁,她們要離開這里了,這也是她最后一次看到槐花樹。
經過無數(shù)次的爭吵,夫婦倆最終一致決定,把房子賣掉,現(xiàn)在她們一家人要搬到幾公里之外的新房子。
“雅靜,我們該上車了?!标懞1е话卸Y從屋子里走出來,放在貨車箱里。
“雅靜,跟我走。”周曉晴的聲音緊接著出現(xiàn)。
雅靜清澈的眼神忽閃了幾下,她不知道是該跟著媽媽一起坐貨車,還是該跟著爸爸坐她們一家人外出時常坐的那輛黑色吉利汽車,這輛車曾承載著他們全家人的幸福快樂,現(xiàn)在卻讓她難以抉擇,爸爸媽媽都是最愛她,也是她最愛的人,她誰也舍不得分開。
最后周曉晴將她抱上了大貨車,雅靜永遠都不會想到,在貨車的車門關閉的剎那,她就再也沒有見過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就像風一樣消逝了,消逝在她的童年的記憶里。
在她的記憶深處,那幾天家里出現(xiàn)了很多陌生面孔,哭泣聲、噪雜聲、敲鑼打鼓聲混成一團,靈堂的中央,她的父親在一張黑白的照片上露著微笑,她的母親哭得像個淚人一樣,癱軟在靈堂中央。
空氣里處處充斥著悲傷,她想哭,卻沒有淚眼,只是呆呆的望著天空。
那天陰雨綿綿的秋雨不停的在下,現(xiàn)場很多人來為她的父親送別,氣氛肅穆而莊重,當那尊散發(fā)著幽黑光茫的棺材里的那張熟悉臉在她眼前逐漸模糊,直到變成了一座灰白色的墓碑,她知道那個曾經把她當心肝寶貝一樣疼愛的父親已經遠去了。
遠去了……
雅靜經常在想,她現(xiàn)在只剩下媽媽一人了,所以她要盡快長大成人,為媽媽分憂。
而周曉晴也把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寄托在女兒的身上,她不能讓孩子失去應有的童年,孩子即將就要上一年級了,為此她不得不振作起來。
上學后的雅靜性格變得更加沉默了,教室里的嬉戲打鬧與她無關,她每天照例坐在坐位上畫著陸海的畫像,似乎只有畫父親的像才能排解她心中的憂傷,而每天這個時刻,當她把目光望向窗外時,另一雙眼睛就會與她對視,呂浩坐在窗外通往操場的階梯上,神情漠然,在幼兒園里,她們是最好的朋友。
兩個孩子隔著琉璃窗你望著我,我看著你,沒有任何動作與表情,時間仿佛為此凝固,直到很多天以后,一群陌生人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到呂浩的跟前,對呂浩說了幾句什么,便帶著呂浩跟著他們一起離開了。
后來她聽說呂浩的母親患上了嚴重的精神分裂,要把他母親送到市精神病院去。
那天是1989年九月一日,一個陰郁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