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失蹤
寧決回想起那段黑暗的日子,爹娘雙雙慘死,他僥幸逃脫,雙眼被流矢擦傷,每天起臥如行尸走肉。
帶他離京的婦人自稱是母親的好友,每日悉心照料,身邊總跟著一個奶聲奶氣的小娃娃。
小女娃自來熟,無事就湊到他身邊,說今天天氣很好,太陽曬在身上很暖和;說爹爹給她帶了糖人,是她喜歡的孫悟空。
還會奶聲奶氣地問寧決:“哥哥,有人說過你長得很好看嗎?”
說罷不等回答自己吃吃笑了起來,說:“如果沒有,那我就是第一個說的,對不對?”
寧決心里藏了事,每次應(yīng)答都不痛不癢,小女孩卻不氣餒,仿佛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
等他眼傷痊愈,揭下紗布后,一雙純凈剔透的眼睛仰頭看著他,突然笑了,跑向婦人歡喜地說:“阿娘!我就說這個哥哥的眼睛很好看!”
那雙眼睛寧決記了很多年,后來他回到京城,從底層爬起,卻再也沒見過那對夫婦和那個玉團(tuán)子似的小姑娘。
“日后若她的兒女有難,我即便拼上性命,也會保其無虞?!?p> 寧決凝視著她,神情少見的認(rèn)真:“所以你不必有負(fù)擔(dān),在我力所能及內(nèi),我一定會照顧好你?!?p> 姜筠怔怔松手,玉墜落回胸前。
母親去后,她染了病,斷斷續(xù)續(xù)發(fā)了半月高燒。痊愈后她忘記了很多事,也許年幼的記憶里曾有過一個孤狼般的少年,但那些記憶都已隨著病愈消散殆盡了。
姜筠想了想:“寧大人,我確有一事相求。”
她問道:“您知道我表姐如今在何處嗎?”
寧決覺得那聲“寧大人”生分刺耳,但又沒有理由叫人家改稱,只好忍下:“知道,她在端州,沒有出事。”
“那皇上……”
“皇上不知道。”寧決頓了頓,“皇上曾命我查探裴家嫡女的蹤跡,我抗拒這樁賜婚,因此瞞下了消息?!?p> 陰差陽錯,裴遠(yuǎn)推出了姜筠,他們再次產(chǎn)生了交集。
姜筠了然,“那能請您幫我關(guān)注一下表姐的動向嗎?她行蹤不明,家里人很擔(dān)心。”
寧決沒有立刻答應(yīng),而是緩緩皺起了眉頭。
周氏都那么對她了,她還記掛著侯府?
“我托郎先生轉(zhuǎn)交給你一份綁匪情報,你收到了嗎?”
姜筠說:“全都看了,我不會把表姐的消息告訴別人的。”
“我姨母最大的倚仗就是這個女兒,我當(dāng)然要替她好好看著了?!?p> 說這話時她臉上帶著有些狡黠的笑,就像無害的嬌花突然露出了尖銳的端倪。
寧決突然意識到,姜筠可能并沒有表面看起來那樣純良溫順。小湯圓長成了大湯圓,還是芝麻餡的。
寧決卻并不反感,反而放心了些。他一直擔(dān)心侯府內(nèi)暗藏危機(jī),溫順柔弱如姜筠稍有不著就被人算計(jì)了。
“好,我會派人監(jiān)視,有消息會第一時間傳信給你?!?p> 姜筠感激地點(diǎn)頭,拿起帷帽戴上,起身告辭:“那我先回去了,出來的有些久,再不回去祖母要擔(dān)心了?!?p> 寧決跟著起身:“我送你?!?p> 女娘起身匆忙,帷帽輕紗堆在肩上,隱約露出盈盈一握的細(xì)腰。
沒人看到,寧決仍是不自在地瞥開眼,上前幾步,抬手調(diào)了調(diào)帷帽位置,讓那輕紗傾瀉而下,攏住姜筠身形。
姜筠這才注意到,在外男面前失儀讓她微微臉紅,“謝謝寧大人,不過不用了?!?p> 寧決已經(jīng)先一步推開了門,示意她走在前面:“近來盛京頻發(fā)年輕女子失蹤之事,大理寺查了數(shù)日,一直未能抓捕真兇歸案。我送你回侯府,安全些。”
姜筠腳步一頓,抬眼問:“失蹤的都是平民女子嗎?”
寧決意外,“錦衣衛(wèi)走訪后呈上來的案卷中,除了最近一次,其余都是十四五歲的良家女子,至今已有十五人失蹤?!?p> “那最近一次……”姜筠心里隱隱下沉。
寧決的話證實(shí)了她的猜想:“是湯陰縣伯的女兒,作案手法與前十四起相似?!?p> 湯陰縣伯雖然還占著一個伯府,但已是最后一代世襲罔替,等湯陰縣伯世子繼位,皇室就會收回敕封,與平民無異。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伯府再落魄,也曾是先帝親封的貴族,和平頭百姓不可比擬。
兇手的作案目標(biāo)從平民女子轉(zhuǎn)向了伯府姑娘,十四起犯案使其膽氣頓生,焉知下一步會不會朝其他貴女出手。
寧決問:“你怎么知道失蹤的都是平民女子?”
姜筠想了想,簡短說了竇婆婆女兒失蹤的事。
“竇婆婆說她女兒的耳墜掉在王家門口,我總覺得這不是巧合?!?p> 兩人走下樓梯,寧決走在外側(cè),略超半步,是虛虛護(hù)著的姿態(tài)。
寧決叮囑她:“如非必要,盡量不要和王家接觸了?!?p> “皇上在查田稅,不日就要清算,王家牽扯頗深,能避開就避開。”
王家背靠瑛城武家,隆安帝要拿世家開刀,第一步要鏟除的就是這些新晉權(quán)貴。
姜筠卻想到了其他事。
上一世王家并未被清算,王晗一直穩(wěn)當(dāng)做著他的國公府世子,是隆安帝突然改了主意?
還是那個時候?qū)帥Q已經(jīng)……隆安帝痛失臂膀,所以不敢輕舉妄動?
未知帶來恐懼,姜筠不喜歡未知。
姜筠說:“若在此時爆出王家長子德行有虧……到時候會不會更師出有名一些?”
她報了個日期,“王大姑娘邀我去府上賞花,若到時發(fā)生了什么,您能及時趕到嗎?”
所有京官上任后悟到的第一個道理就是少管高門事,大理寺卿按差辦事,若是對上國公府,他未必能扛得住王家施壓。
若是如此,姜筠所做的一切都會功虧一簣。
寧決隱隱預(yù)感姜筠要做的事可能會在盛京引發(fā)震動,不但沒有阻止,甚至還有點(diǎn)期待。
寧決:“你有想做的事盡管去做就是,我給你兜底?!?p> 姜筠聞言一怔,心情五味雜陳,除了祖母,寧決是第一個對她說“萬事有我兜底”的人。
有人護(hù)著的感覺,還挺好的?
寧決說到做到,果真送到了侯府門口。
分別時寧決突然出聲叫住了她:“以后說話不用那么生分,大人來大人去的,說的我仿佛憑空長了十歲?!?p> 姜筠正提著裙擺上臺階,聞言忍不住笑了笑,“好?!?p> 她腳步輕快地跨過門檻,寧決守在大門對面,直到侯府關(guān)上門才轉(zhuǎn)身離去。