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祝醫(yī)師節(jié)快樂
在第六個醫(yī)師節(jié)到來之際,我們準備了視頻,有些話我們想要說,有些東西我們想要表達。
我們有自己的壓力,不是顯微鏡就能解決所有。
記得在剛入行的時候,第一次聽到一次質疑的聲音,那是臨床質疑科室主任的,原因是有一份報告,病理沒有給一份肯定性的報告。
臨床說:“你們抱那么大一個顯微鏡都看不出來嗎?”。
顯微鏡只是把組織放大40倍,100倍,400倍,它不會自己去識別,它需要你的人腦去判斷。
不是每一個病變都那么典型,它需要你去聯(lián)想,去鑒別,找到足夠多的證據(jù),你才能去診斷。
就是這么一個事情,你永遠不可能說你做得很好,因為每一天都有病例,是你不可能放在顯微鏡下你就會的,你得猜測它可能來源什么,你還得評估你自己的能力,能不能通過組化,你能給到一個結果,如果不能,組化也別做,把初步診斷下了,讓上級醫(yī)院去做這個工作。
每一天你都有不會的,你每一天都受到質疑,在外學習的時候,和臨床接觸的不少,說的最多的是,“你們醫(yī)院好啊,讓你們過來學習,我們醫(yī)院下得報告,真不知道他們下了什么,他們才應該出來學習”。
我聽著,有些尷尬的笑了笑,說這話的臨床,有些是我們上級單位,他們的病理,在省里邊做得算好,而有些和我們平級,在省里邊,同行公認算好的,而這樣的話,我們私下聽過無數(shù)次。
無論怎么做,一直受到質疑,一直不被肯定,心里邊有委屈,后來慢慢習慣了,我們是終末診斷,臨床對我們的期望過高,所以,對我們的失望就大。
當我們查看影像學報告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大的偏差,但我們從來聽不到臨床對他們的質疑,所以,同樣作為診斷科室,我們覺得他們很幸福。
當我看電影《消失的她》,聽到片尾主題曲《籠》的時候,我感覺到一種感同身受,我覺得這樣的旋律,特別能釋放心里邊壓抑的感受,我不知道這種壓抑究竟來自于哪里?但是,這些年,莫名的壓抑,讓我總覺得,心中的那片陽光很難綻放開來。
兩年前改編過一首歌詞,自娛自樂,總覺得工作的枯燥,我們可以做點什么,后來,想要嘗試參加視頻大賽,又改編過一次歌詞,醫(yī)師節(jié)快到了,醫(yī)師節(jié)似乎更像是臨床醫(yī)師過的節(jié),那么,我們病理醫(yī)師呢?
我們是病理醫(yī)師,我們也是醫(yī)師,上學的時候,我是臨床醫(yī)學系,實習的時候,在臨床實習,進了醫(yī)院,我在臨床輪轉了十四個月,最終選擇病理,有逃避的原因,臨床太辛苦。
可真正接觸了病理,病理也不輕松,活體標本取材,不是一開始就能接受,需要經(jīng)歷一段惡心的狀態(tài),你看到很多標本都惡心,你的飲食習慣也要發(fā)生變化,內臟你不想吃了,胃、腸你也惡心,你在這一時段,不用減肥,你自然就瘦了。
然后就是尸體標本取材,也就是尸檢,當你去福祿山都會感覺到陰森可怕的時候,有誰會想到,現(xiàn)在接到去福祿山的任務,是最幸福的時候,因為,福祿山就在城里,近,有尸檢臺,還有空調。
我們曾經(jīng)爬山涉水,提著十幾斤的尸檢工具在山上,山腳,路邊,或者臨時搭建的尸檢臺工作,烈日下,彎腰駝背,還沒有自來水工作。
我們弄完,顧不上身上的腥味,我們只有村民提過來的水,勉強把器械清洗干凈,然后洗了一下手,心里完全不能接受自己一身的味道,然后再趕幾個小時的路,回到自己的科室。
我們是病理醫(yī)師,越成長,越難,慢慢的不在意臨床的質疑,慢慢的不在乎領導是否對我們滿意,慢慢的只關注這一個病例,我能不能做,能做多少,怎樣從最節(jié)約、最理智的方向解決這個病例。
是會診嗎?直接會診?還是嘗試著做一輪組化,我們不僅要病理結果,我們還要搶時間。
再慢慢的,工作量越來越大,一直持續(xù)進不到人,從事這個專業(yè)的人越來越少,國家每年培養(yǎng)的病理人才,根本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
每天閱不完的片,我終于明白,為什么病理醫(yī)師都習慣于沉默,為什么話那么少,為什么身上都有一種沉悶的氣息,那是因為,我們面對腫瘤,我們分析腫瘤,我們親手寫下腫瘤的診斷。
我們絞盡腦汁,尋找腫瘤的來源,免疫組化,基因檢測,我們從HE切片猜測腫瘤的來源,上最合理的組化,盡可能用最低的成本找到腫瘤來源,然后給腫瘤命名。
標本量越大,腫瘤越多,腫瘤越多,腫瘤便越復雜,當我聽到《籠》這首歌的旋律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這首旋律,就好像我們病理醫(yī)師診斷的一個過程。
醫(yī)師節(jié)到了,我們總要表達些什么,我聽著旋律,看著原歌詞,反復聽了幾遍,我在敲打著電腦的鍵盤,我想要表達慢慢的東西就有了。
醫(yī)師節(jié),我們唱一首病理醫(yī)師的歌曲,留下我們工作的痕跡,記錄我們成長的經(jīng)歷。
連續(xù)修改了幾遍歌詞,《我們是病理醫(yī)師》便成形了。
閱片中尋找光圖象中探索
總以為能找到病變中的線索
用心思考探討束手無策想著
猜著找著診斷的結果
為何診斷叫人迷朔
為何人們總予我厚望
病理診斷是人腦判斷
主觀臆斷者孤膽果斷
?。槭裁矗?p> 越錯綜越復雜最終診斷
誕生于病理
越費解越難解找尋答案
最具權威性
精準診斷
每一天臨深淵又如履薄冰
取材中切片中眼淚熏得直流
腫瘤良性惡性是癌非癌
我們我們我們是病理醫(yī)師
為何診斷叫人迷朔
為何人們總予我厚望
病理診斷是人腦判斷
主觀臆斷者孤膽果斷
(為什么)
越錯綜越復雜最終診斷
誕生于病理
越費解越難解診斷寫在紙上
只為救護你
交界病變是癌非癌
這是世界性的難題
術中冰凍僅三十分鐘
時間窘迫人如處險境
?。槭裁矗?p> 越錯綜越復雜最終診斷
誕生于病理
越費解越難解找尋答案
不過是目的
終末診斷
我們演唱了這首歌曲,找了專業(yè)團隊拍攝了視頻,這是我們給自己醫(yī)師節(jié)的禮物,在未來的日子,我們依然閱著片,尋找光,把握好每一個病例,給出最精準的診斷。
中國醫(yī)師節(jié),祝醫(yī)師節(ji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