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鹵肉飯
宋伊人從床上爬起來?!八弧?,渾身肌肉酸痛,疼得她叫出聲來。
李嬸子聽見聲音,趕忙進(jìn)屋,扶著宋伊人坐起來。
“伊人啊,你還懷著孕,要我說你就不能這么累!”
“嬸子,你看這家里,家徒四壁的,您也說了我懷著孕,約莫著入秋我就要生了,家里還是這樣,我們娘仨就得餓死!”
“那哪能呢!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村兒里也不會看著你們餓死的!”
“嬸子,救急不救窮,哪能靠別人接濟(jì)過日子?!?p> 李嬸子嘆了口氣,覺得伊人的確和從前的柔弱好欺不太一樣了。也許是離開可依靠之人,又帶著孩子吧!李嬸子心想。
“對了,嬸子,這是昨天您采蘑菇野菜并幫我看孩子的錢。”宋伊人從身上摸出二十個銅板。
“伊人……這是……給我的?”
“對,您幫我看孩子怎么也值五個銅板,其余是采蘑菇野菜的?!?p> “伊人……這……這太多了!”
這可是二十個銅板??!要知道現(xiàn)在這個時節(jié),家里的重勞力在碼頭上工,也就不過二十五個銅板一天。雖然過一陣農(nóng)忙了,勞力價格會上漲。
但自己一個老太太,帶孩子采點(diǎn)蘑菇野菜,不累,且就是順便的事,這一天就有十幾二十個銅板的收入,這讓李嬸子實(shí)在有點(diǎn)不敢拿。
“嬸子快拿著,這是你應(yīng)得的!”宋伊人道。
看到宋伊人似乎并沒有開玩笑,李嬸子咬了咬牙,說道:“伊人,那我可就真收下了!”
“當(dāng)然!這是嬸子你的勞動所得,不要不好意思!”
接過宋伊人手里的銅板,李嬸子難掩臉上的激動之情。心里琢磨著,這丫頭給這么多錢,日后還要多多伸手幫忙才是,哎,還是個孕婦!自家大兒媳月份和這丫頭差不多,不說養(yǎng)得金尊玉貴,也半點(diǎn)重活沒有的,就在家繡繡花。
“嬸子,今天還是老樣子,您別做晚飯,我這做了您帶回去!”
“不用不用,伊人,你給了這么多錢,我哪能還吃你的飯!”
“嬸子!你別和我客氣,我也不是單獨(dú)給你們家做的,這費(fèi)事的吃食明早做是來不及的,我今晚做出來,明早就上鎮(zhèn)上賣了。再說我們自己也得吃嘛!”宋伊人想著李嬸子肯定不好意思,早就準(zhǔn)備好了這一套說辭。
果然她說完,李嬸子就應(yīng)了,但依然是腿腳利索地伸手,幫宋伊人忙活了起來。
宋伊人將那塊帶皮的五花肉切成小塊,肥瘦相間,鍋中添了水,冷水下肉,又放了幾個生雞蛋,放了一小塊懷香,也就是現(xiàn)代的八角。又倒了些上次做豬蹄時買的燒酒。大火煮開,拿不太好用的葫蘆瓢撇了浮沫。湯也沒倒掉,只是把肉湯和肉分開盛。
李嬸子聽了宋伊人的指揮,正在案板上切今兒采的蘑菇。宋伊人選了一些跟香菇味道想盡的,讓李嬸子切成小塊。再切一些野小蒜和蔥來代替現(xiàn)代的洋蔥——這個時代沒有洋蔥。
一切準(zhǔn)備妥當(dāng),宋伊人重新刷鍋起鍋,放了多多的豬油,把野小蒜和蔥下進(jìn)去,小火慢慢煸,手里也不停地用鏟子翻動。
“李嬸子,這個時候除了火要小,另外一定要不停地攪拌翻動,不然野小蒜和蔥很容易糊,有了糊味這道菜就算是失敗了!”
“哎,曉得曉得!”李嬸子趕忙應(yīng)著。
宋伊人想著一是報答李嬸子的恩情,二是未來自己肯定也需要幫手,李嬸子為人耿直厚道,與原主相識多年,知根知底,又對自己百般照顧。于情于理都應(yīng)該教給李嬸子一些。
“鍋中炸一會,野小蒜和蔥段就呈現(xiàn)金黃色了,這時候就可以了,千萬不能太久,不然容易苦?!?p> 李嬸子點(diǎn)點(diǎn)頭,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灶臺?!耙寥俗龀鰜淼臇|西都好吃,自己也學(xué)學(xué),回頭既能幫幫她,也能做給兒媳吃呢!”李嬸子心里開心地想著。
宋伊人把鍋中金黃色的野小蒜和蔥段并豬油都盛出來,鍋底只留了一些油脂,再次燒鍋,溫度升高后,改為小火,把剛剛煮好的五花肉倒進(jìn)鍋里。
“呲啦”一聲,水汽落進(jìn)油鍋里。
“這時候要小心油別濺到!”因為呲啦呲啦的聲音很大,宋伊人只能大聲對李嬸子說話。
煸炒到五花肉表面泛出金黃色,肥肉的部分也被耗出了一些油脂后,她把李嬸子切好的菌菇丁倒進(jìn)去,繼續(xù)翻炒,再將之前炸好的也野小蒜和蔥段倒進(jìn)去,再次翻炒均勻。
最后把之前煮肉的肉湯倒了進(jìn)去,煮好的雞蛋剝皮下進(jìn)去,又加了鹽、大椒(花椒)、蔥段等調(diào)料,又加了一塊石蜜。
兩刻鐘后,滿院飄香,他們這院子就是一圈籬笆,自然也就圍不住味道。
她家又在村口,來來往往的人都能看到聞到。最近幾天宋伊人又常去鎮(zhèn)上,米面的一筐一筐往回背,早就招了人眼。今兒香味傳了這么遠(yuǎn),住在李嬸子家對面的馬家自然也聞到了。
“哼,真是狗肚子盛補(bǔ)了二兩香油,有兩個銅板就得瑟開了,不年不節(jié)的,一個棄婦帶個賠錢貨,還吃上肉了!”馬家的大兒媳鄭氏,站在自家院子里,朝村口的方向翻了個白眼,轉(zhuǎn)身就往西廂房去。
不想一回頭卻撞上了自己那呆頭呆腦的丈夫?!鞍ミ?,死人啊你,一聲不響站我身后干啥?”
“我…我這不聽你的,剛挖野菜回來…”鄭氏早兩天就跟著宋伊人,去鎮(zhèn)上打探聽說她在賣餅,原來賣餅這么掙錢,那個什么餡餅她不太會做,雞蛋放餅里也浪費(fèi),她心疼得緊,所以就準(zhǔn)備做野菜玉米面餅子去賣,這不讓丈夫去挖了點(diǎn)野菜回來。
馬家也不是本地人,但在宋家莊也生活了三代了。最早的馬老頭是逃荒來的,以前家里是獵戶,手上有點(diǎn)獵動物的手藝,村兒里一戶本家就將女兒嫁給馬老頭了。
雖有手藝在身,但架不住兩口子能生,還都是兒子,老大三十了,最小的老六才十三。家里窮,娶媳婦也沒多得挑,老大娶了鄰村一個有名的潑辣姑娘,正是這鄭氏。
又過了一刻鐘,鹵肉就燉好了,宋伊人揭了蓋子,鹵肉并雞蛋盛了一碗,遞給李嬸子。
“嬸子,回家蒸一鍋糙米飯,拌著吃!”
“哎!這聞著可是香,正好老二今天回來,讓他也嘗嘗你的手藝!”
“金寶哥今天回來??!那再盛個碗!”說著就要去拿碗,李嬸子趕忙攔住她。
“伊人,快別,你這些還得賣錢呢!”拉扯半天,最終還是多盛了個雞蛋給李嬸子帶回去了。
“嬸子,快別拉扯了!”宋伊人推拉不過,只能說道:“金寶哥有把子力氣,等他回來請嬸子叫金寶哥來幫幫我吧!”
李嬸子終于接下來,并承諾明兒讓二兒子金寶來幫忙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