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池魚無珠

第三十四章 鮮鱖魚與鯽魚湯

池魚無珠 望秋先寒 2003 2025-02-01 20:56:12

  李毓靈與蔣方正聊了兩刻鐘,蔣方正想要做的事做完了,臨走時又歉意道:“上次李伯父來府上,本來說是第二日就上門拜訪,但有些瑣事被絆住了,還好伯父沒有覺得我失信。”

  李毓靈寬慰道:“方正哥哥你初來京城做生意,有許多需要打點的地方,爹爹知曉你孤身一人在外鄉(xiāng)的不易?!?p>  蔣方正心道他也不是孤身一人,宅子就在李家旁邊,心愛之人與自己只一墻之隔,只覺得能時常見到李毓靈而感到開心。

  送別了蔣方正,李毓靈就帶著蔻枝回了繡樓,午后很溫暖,她縮在小榻上,預備就淺淺地睡一覺。

  李毓靈閉上眼睛,只覺得周圍的一切聲音都漸漸變得安靜下來,意識也沉了下去。

  她睡著了。

  入睡時間很短,短到蔻枝只是下樓去提了茶壺上來,李毓靈的氣息已經平緩了。

  蔻枝怕李毓靈等會醒來要喝水,就把茶壺里的水倒了一些出來,她的動作很輕,并沒有吵醒睡的很沉的李毓靈。

  蔻枝退出去,從窗戶外跳進來一只貓。

  張衍清原本也要在小榻上休息,現在李毓靈躺下了,他也不想打攪,就窩在小榻邊上頭枕著自己的尾巴睡了過去。

  這一覺李毓靈睡的很久,直到走到外邊天色昏暗,李毓靈似有所感睜開了眼睛。

  她有些迷茫地仰面躺在小榻上,耳邊是從很飄渺的街坊鄰居的熱鬧聲。

  要用晚膳了。

  李毓靈在昏暗的房間里從小榻上坐起,她的頭發(fā)散落,有些在她背后,有些垂在胸前,風從窗戶里吹進來,讓她覺得有些冷,連剛睡醒的懵懂都散去不少。

  在她的視野里突然冒出一個小腦袋來,李毓靈被嚇了一跳,反應過來是自己養(yǎng)的貍奴后,又失笑。

  “今日這么乖,沒有出去瘋玩?”李毓靈俯下身,頭發(fā)垂落,搭在小榻上和她的手臂上。

  今日天氣熱,她穿的并沒有那么厚重,方才小憩時脫了厚外衣,縮在小毯里只穿了適中的中衣。

  張衍清被她摸了兩下腦袋,抬起頭要反抗,目光撞入一片細膩的肌膚中。

  李毓靈白的并不十分突出,只是在此刻有些昏暗的環(huán)境下,她那張剛睡醒的皎容與慵懶的氣質有股別樣的韻味。

  勾人但不風俗。

  她的笑容很淡,但確實是高興的,尾音有點兒啞,被撫摸的貓而耳朵抖了兩下。

  李毓靈摸完小貓腦袋,就下榻穿鞋,她點燃油燈,燭火照亮了她的臉和房間一角。

  張衍清熟練地跳上小榻趴下,靜靜地看著她,李毓靈放好了燭臺就過來關窗。

  關好窗,李毓靈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坐到了書案前。

  她又點燃了一個燭臺,放在案上,將今日找出來的筆墨紙硯擺好位置,她用鎮(zhèn)紙壓住宣紙,挽起一截袖子開始研磨。

  房間內很安靜,只有墨條與硯臺接觸的聲音。

  李毓靈的筆墨紙硯買的中規(guī)中矩,墨色研磨出來也就一般。

  張衍清聽了一會兒她研磨,在聲音消失后又來到書案邊上,一用力就跳了上來。

  李毓靈早就注意到了它的動作,與她想的一樣,還真跳上來了。

  一團毛茸茸湊近她,就坐在宣紙旁邊,乖乖地等待她落筆。

  好像能看懂她寫什么一樣。

  李毓靈用毛筆沾了墨水,在快要落筆的時候頓了一下,瞥了一眼貓,就見那貓還真是聚精會神看著,不過不是看向宣紙,而是在看她…

  手里的毛筆。

  李毓靈抿了抿嘴,她還真以為這貓是什么妖精化身,看得懂字呢。見自己想多了,李毓靈收回心思也不再開小差,認真寫下她心中所想。

  她的姿勢不算好看,因為她眼睛有疾,看得不甚清楚,只能湊近些,這就導致未被束縛的頭發(fā)散到宣紙上,像一副胡亂涂鴉的水墨畫。

  張衍清坐在旁邊看她這姿勢有些好奇她要寫什么,讓她能在這般情況下還要堅持。

  等李毓靈寫完直起身子重新蘸取墨水,張衍清就看清了她寫的字:

  在根在利,挹彼注此;天高地迥,面折廷爭。

  像是警醒,又像提示。

  李毓靈想到上次問紅芝的問題她給出的答案,準備今晚好好想一想。

  她無意識地捏手指,思緒似乎又游離開去。

  張衍清索性就在案上趴下假寐了。

  等蔻枝上樓來瞧見火光就知道李毓靈已經醒了,她這晚膳拿來的剛剛好。

  “姑娘?”蔻枝在門外喚了一聲。

  “進來吧?!崩钬轨`道。

  蔻枝得令就提著食盒進去。

  她把菜布好,扭頭一看李毓靈坐在書案前,而那只懶貓賴在姑娘書案上睡覺,暗道這貓真是黏姑娘。

  走哪兒跟哪兒。

  偏偏姑娘去抱還不肯給姑娘抱。

  那個詞怎么說來著?

  …欲情故縱?

  這邊蔻枝在心里嘀嘀咕咕,那邊李毓靈沒再落筆,她起身,走到桌旁坐下。

  今日是兩葷一素一湯,有一道鱖魚,湯是鯽魚湯。

  李毓靈瞧著這菜,疑問:“今日魚價很便宜嗎?”

  剛入春,雖然今年春天比往年都暖和,但這鱖魚有些太早。

  但春季是適合釣鯽魚的好時機。

  蔻枝也知道李毓靈會問,便解釋道:“鱖魚是蔣少爺送來的,鯽魚是單銘小哥拿來的?!?p>  原來是這樣。

  她就說廚娘采辦怎么會一下子買兩種魚。

  鱖魚鮮美,鯽魚湯鮮香,兩廂一作比,蔻枝倒是分不出李毓靈的偏愛來。

  但因為鱖魚是蔣少爺送來的,蔻枝便多說了兩句蔣少爺的好話,至于單銘,瞧著年紀尚輕,蔻枝雖然聽過傳聞,但并不把它當一回事。

  畢竟單銘拜李守財為師父,四舍五入,也是李毓靈的弟弟了。

  況且兩個人年紀又差三歲,蔻枝還是覺得年紀稍大李毓靈的蔣方正更成熟穩(wěn)妥些。

  李毓靈聽蔻枝的消息,便道:“春日易上火,就將爹爹給我的綠茶當謝禮送去給他們。”

  這樣人情也算有來有往。

  蔻枝低頭應下,在心里直嘆氣。

  她覺得蔣少爺應該不希望姑娘回禮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