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奇緣

宇言宙真

宙真妖線:星辰滅何雀

宇言宙真 宇心69 6959 2023-08-25 12:05:46

  宇宙之初,父神和母神選了一處安居下來后,此處便成了宇宙的運行中心,稱宇宙總部法峰。那是一處人腦難以想象的美好之地,一座極高的山峰如塔型直立,山峰高處是神殿,那是母神講法的殿堂。殿堂上方飄浮著一座不大的宮殿,那是父神和母神的居所,宮殿周圍被從不凋零的鮮花環(huán)繞,母神喜花、喜花香,那是父神親自種植的百花,長年盛開不敗、清香四溢。為免被打擾和窺探,此處生物皆為布景不能修成靈,只供母神欣賞。

  法堂的左右兩邊是文武修習室,左文右武;后方是五行居所和獨設的核心人員修習地。以法堂為頂,宇宙這座運行中心就如塔形一樣布局下來,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布景;每一層之大,猶勝人間城池,越是高處,越是重要區(qū)域,越是往下,越是普通處所。

  山腰靠下的位置,有一座高大、簡潔又莊嚴的殿堂,里面是一間間的靜室,每間靜室里端坐著一位仙子,每位仙子都閉眼運功,她們的眉心前方,各有一個星球轉動著。這是星球布景室——每個星球的最初都只是物質球體,要讓生靈居住生息,需由宇宙布景師先為之布景,造上山川河流、植物鮮花等,完成后再讓星球主帶領子民移居。布景師,就如人間的畫師,或者說神筆馬良,只是她們的工作方式不是用筆,而是用意念。

  星球的山川河流、植物飛花決定著一個星球的生態(tài)狀態(tài),生態(tài)狀態(tài)影響著居民的質量,所以這是極其重要的工作。其實從本質而言,宇宙運行中心也沒有不重要的工作,因為宇宙無小事。因為布景師是用意念為星球布景,對宇宙布景師的要求甚高,除了需要經(jīng)過嚴格的考核,還須在工作期間凈七情六欲,以免自身的不清凈念污染了星球生態(tài)。雖然成為布景師需要經(jīng)過嚴格的考核,依然是很多女仙向往的神職。

  因為是父神母神安居之處,宇宙之大,此處仙澤自然最盛,整座山峰及周圍的生靈都得天獨厚,易修成人形。在山腳的一片樹林里,有一群麻雀,在一個清晨一起落地修成人形,都是十來歲的少女模樣,她們拜見自己的父母后,由父母領著拜了禽王鳳離。從此便在法峰外的山腳下修行生活,偶爾母神對外普眾生法時,附近生靈皆會聞風而動,遠遠聽著母神坐在法座上講法,得法滋養(yǎng)。進法峰做事、得以親近母神,是他們想也不敢想的事。

  同時修成人形的麻雀少女中,有位年齡最大的,因天資一般故比較晚成,修得人形后相貌也是平平,但平平的相貌下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不同于其他同類的安分,她期望的是自己能通過努力,得以進法峰做事,她要用事實來證明同類對她的輕視是錯誤的。當她把自己的心愿講與族人聽時,族人卻皆勸她還是安分些好,修人形都比別人慢,竟還想著進法峰做事,那怎么可能?法峰里盡是修為甚高、靈氣十足的大神。

  因為向往,也因為心中的不甘,雀女從此發(fā)奮圖強,勤加修習,最終竟真的通過層層考核進了法峰做事,成了一名星球布景師,從此成了族人的驕傲,平庸的她第一次嘗到了榮耀的感覺。若以榮耀感化為正道心,倒也不失是好事,但若是化為權欲心,遲早必入魔。

  初進布景殿工作時,雀女倒也安分,因為這殊榮已在他們族人的高處,也因為她知一切如此難得。如此過了些年,星轉月移間,宇宙星球遍布,生靈更盛,她修成人形落地時宇宙尚無五行,她成布景師時才尚有金、土,她算是生靈中的老東西,因為比五行還早出現(xiàn)在宇宙上,是早古生靈。

  塑了金和土一些時日后,為讓法運行更盛,母神召令各星球主,舉辦了宇宙初期最盛大的一場法會。那場法會緣起于母神讓法貫穿整個宇宙的慈悲心,但緣法生滅之間,也有道不清的玄機,或許冥冥之中,有些災禍總是無可避免。正是那場法會,觀音帶來了鯉魚精,為宇宙總部埋了個禍根。

  也正是那場法會,宇宙泛起了無明的漣漪。那場大法會,召來了各星球主,所有在法峰中做事的生靈也來聽法,人員之多、場面之盛非人腦能想象。有位冥星的星球主名星辰,長著一張方正又雪白的臉,戴著白帽子,談不上俊秀,但也算溫文,他本由一株人參修成人形,后一同修陷于危難時,他甘愿舍棄本體救命。母神看他心善又有舍己精神,允他無本體儲修為,從此他便與其他生靈不同,屬第一個以元神儲修者,用人類的語言講,便是肉身毀了,以鬼魂狀態(tài)存在。除了允他無本體儲修,母神也賜他一個星球,讓他以德馭靈統(tǒng)領地(其他星球主皆是統(tǒng)管自己的族群后代,他無本體無后代,以德服靈,若他有德、有護佑能力,生靈肯歸順他便可成為他的族群)。星辰文才橫溢又喜習醫(yī),母神便教他醫(yī)術、引他生仁心,他也勤奮好學,進步很快,算是當年母神比較滿意的弟子之一。因他好醫(yī)又無本體,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巫醫(yī)。

  星轉斗移,如今若再問巫醫(yī)星辰,他是否還愿意參加當年那場法會?他斷然會告訴你:他愿意;但如果可以再次重來,他寧死也不愿意遇見雀女,因為她是他生命的災難源頭,也是宇宙災難的源頭、宇宙最根本的無明漣漪。為了這個再次重來,巫醫(yī)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宇宙間從此再無巫醫(yī)。

  星辰因好醫(yī),甚喜各種奇珍異草,除聽母神講法的時間,其它時間喜在法峰周圍允行之處轉動,因為沒有比法峰更能見到各種奇珍異草的地方了。某天轉至布景殿附近時,看一少女凝視著一株植物,專注的背影甚是動人,便好奇過去打招呼,才知她原來是星球布景師,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想把植物研究得更細致些。雀女與巫醫(yī)星辰便這般遇上,因為植物這共同話題,兩人相談甚歡,好感竟不知不覺產(chǎn)生,修為甚低、心性不穩(wěn)的雀女和神形不足的星辰便在不久后偷嘗了禁果。雀女忘了自己的工作須斷七情六欲的規(guī)則,巫醫(yī)也忘了自己神形不足觸及淫亂有可能入魔的危險。

  何以德不足者不可居高位?因為高位者自身種種系蒼生,善護蒼生,惡害蒼生,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德不配位,必有后殃,這后殃,何止是自身的災難,更是位所相關的群系拖累。

  因為違背法理,雀女自然不敢將自己與巫醫(yī)的事道出,每天依然如常上崗工作。星球布景師靠意念工作為星球布景,意念的清凈度決定著星球生態(tài)的清凈度,雀女自與巫醫(yī)相戀后,每天念頭里盡是與巫醫(yī)的種種,說過的情話、做過的事、交融的種種鏡頭以及自己種種對相處的評價和將來的構想。雀女的念頭里已盡是邪淫、貪、嗔、癡,又何來清凈?就在這般各種帶毒念頭下,她完成了一個星球的植物布景,那個星球是飛禽類生物比翼鳥的領地。完成那個星球的布景后,雀女申請告假休息,實是腹中胎兒即將落地,她意圖瞞天過海。

  不久的某天,巫醫(yī)正在睡夢中,宇宙總部的天兵突至,把他押到母神跟前,母神神色凝重,父神俊目斂威。跪在母神跟前的是抱著一個雪白小娃娃的雀女,巫醫(yī)跌坐在地上,本因沒本體比別人便飄幾分的身軀顯得更軟弱無力。

  雀女布景的星球是比翼鳥的領地,那個星球在較低的維度,與宇宙總部有著很長的時差。比翼鳥族長本歡喜地領著自己的族群進入領地生活,慢慢地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子民隨著居住時間越久越出問題,原本專一的習性改變,變得淫亂又貪婪,嗔心重又愚昧不明理。族長將問題上報給禽王,禽王鳳離將問題上報母神,母神調浮生鏡才發(fā)現(xiàn)了巫醫(yī)和雀女的事,知道雀女布景時的心性有毒,故被布的星球植物皆有毒,居住在上面的族群因靠那些植物為生、吸食那些植物氣息,日久毒息入心,于是呈現(xiàn)了雀女當時的癥狀:邪淫、貪婪、嗔癡。

  那赫然就是一個毒星球,而那個毒星球上已經(jīng)有無數(shù)生靈在生息著,這些有毒生靈就如人類的艾滋病人或新冠病人一樣,若移居其他星球便將傳染其他生靈,使毒在整個宇宙漫延;若是捏碎這個星球,星球上的生靈也將灰飛煙滅。巫醫(yī)和雀女為宇宙制造了一個毒瘤。這兩位早古的老生靈如何能不明白此理?只是雀女已被私欲吞噬了心智,巫醫(yī)的沖動為自己帶來了橫禍。

  巫醫(yī)悔恨著自己的沖動,但看著雀女和她懷中小小的嬰兒,他雖知自私也不禁請求母神放過她們,他愿承受神罰,只盼母神能留她們一條生路,讓他帶著她們母女離開。雀女則一直低著頭,對跪在一邊的比翼鳥族長眼帶恨意。

  兩難之間,禽王鳳離跪下請求,基于使命,他不能讓他有毒的后代沖出毒星禍害其他生靈;基于責任,他身為禽王不能眼見后代有難見死不救,請求母神想辦法救治這個星球的子民,他愿以全部修為封印整個星球,讓毒星從此獨立于宇宙、毒星里的比翼鳥不出該星球。

  母神三思之后做出判決:允禽王鳳離以全部修為封印毒星,鳳離攜比翼鳥族長跪謝母神恩情。鳳離送比翼鳥族長返毒星后,化全部修為封印了毒星,真身在宇宙總部陷入沉睡。鳳離以自己全部修為封印毒星,不負禽王使命,也以自己的沉睡為后代爭取救贖時間:“災難不止,一日不醒,以身換安寧;宇宙太平,山川如舊,我將鳳鳴凰舞拜母神?!边@是禽王鳳離的諾。

  為一己私欲喪失使命感、責任感,禍害了無數(shù)生靈,為宇宙帶來毒源的雀女自始至終一言不發(fā),只是緊緊抱著自己的女兒,只有巫醫(yī)痛哭流涕,一直請求母神放過她們。不論從因果的角度,還是從神職的角度,雀女都須灰飛煙滅,看著巫醫(yī)的痛和他的諾,母神終是心軟,對雀女做出因果角度最輕的判決:“神鬼結合,禍亂蒼生,循私放逸,永革仙籍,誅其容貌,吞噬諸苦,因果了期?!比概皇樟朔?,革了仙籍,扒了仙容,與毒星做了連接(如果鳳離化身為一個瓶子封印了毒星,雀女便是那個瓶塞),讓她吞噬自己創(chuàng)的能量,直至毒能量消失。允巫醫(yī)帶走她們母女,從此禁足于冥界,巫醫(yī)終生看管,且須終生為凈化毒星而努力。

  雀女被巫醫(yī)帶回冥界后,看著巫醫(yī)小小的領土,再憶起自己從前在法峰時的風光,半點不曾為造下彌天大禍、害了無數(shù)生靈而生悔意,也不感恩自己尚能活命,反是為失了法力、仙容而怨恨,終日看著自己除去仙息后更平庸的臉郁郁寡歡,毒境的能量反噬也讓她倍受折磨。巫醫(yī)不曾想過那短時歡愉會換來如此嚴重的后果,想起過往種種心中有愧,感恩母神對他們的慈悲,也愧疚自己害了雀女,并沒有因雀女沒了仙息更平庸而嫌棄她,反而對她們母女倍加寵愛、呵護,希望在往后歲月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化解毒害、撫平雀女心頭的傷。

  若是心善、清正之神,因一己私欲造下這般大禍、害生靈無數(shù),當知萬死難贖自罪,能得活命當感恩、當全力以赴補救。但雀女沒有,她那顆心里沒有對被她所害的無數(shù)生靈的愧疚,她不曾想過他們何錯之有要為她的邪淫買單,受失去不老不死不滅靈魂的災難。她只為自己失去的不平和憤怒,她怨恨母神:“你無上尊貴,有旁人無可比擬的一切,有最好的夫君,卻不懂得體諒我也身為女子,也想有自己的情,我就犯了一次錯,便將我判以萬劫不復之地!我得不到的,天下人也休想得到;我過不好,整個宇宙都要為我陪葬!”無明的漣漪已經(jīng)如同漩渦。

  雀女被巫醫(yī)帶回冥界后,巫醫(yī)對她百般呵護、忍讓,但她性情已扭曲,不承擔的變態(tài)生命將一切的錯歸因于他人,她認為她的不幸是巫醫(yī)害的,是母神神罰太重所致,她要報復所有人。自此對巫醫(yī)極刻薄,又以自身毒修煉巫術,吸納宇宙的惡徒壯大勢力,企圖沖破母神對她下的神罰綁定、恢復自由身掙脫禁錮。冥星自此就如同宇宙的黑洞,專門吸食惡、毒能量,收留宇宙惡棍,冥王乞蒼便是這些惡棍之一,投奔了雀女后因為心狠手辣而被培養(yǎng)成為冥王(雀女和巫醫(yī)是冥王之上的冥界元老),自此雀女成了宇宙萬惡之源、邪淫惡毒的始祖,冥王是她最厲害的利器。

  禽王鳳離封印毒星時,禽王的令符遺落在一只小鶴身上,巫婆為了得到禽王之力追殺鶴,后鶴被父神所救養(yǎng)在宇宙總部。后冥王與惡火禍蛇蒼婉密謀時,巫婆便要求禍蛇蒼婉把尚未修成人形的鶴抱給她,想搶奪禽王之力沖破封印。可惜禽王之力除父神母神和禽王之外,無人能馭,不得逞后,她便指使鯉魚精把鶴毒化,讓鶴攝了父神的記憶晶片,兒時被她追殺至差點喪命的鶴,也成了她報復宇宙的幫兇。

  被收了仙力、失了仙息后,巫婆不甘心自己從此沒了力量,不是力求贖罪,而是專注于把自身的毒和吞噬的毒息化為力量,修煉禁術。吸精魂、元神這些皆是小事,其惡人腦無從想象。巫醫(yī)眼見她日漸入魔,心如刀割,其實巫醫(yī)知母神慈悲,神罰的背后給她留著一條生路:意念是物質的創(chuàng)造源頭,雀女當初因邪淫生惡毒念而禍及一個星球,害了無數(shù)生靈,這是她自造的惡因,從承擔和能量自創(chuàng)自消的角度,母神將其與毒星綁定,看似是神罰,其實毒由她心生,毒自也能由她心化,若她能以自省、承擔的心,看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反省、承擔、臣服并發(fā)自內心為贖罪和拯救生靈而努力,當她的心清凈無惡無毒時,毒星也將不再是毒星,生活在毒星上的生靈也有可能得救。

  母神本是萬物萬靈之母,自性慈悲,又怎會有不慈之行?巫醫(yī)懂,可惜巫婆不懂,巫醫(yī)試圖讓巫婆懂,但入魔的巫婆已經(jīng)聽不進任何勸告,只在自己的惡魔道上越走越遠。巫醫(yī)受盡她的虐待和欺凌,依然常只身入毒星化解、傳法讓生靈自救,在主體上努力無望,他希望星球的生靈能自救,若星球毒息減弱,巫婆也有希望。于公于私,他都必須全力以赴行救贖。也正因為他這心,自此毒星上不時就有一位高維來者,猶如帝君大神,無私行救渡。

  比翼鳥族的第二代公主,從小生長在與真相世界封閉的毒星,無緣出境,只聽族群長輩講起真相世界的種種美好,心生向往,又遺憾自己出生于惡毒之境,無緣親往。這種對真相世界的仰慕之心,使她在第一次見到巫醫(yī)時便如見天神,愛慕不已。生靈載具的皮相本與維度有關,也與自身善德修為有關,巫醫(yī)在真相世界相貌平平,但對于封在宇宙角落的比翼鳥族來說,已是驚為天人。公主情竇初開,對巫醫(yī)狂追猛打,被巫婆刻薄、虐待了萬萬年的巫醫(yī),心慢慢地被比翼鳥族的公主融化了,在毒星里發(fā)展了一段情。

  又有什么能瞞得住巫婆呢?沒多久老巫婆便發(fā)現(xiàn)了巫醫(yī)有問題,雖沒找到事主是誰,但以此威脅巫醫(yī),讓巫醫(yī)參與了毀滅宇宙的陰謀,否則便將生撕了巫醫(yī)心愛的女子,巫醫(yī)為保比翼鳥族公主,迫于無奈,為老巫婆造了四具身:兩具用于勾父神魂魄,兩具鬼嬰。與此同時,也幫她做了一些其他事。但巫醫(yī)態(tài)度良好,巫婆便會放過他嗎?如果是,她就不可能是萬惡之源了,眼見巫婆的陰謀如此之龐大,眼見自己一失足已經(jīng)遠不止是千古恨,巫醫(yī)知道自己必死無疑,種種惡和后果也讓他無顏活于世。當他知道巫婆準備與冥王、惡火禍蛇殺他時,他提出他最后的請求:以火焚燒,從此恩斷義絕,不論緣法如何行,他愿與她永遠無緣。

  巫婆咬牙切齒,但答應了他最后一個請求,讓蒼婉以火燒死他。巫醫(yī)看似求死,其實求的是涅槃重生,巫醫(yī)的半生,受盡了雀女帶來的苦難,他非本惡,知道自罪之重;他也并非無責任、使命之人,他求的是一個贖罪的機會。在烈火焚燒之時,靈魂受盡真火灼痛,他對天請求:“星辰自知一失足成千古恨,如今造下彌天大罪,不求被寬恕,只求能贖罪,若能允我重生,我愿以余生所有力量,化解我造下的災難,護父神母神安好、還宇宙太平;星辰若有幸得生,生而永與雀女為敵,與她過往,寧死不憶。”

  巫醫(yī)星辰在烈火中燒成灰燼,宇宙總部禽王鳳離的仙身睜開了雙眼,他是星辰,但他也不盡然是星辰;他是鳳離,但也不盡然是鳳離。

  燒死了巫醫(yī),巫婆就止息了心中的恨嗎?如果是,她就不是萬惡之源了。雖然巫醫(yī)傾盡心力對比翼鳥族公主做了保護不讓巫婆找到,雖然比翼鳥族公主以為巫醫(yī)變了心、珠胎暗結死了心找了同族聯(lián)姻,一切也不能止息巫婆心中的恨,從此她更痛恨世間情,她定義男人都是狼心狗肺、寡情薄義的東西,她要殺盡天下有情人。自此,比翼鳥族更是陷入災難,巫婆專門在毒星中獵食感情好的夫妻,待他們歡好后吸食其精魂以增強其修為,慢慢地基于靈魂的恐懼,毒星中人們只敢邪淫,更是不敢生情。

  比翼鳥族修成人形后,本有千年壽命,后因移居毒星受毒入侵,壽命開始降短,巫婆與毒星相連,又吸毒修煉禁術,毒息又循環(huán)入毒星,毒星中生靈的壽命也越來越短,漸漸地成如今人壽百歲左右。巫婆與毒星命運相連,毒星中的生靈若已無壽期,巫婆必死;巫婆若死,毒星也必毀。眼見毒星居民壽命漸短,巫婆越是瘋狂想沖破母神下的封印和神罰;又因自身與毒星綁定,知母神不忍殺無數(shù)生靈,為惡而有恃無恐:“你不會殺我的,我死了,這里的無數(shù)生靈將為我陪葬,你不會忍心的!”

  巫婆因為一己私欲而造下彌天大罪,又因不承擔而入魔,為掙脫神罰報復宇宙而與冥王、禍蛇蒼婉布下驚天陰謀,在這期間,教唆禍蛇蒼婉偷了宇宙總部無數(shù)法器。造傀儡勾父神魂魄、毒害鶴、慘害紅蓮、修煉巫術吸食無數(shù)生靈……巫婆的惡,是宇宙萬惡之源,也是佛家所言,那個無明的漣漪;因為宇宙間有了這阿物,邪淫和五毒才滋長起來,她就如宇宙間的第一朵毒蘑菇。

  萬物生息,緣法生滅,有生自有滅,不過是因果不虛??v使是萬惡,也有滅法。涅槃重生的星辰,請求母神:“知母神顧慮雀女若滅,星球上的無數(shù)生靈也將喪失救贖機會,一切因我而起,一切也由我來止息。我愿代替雀女成為毒星的過濾器(瓶塞),讓母神可以無顧慮誅殺雀女,也為生靈爭取救贖時間,在我連接毒星期間,我定護住心脈,自凈凈境,希望更多生靈得到解救。”母神允之,星辰一生,雖有罪有錯,但善心不泯,為贖罪、為護心中所愛,他以愿力換來涅槃重生,然后以命護蒼生。

  巫婆一直以為她的陰謀龐大又高深,如此傾付心力定能得逞,卻不知道蒼穹無量,唯善是道,她是極惡,結局必然是絕路,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實相。因緣行至之時,母神以彈指之力把她拍進她親手造的萬惡世界,落在一個殘破的老女人軀殼里。于是,她成了一個忘了自己是誰,老、丑、病、弱、滿心惡毒卻無體力法力的老太婆何雀,每天做著服侍子孫、掃地煮飯的事,滿腹怨氣,卻又無可奈何;滿身病痛,到醫(yī)院又查不出,呻吟只能惹人厭煩。老鼠,只配死在地下道或陰溝里,受盡所有自創(chuàng)惡能量后灰飛煙滅,是她必然的下場。

  蒼穹無量,惡有盡時。星辰誅何雀,法劍滅本萍,無明的漣漪沒有泛起,愿日月星辰,熠熠生輝,自歸清凈;愿宇宙生靈,平安喜樂。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