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抵達燕城
天朗氣清,上陵的天好不容易放晴,裴氏永和府內(nèi),裴清召正躺在院中的胡椅上曬太陽,聽著茶水煮的翻滾的聲音,好不愜意。
自裴鈺報返程已然一個多月的時間,自此之后再無書信回報,裴清召心里掂量著路程和時間,也不知這一趟能不能有什么好消息。
直至晌午,門房那里終于遞來了信,道裴鈺一行已經(jīng)過了山海關(guān),準(zhǔn)備先去一趟祖地再回上陵。
裴清召得聞這個消息,臉上的笑意在回身的瞬間蕩然無存,他立刻招來暗仆詢問消息。
那人低首躬身,支支吾吾,在裴清召的厲聲呵斥,方才說出實情。
原來裴清召派去的三撥人被一群土匪給盯上了。
那果兒峽東西都是有地界劃分的,這群人從入峽口第一次動手便被人誤以為是來搶山頭的。
因此蹲著點地被人輪番劫掠,那些人清楚山勢地形,握有先機。
最后,央國過去的這些莽漢身上但凡值錢點的東西都被扒拉了個干凈,別說是手上吃飯的家伙,就連身上拿來蔽體的都沒剩多少。
一群人自認過于丟人,直接沒回來交任務(wù),最后還是那話事人覺得找來的主人家不能得罪了,才返回交代了前因后果。
暗仆等人也覺得過于丟人,尚未想好怎么與裴清召交代。
裴清召聽完整個人半響沒回過神,此事過于荒謬很難不讓人作他想,但裴鈺向來潔身自好,怎么也不可能與土匪走到一道去。
“既然是土匪,不去搶裴……他們,搶我們的人做什么?”
那暗仆道:“他們一人一匹快馬,連個包袱都沒有,隨行的還穿著西州王庭衛(wèi)的衣物?!?p> “那些匪人也是有眼力勁的,以為他們是王庭的正經(jīng)差人,身上沒什么值錢的,又帶著身份,自然不會動他們?!?p> 聽完暗仆說得這些,裴清召忽然覺得今日的日頭曬的過了,竟有些頭疼。
“近日老夫人是不是也要去燕城?”
“是,聽聞是臨時起意,說是想吃燕城的桑栗子?!?p> 裴氏的這位老夫人是裴妙音與裴臨安之母,就連裴清召兄弟幾人都是由她教養(yǎng)長大。
老人家喜靜,自裴臨安過身之后便獨自幽居在太行山的別院,少理世事。
但這并不代表她老人家威儀不在,江淮的那些族伯們對于這位老夫人甚是敬重,她所說的話份量很重。
如今因裴陵邱之事,連帶著他的處境也不太好,若是老夫人這個時候干預(yù)族中掌權(quán)之事,局面便當(dāng)真是難以挽救了。
念及此,裴清召當(dāng)即起身,吩咐下去,立刻趕往燕城,接迎老夫人。
但他終究是沒走成。
裴清召的腳步剛邁出府門,便接到宮里的傳信,軒帝有召。
裴清召低首接令,看著手中的詔令,心下已經(jīng)猜到了軒帝因何事找他。
軒帝此前應(yīng)承七國來函,稱裴鈺將在帝京再次開堂,如今七國學(xué)士即將抵達帝京,但裴鈺卻不知何時返京,軒帝這是著急了。
自裴陵邱出事之后,軒帝對于裴氏之人勾結(jié)官員一事心中有刺,對于裴清召的信任也不復(fù)從前,他深知自己這三年的經(jīng)營已經(jīng)算是廢了,對于軒帝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詔令也不復(fù)從前的殷勤。
“裴二爺,請吧?!?p> 裴清召與那內(nèi)官陪了笑,復(fù)才跟著一同去了。
燕城郊外,幾匹快馬飛馳而過,踏起塵囂無數(shù)。
其中三匹即便沖過彎繞的山路也不見減速,為首的是阿笙,她一騎當(dāng)先,快出裴鈺和阿七一個馬頭。
三人于林間賽馬,穿過一片茂盛的林道,視野當(dāng)即開闊,此前林中樹木蔽眼,一個轉(zhuǎn)角忽見一名老婦在嬤嬤的攙扶下站于城外石碑之下,而她的身后有數(shù)十人恭敬地站著。
“阿笙,勒馬!”
裴鈺朗聲道,阿笙快馬難停,于眾人面前方才堪堪收停。
塵土飛揚,眾人驚呼,阿笙心下一沉。
待馬站定,卻見幾步開外,那名老婦人鶴發(fā)銀絲,目色清亮,她身姿端正,無半步嚇退的模樣。
倒是她身旁的嬤嬤被嚇得松開了扶著她的手。
阿笙趕緊下馬,“抱歉,還好嗎?”
阿笙尚未來得及上前,卻見裴鈺比她快一步走到老婦人身前,躬身一禮,“孫兒見過祖母,祖母受驚了?!?p> 老婦人看了看裴鈺一身西州騎裝,將人扶了起來,而后對阿笙寬和地笑道:“無妨?!?p> 阿笙復(fù)學(xué)著裴鈺的模樣,低首向老婦人道:“是我御馬技術(shù)不精,讓老夫人受驚了。”
裴老夫人知他們少年人的心性,笑著搖了搖頭,并未怪罪。
“今日我倒是與你們有緣,前后腳到這燕城。”
裴鈺等人此時方才看到一旁的車馬,難怪裴氏的族伯們都出城相迎,原來是祖母快一步抵達了燕城。
“先回去吧。”
得裴老夫人發(fā)話,無人再提策馬一事,紛紛跟著一同回裴氏在燕城的老宅。
阿笙與阿七一同走在裴鈺幾步靠后的距離。
她看著裴老夫人一路都握著裴鈺扶著她的手,眸色柔和地詢問他一路以來是否辛苦,不由想到了自己的外祖母,也不知她老人家如今身體可好。
阿七見她一路微垂著頭,以為是她還在自責(zé)。
“老夫人出自將門,豈是你這點小動靜可以嚇到的?!?p> 阿笙順著點了點頭,不似從前會與阿七辯上兩句。
阿七不由低身去看她,卻見阿笙神情有些迷糊,竟然是在犯困。
明明一刻鐘前還在策馬瘋跑的人,怎么走著走著路就能困?
其實阿笙這一路都缺眠,她素來睡不安穩(wěn),又是這般在野外,每日都不過是淺眠,邀人賽馬也是因為她發(fā)覺自己有些疲乏,想振作精神。
這時徹底放松下來便還是覺得困乏,現(xiàn)下旁人的話在她耳邊都是嗡嗡作響,入不得半點心。
阿笙看了看身后的一眾裴氏族人,想來裴鈺到此眾人又是免不了一大堆的禮儀,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沾床,不由嘆了口氣。
“累了?”
“嗯。”
阿笙下意識回答,下一秒才發(fā)現(xiàn)問自己的不是阿七,而是被她嘆的那口氣引得回頭的裴鈺,與他一同看過來的還有裴老夫人。
裴老夫人見阿笙犯迷糊的樣子,不由笑了笑,對一旁的嬤嬤道:“先帶他們?nèi)グ差D?!?p> 阿笙愣了愣,倒也沒有推辭,自己這狀態(tài)怕是強撐會唐突更多,于是大方向裴老夫人拱手垂首,而后隨著嬤嬤加快了步伐,從旁離開。
裴鈺看著阿笙與西州侍衛(wèi)一同離開,方才對裴老夫人解釋。
“她是華清齋的弟子,因幫忙整理苦無與圓覺大師的筆論所以比其他人走得晚了些,便與我同路了?!?p> 裴鈺會這般與老夫人說清也是阿笙也到了要避嫌的年紀(jì),這般同他們一群男子歸來,怕老夫人誤認為她心性有偏。
畢竟,阿笙從前為了旁人一句猜測便敢去劃自己的臉。
裴老夫人雖久居太行山,但她心如明鏡,那孩子眉宇之間澄明無私,心性不差。
她拍了拍裴鈺扶著自己的手,示意他不用跟自己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